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林

作品数:52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8篇乳腺
  • 31篇腺癌
  • 28篇乳腺癌
  • 23篇预后
  • 20篇肿瘤
  • 18篇乳腺肿
  • 18篇腺肿瘤
  • 17篇乳腺肿瘤
  • 9篇病理
  • 8篇预后分析
  • 8篇临床病理
  • 7篇病理特征
  • 6篇临床病理特征
  • 6篇保乳
  • 5篇受体
  • 5篇女性
  • 5篇淋巴
  • 4篇手术
  • 4篇淋巴结
  • 4篇免疫

机构

  • 5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赣州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三明市中西医...
  • 1篇天津市肿瘤研...
  • 1篇通辽市医院
  • 1篇上海柯莱逊生...

作者

  • 51篇顾林
  • 22篇张丽娜
  • 12篇杨艳芳
  • 10篇刘君
  • 8篇齐立强
  • 6篇付丽
  • 5篇刘红
  • 5篇张印春
  • 5篇方志沂
  • 4篇许旭
  • 4篇赵晶
  • 4篇张艳琦
  • 4篇范宇
  • 3篇姜战胜
  • 3篇赵岳
  • 2篇穆振宇
  • 2篇孙敬岩
  • 2篇郝雅婷
  • 2篇黄兴伟
  • 2篇冯玉梅

