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欣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国内外生物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10年
- 分析了国外抗生素农药、细菌杀虫剂、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农药及国内生物杀虫剂、生物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类农药的发展状况.从低碳、清洁方面看,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王爱军张会欣郝卓莉
- 关键词:生物农药
- 7-氨基头孢烷酸生产中废水的处理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生产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锌含量很高,且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7-ACA废水中锌离子和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回收处理,处理后废水中含锌量达到(1.5~3.1)×10-6,出水COD值在120mg/L以下。有机硅化合物回收率65%~70%,含量达到98.5%~99%。
- 张会欣李瑞珍孙凤卿
- 关键词:7-氨基头孢烷酸废水回收锌离子COD浓度醋酸锌
-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方法初探——化工系中试车间建设与教学体会被引量:4
- 2006年
-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工系中试车间是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形势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群的具体特点和需求投资兴建的,实现了与化工生产企业的零接触,同时它的投入运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规律,结合中试车间建设和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探讨高职实践教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陈力伍百奇张会欣刘洁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头孢噻肟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利用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2-甲氧亚氨基-2-(2-氨基-4-噻唑基)-硫代乙酸苯并噻唑酯(MEAM)为原料,在溶媒和水混合体系中反应缩合生成头孢噻肟酸,后经混相直接结晶得到头孢噻肟酸中间体。该方法优点是在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溶媒消耗;产品收率高,色级浅,可直接用于生产头孢噻肟钠,有效地降低了钠盐产品色级,适合工业化生产。
- 唐双强刘建辉张会欣孙凤卿
- 关键词:7-ACA缩合色级催化剂头孢噻肟酸
- “工学结合”模式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化学制药专业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化学制药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其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了一条"工学结合"的道路,实践教学体系还包括教学保障、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它具有相对独立、材料完备、考核方式灵活等特点,通过它可实现校企联合、提高就业率、落实双证书制度、并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卜欣立杨波张会欣
-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 浅析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3
- 2015年
- 盐酸乙胺丁醇是临床常用的抗结核杆菌类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结合杆菌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合成和活动,对处于生长期的结核杆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本文即是对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改进工艺进行研究,利用右旋氨基丁醇和1,2-二氯乙烷作为合成材料,将投料比重新设定为12:1,并且在120℃的环境当中进行合成,并将干燥后的氯化氢以气体形式引入合成环境中,最终制备得到盐酸乙胺丁醇,将最终产物率提升到了57%以上,以期为该药物合成工艺的改进技术提供参考。
- 张会欣刘爱军
- 关键词:盐酸乙胺丁醇合成工艺
-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
- 2014年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现如今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本文列举了食品安全的诸多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 卜欣立王爱军杨永张会欣郝卓莉
- 关键词:食品安全污染
- 硫酸头孢匹罗的合成工艺被引量:1
- 2010年
- 六甲基二硅烷与碘反应生成三甲基碘硅烷.在三甲基碘硅烷作用下,头孢噻肟酸与2,3-环戊烯并吡啶反应生成硫酸头孢匹罗.采用盐酸直接结晶法制备中间体头孢匹罗氢碘酸盐,并选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转盐反应获得硫酸头孢匹罗,其收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总收率约60.5%.
- 张会欣卜欣立
- 关键词:硫酸头孢匹罗头孢菌素抗生素
- 固载硅钨杂多酸催化合成戊二酸二异辛酯研究
- 2009年
- 研究了活性炭固载杂多酸催化戊二酸和异辛醇合成戊二酸二异辛酯的反应,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当温度为120℃,醇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用量为系统总质量的0.5%时,酯化率可达97.8%.
- 王爱军郝卓莉张会欣
- 关键词:固载杂多酸催化戊二酸二异辛酯
- 共沸结晶工艺中晶形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晶形是抗生素共沸蒸馏结晶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成品的比容等质量指标,同时对下工序的抽滤速度起着决定性作用。重点对影响晶形的关键控制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到最佳的工艺控制条件。
- 刘建辉张会欣唐双强
- 关键词: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