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祥

作品数:78 被引量:7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精神分裂症
  • 15篇分裂症
  • 8篇缺陷型
  • 8篇非缺陷型
  • 7篇精神分裂症患...
  • 6篇抑郁
  • 6篇抑郁症
  • 6篇乳酸杆菌
  • 6篇色谱
  • 6篇首发
  • 6篇相色谱
  • 6篇杆菌
  • 5篇幽门螺
  • 5篇气相色谱
  • 4篇质谱
  • 4篇食品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听觉

机构

  • 41篇四川大学
  • 21篇四川大学华西...
  • 8篇天津市产品质...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精神卫...
  • 2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石室中学
  • 1篇成都市第四人...
  • 1篇天津生物工程...

作者

  • 68篇刘祥
  • 13篇余倩
  • 13篇马小红
  • 12篇邓伟
  • 12篇李涛
  • 9篇刘元元
  • 8篇郑重
  • 8篇韩媛媛
  • 8篇李喆
  • 7篇王英成
  • 7篇李寅飞
  • 7篇李名立
  • 6篇赵连生
  • 5篇别明江
  • 5篇潘素华
  • 5篇李涛
  • 5篇王强
  • 4篇裴晓方
  • 4篇张朝武
  • 4篇杨先梅

传媒

  • 8篇四川大学学报...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拉法辛临床疗效与γ-氨基丁酸β2受体基因的相关分析
2011年
目的探索γ-氨基丁酸β2受体(GABRB2)基因多态性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文拉法辛抗抑郁疗效差异的相关性。方法对15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6周,以治疗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7为临床痊愈。检测5号染色体上的GABRB2基因的29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运用Plink 1.07和Haploview4.2软件进行29个SNP位点及其构成的单倍型与药物疗效的相关分析。结果 GABRB2基因的rs10071312和rs4426954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痊愈组和非痊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2),rs10071312位点的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治疗痊愈率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OR=4.43),而rs4426954位点的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治疗痊愈率低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OR=0.44)。有3种单倍型在痊愈组和非痊愈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A-A-A-A-G-A(rs7724146-rs10051667-rs2964773-rs12153421-rs2962402-rs4426954,P=0.01),A-A-A-G-A(rs10051667-rs2964773-rs12153421-rs2962402-rs442695,P=0.02)和A-A-A-G-A-G(rs10051667-rs2964773-rs12153421-rs2962402-rs4426954-rs3816596,P=0.03)。结论 GABRB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文拉法辛治疗的个体化差异有关联。
刘善明韦锦学刘祥林鄞王英成李涛马小红
关键词:抑郁症疗效基因
不同体脂人群肠道主要菌群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探讨主要肠道菌群在不同体脂人群间数量变化及其对脂质代谢可能具有的影响。方法按照BMI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采用选择性培养法测定研究对象新鲜粪便中5种主要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随着BMI值的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拟杆菌数量则显著升高(P<0.01),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拟杆菌对脂肪积累和肥胖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则可能起相反的作用。
刘祥张朝武潘素华裴晓方余倩
关键词:肥胖微生态
对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AIDS相关行为及同伴教育的分析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分析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相关行为特点及目前同伴教育的开展情况,提出建议。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某市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和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IDUs对艾滋病知识已有相当程度了解,共用注射器情况在减少,但仍有37.1%的对象近半年内共用过注射器。90%的对象有固定的活动圈子,圈子中毒友相处时间平均约4.5年,圈子中存在“核心人物”。在和固定性伴、非固定性伴、商业性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28.6%、53.3%、60.0%。结论:1)仅知识的增加并不足以阻止HIV在IDUs中传播;2)应更加关注HIV由IDUs经性途径向非高危人群传播的可能性;3)同伴教育的基础是IDUs“圈子”和“核心人物”的存在,但也受“圈子”和“核心人物”特点的限制,故其作用不宜高估;4)同伴教育的策略方法应予改进。
魏小庆刘祥杨洋张菊英董利民周敏许寒李群马骁
关键词:静脉吸毒同伴教育
多水平视角下探讨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简阳市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简阳市2015年居民家庭健康入户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水平(乡镇、家庭、个体)模型分析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结果 6 525名老年人中,2 013人(30.9%)自评健康为好,3 389人(51.9%)自评健康一般,1 123人(17.2%)自评健康为差。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老年人自评健康在乡镇和家庭水平上存在聚集性,个体水平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慢性病、两周患病、抑郁、吸烟、饮酒、主动获取保健知识、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家庭水平的家庭关系、居住条件是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因素。结论影响自评健康的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居住状况差、客观健康状况差、卫生保健意识差、社会支持差、存在抑郁心理的老年人。促进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综合考虑地区、家庭和个体三个层面的干预措施。
刘祥扶雪莲刘本燕李红燕周良莹
关键词:统计学老年人
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分布情况初步的探讨
2008年
