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兵

作品数:278 被引量:1,292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8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化学工程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7篇废水
  • 31篇臭氧
  • 20篇钻井
  • 20篇污染
  • 19篇催化
  • 18篇水处理
  • 17篇混凝
  • 16篇降解
  • 15篇页岩
  • 15篇网络
  • 15篇污泥
  • 13篇页岩气
  • 13篇钻井废水
  • 12篇压裂
  • 12篇排液
  • 12篇气田
  • 12篇含硫废水
  • 11篇教学
  • 10篇压裂返排液
  • 9篇单质硫

机构

  • 248篇西南石油大学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6篇中国石油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塔里...
  • 4篇中国石化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局
  • 3篇重庆材料研究...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外生成矿与矿...
  • 2篇四川长宁天然...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76篇王兵
  • 100篇任宏洋
  • 36篇朱天菊
  • 29篇李永涛
  • 23篇赵春兰
  • 15篇肖斌
  • 15篇梁宏
  • 14篇杨德敏
  • 11篇张欢
  • 10篇李建
  • 9篇陈丹丹
  • 8篇李长俊
  • 7篇廖浩德
  • 7篇谢红丽
  • 6篇鲁红升
  • 6篇张太亮
  • 6篇林孟雄
  • 6篇董宏光
  • 6篇李晓莲
  • 6篇张悦

传媒

  • 15篇环境工程学报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水处理技术
  • 7篇油气田环境保...
  • 6篇环境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油气田地面工...
  • 5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工业水处理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石油化工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模糊系统与数...
  • 2篇中国造纸

年份

  • 4篇2025
  • 16篇2024
  • 15篇2023
  • 26篇2022
  • 17篇2021
  • 11篇2020
  • 20篇2019
  • 12篇2018
  • 17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5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P/O_(3)复合氧化体系对SMP的降解性能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了碳酸氢钠活化过氧化氢法(BAP)、芬顿高级氧化技术(Fenton)、臭氧氧化技术(O_(3))及其复合工艺对三磺钻井液中的主要成分磺化酚醛树脂(SMP)的降解效能。遴选出BAP/O_(3)复合体系作为降解磺化酚醛树脂的最佳工艺,并探究了复合氧化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配方去除SMP效果优劣顺序为(BAP/O_(3))>(BAP/Fenton/O_(3))>(BAP/Fenton)>(Fenton/O_(3));除BAP和Fenton分段复合取得更佳效果外,其他3种复合配方均在同时添加时取得更佳的降解效果;BAP/O_(3)复合对SMP取得了最佳的降解和矿化作用,最大SMP去除率为95.92%。淬灭剂实验表明,BAP/O_(3)复合氧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氧化剂为碳酸根自由基(·CO_(3)^(-))、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其中·CO_(3)^(-)及其诱发的次生反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王兵孙越商佳俭陶建李爽李爽
关键词:高级氧化法磺化酚醛树脂自由基
臭氧耦合A/A/O污泥减量及污水处理效能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将剩余污泥臭氧化与A/A/O工艺系统耦合,在3种回流方式下,研究了臭氧耦合A/A/O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和污水处理效能。结果表明,臭氧耦合A/A/O系统污泥减量效果明显,20 d内,3种不同回流方式下累积排泥量较传统A/A/O工艺系统分别下降了51.3%、49.8%、47.6%。臭氧化污泥回流对系统出水COD无明显冲击,同时提高了污泥沉降性和系统的脱氮能力。臭氧化污泥回流至厌氧区时系统TP去除率下降,而回流至缺氧区时则可以小幅提升TP去除率。综合考虑污泥减量效果和污水处理效能,认为将臭氧化污泥等比例回流至厌氧区和缺氧区为最佳回流方式。
任宏洋彭磊王兵王兵
关键词:污泥减量臭氧污水处理
基于BP网络和证据理论的钻井安全事故预测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钻井现场安全事故,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等因素,构建事故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个不同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避免单一BP网络输出结果的不稳定性,基于证据理论算法构建一种新的钻井安全事故预测模型,以多个BP网络的预测结果为证据体进行证据理论合成进而预测钻井安全事故。
蔡汶君王兵谭露
关键词:钻井安全事故BP神经网络证据理论
高含硫气田水控制氧化脱硫模拟实验及去除动力学被引量:3
2015年
以HS^-为主要被氧化对象,以空气为氧化介质,对高含硫气田水进行控制氧化使单质硫为主要产物,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硫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硫去除以及单质硫生成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氧化对象和反应条件,是基于单质硫回收为目标的含硫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避免高价态硫产生。最佳条件(水样pH稳定在7、高分子络合物催化剂C加量50 mg/L、空气流量150L/h)时除硫效率可达92.13%,单质硫的收率为16.45%;硫化物去除动力学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ln[S^(2-)]=6.186-0.019t描述,相关系数R^2为0.972,表现反应速率常数为0.317×10^(-3)S^(-1);单质硫生成过程动力学方程为[S]=22.95lm+23.51,及时分离新生态硫以及抑制S_2O_3^(2-)产生是获取更高单质硫收率的必要手段。
李永涛肖建英王兵刘光全张颖林奇王丹
关键词:气田水动力学单质硫
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钻井安全评价模型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动态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的钻井作业现场,开展了安全评价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价的方法。首先以粗糙集为基础来构建BP神经网络的前置系统,对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其次,根据约简结果以及作业当天的事故情况完成了BP神经网络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设计,并根据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通过试凑法确定网络隐含层的神经元数量范围,并采用训练样本对不同神经元个数所对应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选择网络误差最低的网络作为所构建的网络模型。最后,选取16 d的测试样本对网络进行验证,将网络的输出同作业现场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有14 d的网络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测试准确率达到了87.5%。
李建李珂王兵
关键词:安全评价粗糙集BP神经网络属性约简钻井作业
一种核壳化氧化石墨烯量子点零价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化氧化石墨烯量子点零价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超声‑离心分离、碱性水热反应,再使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和无水氯化铁溶液均匀混合,在还原剂及耦合剂作用...
任宏洋毛寒王兵朱天菊梁宏王朝阳薛代惠美罗任发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介绍了Fenton类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湿式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并指出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杨德敏王兵
关键词:高级氧化技术造纸废水废水处理
石油特色高校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环境监测的特点,在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仅仅以污染指标检测为主的教学模式,从整体性和开放性出发对环境监测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将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纳入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实验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相关专业特色,与相关石油、石化企业相结合,开展油气田开发和油气加工过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
任宏洋王兵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2024年
石油烃污染引发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在各种修复技术当中,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以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中心,阐述了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和植物-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两种典型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以及最新的应用进展,并总结了当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谢贵林金文辉黄涛曹文波周烁名汪墨轩汪钰翠王兵任宏洋
关键词:石油烃污染土壤内生菌根际微生物
一种面向油气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自动特征工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油气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自动特征工程方法,包括:对初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采用中位数偏差法检测异常值,采用KNN填充缺失值;使用定制化转换函数生成广度层次的特征,采用受限玻尔兹曼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结合的方...
王兵赵春兰黎峰张兴鹏蒋竞飞肖斌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