陈俊
- 作品数:210 被引量:4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ARDS一例
- <正>患儿女,11岁,江苏某农村人,2012年4月26日因'发热咳嗽20天,呼吸困难伴阵发性青紫5天'入院。患儿入院前2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8.5℃,热型不规则,无寒战及抽搐。伴单声咳嗽,不剧,无痉挛性咳嗽,无...
- 赵劭懂陈俊葛许华杨军李军缪红军王晓榕江涛喻文亮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 文献传递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镶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CPS)非体外循环下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在TEE引导下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新生儿CPS的镶嵌治疗,所有患儿均胸骨正中切口,于右室流出道距离肺动脉瓣环下约2 cm缝荷包线,在TEE引导下置入导丝和穿刺鞘管.确认穿刺针对准肺动脉瓣后,在钢丝引导下放入球囊扩张管进行扩张,TEE观察肺动脉瓣开放情况,测量跨瓣压差.结果 在TEE引导下,15例球囊扩张成形术均成功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即时肺动脉跨瓣压力阶差(PTG)和右心室压力阶差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36个月,除1例患儿存在残余梗阻外,其余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再狭窄发生,三尖瓣反流量均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在TEE辅助下,镶嵌治疗新生儿CPS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辅助等优点.
- 陈俊莫绪明左维嵩刘廷会张婧周昕姜杰祁雪金珉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经皮胸前穿刺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胸前经皮穿刺进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并总结操作要点,评价其临床价值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通过胸前经皮...
- 陈俊莫绪明朱善良左维嵩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
- 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和PiCCO心输出量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 文章旨在探讨评价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和PiCCO心输出量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某院2009年01月-2011年12月95例收住PICU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
- 陈俊赵劭懂葛许华肖岳李灼梅小丽李军王晓榕缪红军喻文亮
- 关键词:手足口病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救治
- 文献传递
- 超声心动图在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A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利用TEE引导经胸微创封堵Ⅳ型APSD的患儿,选用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或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器。术前所有患儿均行TTE详细筛查,主要测量缺损大小、缺损上缘距右肺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下缘距窦管交界部的距离、大动脉内径。胸骨正中切口,于大动脉表面缝置荷包,术中TEE引导下置入导丝鞘管、进行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进行TEE随访。结果:9例术前TTE显示缺损上下缘距各相关结构均有一定距离、均无其他需要手术干预的心内畸形。TEE指导下9例微创封堵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即刻TEE观察封堵器与APSD上下缘组织结构的关系,9例半月瓣启闭均无影响,升主动脉及右肺动脉均无梗阻征象,2例封堵器边缘存在细小残余分流(分流束<1.5 mm)。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上述2例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复查消失。结论:在TEE指导和监测下行外科微创封堵治疗Ⅳ型APSD操作有效,安全性高,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 胡锐莫绪明朱善良左维嵩陈俊徐玉妹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微创
- 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评价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9年01月-2011年12月95例收住PICU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
- 陈俊王晓榕喻文亮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体外循环下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体外循环(CPB)Td、儿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经TEE指导、监测共完成49例CPB下mVSD的镶嵌治疗,其中男23例,...
- 陈俊莫绪明左维嵩张婧周昕陈晔姜杰莫绪明
- 文献传递
- 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预测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住我院PICU的145例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血乳酸、计算6h乳酸清...
- 缪红军葛许华张琴赵劭懂陈俊李灼喻文亮
- 关键词:早期乳酸清除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严重脓毒症
- 超声特征预测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后转归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利用超声特征(肠系膜增厚、肠内容物高回声、腹壁水肿及肠壁结构不清)预测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经保守治疗后转归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379例婴儿NEC,根据保守治疗后转归将其分为A组(n=168,转归良好)及B组(n=211,转归不良)。对比组间超声特征,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NEC经保守治疗后转归不良的超声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种NEC超声特征在B组均较A组更为多见(P均<0.001)。A组NEC可见3~4种超声特征者占比低于B组[20.83%(35/168) vs. 61.14%(129/211),χ^(2)=3.766,P<0.005]。肠系膜增厚(OR=4.987)、肠内容物高回声(OR=4.176)、腹壁水肿(OR=5.165)及肠壁结构不清(OR=5.021)均为婴儿NEC保守治疗后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 超声特征可用于预测婴儿NEC经保守治疗后转归。
- 姜杰王训周昕陈俊刘浩
- 关键词:超声检查婴儿
- 超声在儿童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致肾积水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泌尿系超声检查流程在儿童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UFP)致肾积水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行UFP切除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行超声检查前30 min内大量饮水(500~1000 mL),超声仔细检查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近端输尿管是否有肿块导致肾积水,手术后3及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结果:43例患者中男42例(97.7%),女1例(2.3%),年龄3~15岁,平均(9±3)岁。单发40例,多发3例;左侧输尿管息肉37例(44枚),右侧输尿管息肉4例(4枚),双侧输尿管息肉2例(4枚)。超声于术前准确定位并正确诊断31例(35枚),诊断符合率为72.1%(31/43),其中左侧输尿管息肉30枚,右侧输尿管息肉1枚,2例患者双侧输尿管息肉共4枚。息肉呈条索状、乳头状或柱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示息肉内可见血流信号,频谱呈低速高阻型,息肉中位长度为15 mm(5~50 mm)。所有病例的息肉经手术完整切除并取得病理结果,术后均进行随访,无1例息肉复发,积水程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UFP引起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有效评估患儿预后。
- 张倩刘浩周昕陈俊朱善良
- 关键词:儿童超声检查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