目的了解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分布差异与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以及在上消化道感染的程度的关系,为后续进一步筛选具有良好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乳酸杆菌提供参考。方法从胃肠道中常规分离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结果从470份胃肠道标本中检出178株乳酸杆菌,37株幽门螺杆菌,。粪便标本乳酸杆菌检出率最高,达79.2%,为胃液标本,为26.9%,为胃粘膜标本,为18.8%。门螺杆菌均在胃粘膜标本中检出,检出率为26.8%。350份临床标本同时检出两菌阳性的仅4份。结论初步了解幽门螺杆菌与乳酸杆菌在胃病患者消化道中的分布情况,胃内乳酸杆菌数量较少。
潘素华余倩别明江刘祥
关键词: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消化道胃病患者
基于队列数据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死亡的影响因素:一项来自中国西部170006例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前瞻性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从某省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得2006–2018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17000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期结束后有160570人存活,9436人由于各种原因死亡,其中929人死于自杀,自杀发生率为223.61/1000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贫困(HR=1.20,95%CI:1.02~1.41);与文盲与半文盲相比,较高的文化程度〔小学(HR=1.32,95%CI:1.09~1.60)、初中(HR=1.40,95%CI:1.14~1.73)、高中及以上(HR=1.93,95%CI:1.49~2.52)〕;自杀未遂(HR=2.70,95%CI:1.70~4.29);服药依从性好(HR=1.91,95%CI:1.66~2.20);存在抗精神药物治疗史(HR=1.42,95%CI:1.06~1.90);与61~90岁年龄组相比,较小的年龄组46~60岁(HR=1.95,95%CI:1.60~2.39)、31~45岁(HR=3.61,95%CI:2.92~4.47)、15~30岁(HR=12.37,95%CI:9.69~15.78);从事农业工作(HR=1.36,95%CI:1.13~1.65)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文化程度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有过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自杀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死亡的发生。
李硕杨先梅王丹范箬馨田绍丽王荣科向虎张强刘元元刘祥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杀队列研究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生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康玉坤郭万军徐浩陈跃辉谭正平刘祥罗亚何林李涛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及与各自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对60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0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P300检测;偏相关分析患者组P300与其临床特征及功能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N1、P2、N2、P3a和P3b潜伏期显著延长(分别F=9.17,F=8.74,F=15.27,F=7.98,F=10.64;P均<0.01);3组间N2-P3b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P>0.05);患者组较对照组N1、P2、N2、P3a、P3b和N2-P3b波幅显著降低(分别F=12.23,F=7.27,F=14.16,F=6.96,F=8.58,F=5.36;P均<0.01);患者组较对照组按键反应时间显著延长(F=55.37,P<0.01);单相组较双相组N1、N2波幅降低、N2潜伏期延长(P均<0.05),双相组较单相组按键反应时间延长(P<0.01)。双相组N1波幅与其HAMD评分负相关(P<0.01),N2潜伏期与其HAMD评分正相关(P<0.01),按键反应时间与其病程和HAMD评分正相关(P均<0.05);单相组N2波幅与其HAMD评分负相关(P<0.01),按键反应时间与其HAMD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均存在异常,但损害有差异;P300异常在二者可能均为状态与素质性并存。
谢青莲李喆邓伟王强李名立李寅飞刘祥郑重
关键词:双相抑郁单相抑郁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Science Direct、EBSCO、CBM、CNKI、VIP和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收集1997年1月至2015年5月有关中国糖尿病影响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并采用RevMan4.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研究对象总计92970(病例组11150,对照组8l820)例。超重、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血压、SBP、高脂血症、TC、TG、冠心病史、脑血管意外史、食用油类型合并OR值及其95%C1分别为1.66(1.49~1.85)、1.98(1.31—3.01)、3.13(2.52~3.87)、1.46(1.24~1.72)、1.19(1.09—1.29)、2.64(2.23~3.13)、1.15(1.06—1.24)、2.26(1.75—2.92)、1.87(1.14—3.08)、1.73(1.23—2.44)、2.55(1.78~3.65)、2.21(1.62—3.02)、0.52(0.27~0.99)。亚组分析提示3个时段共有影响因素为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和高血压。结论超重、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血压、SBP、高脂血症、TC、TG、冠心病史、脑血管意外史和食用油类型是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近20年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和高血压持续影响,而超重/肥胖可能更应关注。
周婷刘祥李晓松刘元元
关键词:影响因素META分析
缺陷型及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未服药患者失匹配负波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未服药患者失匹配负波(MMN)的特征及与临床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评分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缺陷型(缺陷组,45例)和非缺陷型(非缺陷组,55例);采用脑诱发电位仪检测MMN,并与5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MMN改变与其发病年龄、病程、病情及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陷组与非缺陷组MMN潜伏期明显延长(F=21.72,P=0.00),波幅明显降低(F=5.95,P=0.00);缺陷组与非缺陷组间MMN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MMN潜伏期及波幅与的其发病年龄、病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包括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缺陷型和非缺陷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MMN异常;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素质性标记。
李喆邓伟李寅飞丁蕾刘祥郑重李涛
关键词:失匹配负波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