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红军

作品数:47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肺癌
  • 20篇细胞
  • 18篇肿瘤
  • 17篇细胞肺癌
  • 17篇小细胞
  • 17篇小细胞肺癌
  • 12篇非小细胞
  • 1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1篇化疗
  • 9篇晚期
  • 6篇肺肿瘤
  • 5篇晚期非小细胞
  • 5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药物
  • 4篇受体
  • 3篇蛋白
  • 3篇血浆蛋白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疗效
  • 3篇酪氨酸

机构

  • 37篇解放军第30...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军区机关...
  • 1篇首钢总医院
  • 1篇北京沙东生物...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7篇高红军
  • 22篇刘晓晴
  • 13篇汤传昊
  • 13篇鲍云华
  • 10篇李俭杰
  • 10篇杨武威
  • 10篇郭万峰
  • 9篇王伟霞
  • 9篇李晓燕
  • 8篇胡小电
  • 8篇秦海峰
  • 7篇曲莉莉
  • 7篇申戈
  • 6篇吴进冬
  • 5篇徐琪寿
  • 4篇叶新红
  • 4篇王洪敏
  • 3篇翟红岩
  • 3篇张学清
  • 3篇苏航

传媒

  • 10篇中国肺癌杂志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中国新医药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药...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灾害医学与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顺铂为主联合化疗中氨磷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顺铂为主联合化疗中氨磷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35例病人随机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含顺铂化疗方案,研究组于化疗前加用氨磷汀;疗前和疗后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其血象、血钙、肝功、尿...
高红军胡小电袁晓潮申戈杨武威叶新红王洪敏翟红岩
关键词:氨磷汀顺铂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肿瘤化疗肾脏保护作用
文献传递
直肠小细胞癌诊断治疗1例
2002年
李琛赵鹏高红军鲍云华
关键词:病例报告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的变化,探讨CEC在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P方案联合内皮抑素(治疗组)及单用NP方案(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 67例,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EC数量及细胞角蛋白(CK)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44.4%,对照组为27.3%(P=0.176);治疗组临床受益率为80.0%,对照组为50.0%(P=0.012)。治疗组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46.7 d,对照组为91.1 d (P=0.061)。当TTP的cut-off值>170时,两组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ut-off值=170,P= 0.034;cut-off值=180,P=0.009)。治疗组CEC平均下降(0.29±0.47)%,对照组平均下降(0.01±0.43)%(P=0.033)。全部患者治疗前CEC与CK水平呈正相关(r=0.381,P=0.013),治疗后亦呈正相关(r=0.450,P=0.004)。结论化疗联合血管靶向治疗晚期NSCLC优于单用化疗,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疗效的指标。
黄纯李凯魏熙胤牛瑞芳孙燕王金万朱允中徐丽焱刘晓晴高红军周静敏王秀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期临床试验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产生的药物,因其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得以广泛使用。因进口药物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对9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国产rhGMCSF的Ⅰ期临床试验。每3例为一组,各组分别按2.5,5.0和7.5μg/(kg·d)皮下注射,每例用药7d,共注射63人次,观察到的6种不良反应(疲乏,骨痛,局部疼痛,肌肉酸痛,发热和心悸)均为Ⅰ~Ⅱ级。9例病人全部按计划完成试验,3个剂量组均有较好的耐受。同时。
吴进冬鲍云华宋三泰袁晓潮高红军张晓云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_1/AE_3在食管、贲门、胃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反应被引量:4
1997年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原发组织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6例癌组织的反应率是93%,食管癌为100%,胃癌和大肠癌分别是94%和79%;反应强度和反应范围显示,食管癌较胃和大肠癌好。AE1/AE3符合做检测食管癌在非上皮组织(淋巴结、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微小转移的探针,不宜用来检测胃和大肠癌的微小转移,至少不能单独使用。同为胃和大肠来源的腺癌组织可出现阴性反应,说明组织来源完全相同的肿瘤可有不同的CK亚型。对抗某一个或几个CK亚型单克隆抗体阴性反应的肿瘤,不能完全除外为上皮来源。鉴别疑难肿瘤的组织来源时,必须应用多个抗CK的单克隆抗体,并且结合其他标记才更有临床意义。
吴进冬高红军高红军林大任李国民
关键词: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消化系统肿瘤食管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以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作对照,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检测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6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应用SA 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初治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上升幅度较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大,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期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水平高于局限期,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亦然;复治组中,广泛期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局限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升高幅度与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38例治疗有效后再次复发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随病情变化而变化的幅度比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治疗有效时明显下降,复发时再次升高,三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亦然(P<0.05)。