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立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脏肿瘤患者肾脏皮质的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GFR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体部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肾肿瘤患者正常肾脏皮质灌注特征,分析正常肾皮质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肾脏肿瘤患者术前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检测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值,并于术前行肾动态显像(SPECT)测定单侧GFR。共得到24个容积序列图形,经后处理得到肾皮质的灌注参数: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和血流量(BF)。将BUN和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灌注参数行相关性分析。根据GFR结果将84例患者168侧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受损组,比较两组肾皮质灌注参数的差异;将168侧肾脏的灌注参数与单侧肾脏GF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Ps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01)。肾功能正常组的肾皮质Ps值明显高于肾功能受损组(P=0.009);两组间肾皮质的Equiv BV和BF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s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01)。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活体肾组织血流动力学状况,可作为评价肾脏功能的补充方法之一,对肾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 陈超郭海若杨建立李金许跃奇张志刚吴新淮
- 关键词:肾皮质肌酸酐
-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裴蕾杨建立李京雨赵倩
- 关键词:畸形冠状动脉疾病
- 肝紫癜病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男,26岁。间断腹胀8个月,加重1个月。体检:消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饱满,可见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质硬,边缘钝,移动性浊音刚性。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9s,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6,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97×10^9/L。腹水黄色清亮,
- 杨建立赵倩胡刚裴蕾
- 关键词:肝紫癜病凝血酶原时间移动性浊音中性粒细胞腹壁静脉血红蛋白
- 多肢畸形CT血管造影1例
- 2005年
- 杨建立李景雨赵倩裴蕾刘更怀胡刚陈华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 胰腺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 2008年
- 杨建立赵倩胡刚韩威孙曦
- 关键词:组织细胞瘤纤维胰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先天性巨趾症巨足畸形1例分析
- 2009年
- 胡刚杨建立王子真
- CT诊断髓质海绵肾1例
- 2009年
- 杨建立王子真
- 肝紫癜病一例
- 患者,男性,26岁,已婚,汉族,因间断腹胀8个月、加重1月入院。入院查体:体质消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饱满,肝肋下 6cm,脾左肋下约8cm,质硬,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
- 杨建立赵倩
- 文献传递
- 双胎联体畸形儿影像学检查技术在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及MRI成像技术在联体儿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其对分离手术方案和分离后患儿预后的意义。方法:针对收治的2例联体患儿,结合X线、CT、MRI检查成像技术的应用,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双胎联体畸形儿分离术前影像学检查所得影像较准确地显示出联体儿的解剖关系和畸形特征,为术前评估和确定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结论:根据联体儿分型,结合查体和利用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较全面地反映连接部位的范围、内容,对手术的难度预测、手术方案制定、术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王子真杨建立王伟
- 关键词:联体儿CTMRI
- 螺旋CT在TIPSS术前应用的意义
- 1999年
- 李京雨宋天军戈明媚廖玉珍杨建立张永芬
- 关键词:螺旋CT颈静脉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