传媒

  • 17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肿瘤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2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4月~200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72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浸润性乳头状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72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83.7%。肿瘤大小及病程长短与浸润性乳头状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存在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R、PR的表达状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预后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预后较好的浸润性特殊型癌,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该类型乳腺癌应在个体耐受的情况下行手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耿姗姗许旭顾林赵晶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
背阔肌皮瓣修复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乳腺癌部分乳房切除术后较大范围缺损的治疗和美容效果。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为3.0~5.5cm,平均3.5cm。均行保留乳房的病灶广泛切除,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冰冻切片确定切缘达阴性后,即刻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局部缺损,术后给予全乳放射治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24例患者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背部及乳房皮肤无坏死。术后中位随访23个月,患者均无病生存。全乳放射治疗对转移的背阔肌皮瓣未见明显影响,乳房外观优良率为79.2%,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为96.O%。结论采用转移的背阔肌皮瓣修复部分乳房切除术后的较大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对存在导管内癌、新辅助化疗后、乳房中央区(乳头乳晕区)及较大肿瘤(〉3cm)等保乳手术相对或绝对禁忌的患者可行保乳手术,扩大了保乳手术的适应证。
刘君方志沂肖春花王斌顾林
关键词:保乳手术背阔肌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乳腺癌保乳手术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了解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早期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120例保乳手术(BCS)和140例改良根治术(MRM)术后1周的在院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V4.0)评价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影响保乳手术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CS组的情感状况分值比MRM组低,乳房附加关注分值比MRM组高,其余各项得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焦虑、家庭关系、乳腺病史、手术部位、性格类型等.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保乳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夏丽韩宝三何菁华宋红霞赵岳顾林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年轻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7月接受保乳手术的6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年龄435岁,n=110例)和中老年组(年龄〉35岁,n=495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中位随访61个月,年轻组和老年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6%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9.7%、95.2%(P=0.001)和96.4%、98.9%(P=0.046),年轻组预后较老年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辅助放疗是影响保乳手术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淋巴结转移和辅助放疗是影响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并非是影响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亦能减少远处转移,提高总生存率。
张丽娜杨艳芳刘君姜战胜顾林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区段年龄因素预后
基于乳腺原发癌基因表达谱的预后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乳腺原发癌随访3年有远处转移病例与无远处转移病例的原发癌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转移预后预测标志基因群,并探讨其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随访3年5例有远处转移和5例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分析病例,采用含21 329个人功能基因的Oligo芯片筛选预后不同的乳腺原发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基于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对10例分析病例和另外20例验证病例进行k-mean聚类分析;利用逐一剔除法去除对聚类没有贡献的基因,得到可以预测乳腺癌患者转移和预后的标志基因群,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分子分型。结果利用10例不同预后的分析病例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将3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两个组;随访3年有远处转移的病例全部聚类在预后不良组,占该组的70.0%(7/10),而预后良好组中不含有远处转移的病例(0/20),两组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由104个基因组成的预后预测基因群中,5个与细胞黏附运动相关的基因在预后不良组较预后良好组均表达上调,2个与机体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均下调,11个与细胞生长代谢相关的基因上调,14个与细胞生长代谢相关的基因下调,15个与细胞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改变。结论通过乳腺癌有远处转移病例与无远处转移病例原发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得到可以预测乳腺癌患者转移和预后的基因群,且可反映高转移能力的乳腺原发癌中肿瘤细胞运动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识别缺陷、细胞增殖活跃和信号传导异常的生物学特征,并能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分子分型,有望用于临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冯玉梅李晓青孙保存曹旭晨顾林牛昀郝希山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分子分型基因表达谱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Ⅰ、Ⅱ期乳腺瘤患者舳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切除不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侧腋窝及上臂感觉情况并作比较。结果术后3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实验组患侧腋窝及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Ⅱ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地防止患侧腋窝及上臂皮肤感觉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江维齐立强张印春顾林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肋间臂神经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ag-1、Bcl-2、Bax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Bag-1、Bcl-2、Bax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ID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Bag-1、Bcl-2、Bax。结果 DC组织中Bag-1、Bcl-2、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79/85)、78.8%(67/85)、74.1%(63/85),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8.8%(50/85)、58.8%(50/85)、67.1%(57/85)。IDC组织中Bag-1、Bcl-2阳性表达率与癌旁组织比较,P均<0.05。Bag-1表达与IDC肿瘤直径有关(P<0.05)。IDC组织中,Bag-1、Bcl-2表达呈正相关(r=0.512,P<0.05)。结论 IDC组织中Bag-1、Bcl-2高表达,二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张印春张丽娜齐立强顾林付丽范宇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
140例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140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0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0%、63.0%;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0%、61.0%。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达67.9%,肿瘤大小和肿瘤位置与AC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直径>2 cm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2 cm组(80.9%vs.49.0%,P=0.000 2);肿瘤位于中央区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位于外侧区和内测区的患者(87.5%、70.5%、48.7%,P=0.002)。ER、PR、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37.5%、32.9%。经单因素生存分析,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外软组织转移(ETE)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5,0.024,<0.001,0.009)。经Cox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7)。结论:乳腺大汗腺癌的ER、PR表达率低,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其生存率较高,所以对于乳腺大汗腺癌患者,行积极全面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郝雅婷刘君张丽娜顾林
关键词:乳腺大汗腺癌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包膜蛋白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HERV-K)包膜蛋白(env蛋白)在不同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HERV-K env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V-Kenv蛋白在95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x^2检验用于分析HERV-K env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ERV-K env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该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多呈强阳性或中度阳性表达,而在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多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HERV-K env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8.4%)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RV-K env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某些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在HERV-K env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ER的表达状况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均<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以及PR的表达状况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HERV-K env蛋白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多为阴性表达,而在乳腺癌中多呈阳性表达,并且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相关,该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可能是一种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耿姗姗赵晶顾林许旭刘红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法
乳腺癌中BAG-1 EGFR和PAR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芯片中BAG-1、EGFR和PAR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9例组织芯片中乳腺癌和癌旁组织点行BAG-l、EGFR及PARP-1蛋白检测,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AG-1、EGFR、PA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BAG-1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分子分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PARP-1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ER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119例病例中BAG-1蛋白表达与EGFR、PARP-1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BAG-1蛋白表达与PAR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G-1、PARP-1蛋白表达和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G-1、PARP-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中BAG-1、EGFR和PARP-1蛋白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BAG-1、EGFR和PARP-1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治和预后的生物指标。
王荣荣刘晓陆苏顾林向荣刘红
关键词:乳腺癌BAG-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