治疗有效或病情进展时,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都随之明显降低或升高,两指标在治疗前后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变化幅度较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都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方面优于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王伟霞高红军刘晓晴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甘氨双唑钠Ⅰ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在人体内药动学特性,确立在静脉用药情况下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32例肿瘤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剂量(400-900mg·m-2)的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每周3次(隔日),连续3周或6周,同期进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中甘氨双唑钠及其代谢产物甲硝唑的浓度变化。结果:甘氨双唑钠静脉用药的最大耐受剂量(MTD)为900mg·m-2。用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可逆性的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8/33);轻度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3/33),便秘(1/33);在较大剂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心电图改变(7/33):轻度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悸、气短等症状;未观察到明显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每周3次(隔日)连续6周静脉滴注甘氨双唑钠(800mg·m-2)是可以耐受的,推荐为Ⅱ期临床试验剂量。
高红军申戈王洪敏杨武威苏航翟红岩鲍云华
关键词:甘氨双唑钠放射增敏剂药动学最大耐受剂量药物不良反应
既往吉非替尼治疗获益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EGFR-TKI的选择:原药还是换药?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与目的既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TKI)治疗获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再次给予TKI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次TKI治疗时,原药或换药,哪一种选择更为合理。方法回顾晚期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既往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或稳定(stable disease,SD),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3个月,病情进展后,间隔时间至少1个月,分别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疗效、优势人群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61例患者入组,其中吉非替尼组30例,厄洛替尼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平衡。吉非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疗效比较,有效率(response rate,RR)(10%vs 22.6%,P=0.30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al rate,DCR)(60%vs 74.2%,P=0.237,8)、中位PFS(3.0个月vs 3.5个月,P=0.494,5)、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8.3个月vs8.5个月,P=0.140,8)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示:首次吉非替尼PFS≥6个月(HR=0.317,95%CI:0.102-0.984,P=0.046,9),两次TKI间隔时间≥3个月(HR=0.224,95%CI:0.071-0.713,P=0.011,3)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而两次TKI间隔时间≥3个月(HR=0.262,95%CI:0.097-0.705,P=0.008,0)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结论既往吉非替尼治疗获益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TKI治疗,无论选择吉非替尼还是换用厄洛替尼均可获益,这种获益与首次TKI的PFS、以及两次TKI的间隔时间相关。
汤传昊李晓燕郭万峰李俭杰秦海峰王伟霞曲莉莉安娟高红军刘晓晴
关键词: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甲磺酸托烷司琼预防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比较甲磺酸托烷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 (商品名 :欧必亭 )控制由顺铂、多柔比星 (阿霉素 )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 39例接受含顺铂和 (或 )多柔比星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进入AB ,BA组。AB组第 1周期化疗止吐给予甲磺酸托烷司琼 ,第 2周期给予盐酸托烷司琼 ;BA组则相反。同一患者接受的第 1 ,2周期化疗方案完全相同。结果 :入组患者中 ,9例未按试验要求完成观察 ,故可评价疗效患者 30例。A周期可评价不良反应 35例 ,B周期 36例。全组患者用甲磺酸托烷司琼后对食欲的影响 ,对恶心和呕吐的控制与盐酸托烷司琼相似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均为P >0 .0 5 )。与两药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轻度 ,均可耐受。结论 :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
刘晓晴宋三泰江泽飞冯奉仪吴世凯杨丽芳高红军胡小电
关键词:甲磺酸托烷司琼多柔比星胃肠道反应恶心
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点与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为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1995-01至2010-10期间收治的44例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第二原发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4例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4岁;同时性癌12例,异时性癌32例,两次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8个月。肺部新发结节表现为"毛刺、分叶及纵隔淋巴结融合肿大"等影像学特征及TTF-1(+),CK7+/CK20-等病理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与初诊肺癌相同,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手段,目前有19例患者仍存活,最长生存期86个月;12例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接受EGFR-TKIs治疗,中位生存期达26.5个月,优于未接受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P=0.038)。结论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学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与原发性肺癌相同,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李晓燕高丽珍王维威汤传昊郭万峰高红军刘晓晴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