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培
- 作品数:407 被引量:2,19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其在临床血液学上的应用
- 1990年
-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种在体外由引物(primers)介导的特定DNA序列的酶扩增,又称基因扩增.这种技术能在数小时内合成一百多万个特定DNA序列考贝,既敏感,又快速、方便.因此,虽然PCR于1985年底首见报道,但其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PCR原理、基本过程及其在临床血液学上的应用作一综述.PCR原理PCR扩增的DNA片段的特异性基于两个寡核苷酸引物,这两个引物位于待扩增的DNA片段的两侧,并与相应的DNA链互补.该过程包括:DNA热变性使之成为单链状,然后退火,使引物连接于与引物互补的特定DNA链上。
- 金坤林王申五陆道培
- 关键词:血液学聚合酶链反应
- 配型不同-单倍型BMT
- <正>自1987年开始至2005年4月作者所领导的团队在二个医院中共进行了243例配型不同-单倍型血液与骨髓移植(MM-BMT)。在2001年以前所进行的病例共计43例,在2001年以后在学习纪树荃主任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 陆道培
- 文献传递
-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英文)被引量:3
- 2002年
- 天然四硫化四砷 (As4S4)和三硫化二砷 (As2 S3 )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 ,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合成的纯化As2 S3 进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结果显示NB4细胞株和移植人APL腹水瘤的SCID小鼠对As4S4和As2 S3 敏感。小鼠药代动力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柏子仁作为离散剂与As4S4同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血砷浓度。在对 130例t(15 ;17)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 ,我们进一步证实As4S4和As2 S3 单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诱导完全缓解 ,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 ,但As4S4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同时或曾接受化疗药物组。接受化疗药物组的 1年和 6年无病生存率 (DFS)为 96 .7%和 87.4 % ,1年和 6年总生存率为 98.9%和 93.9%。我们认为对APL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既不安全 ,又不必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初治APL患者接受口服As4S4治疗 ,获得完全缓解。治疗中如果出现白细胞增多 ,可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 ,例如 :羟基脲、三尖杉酯碱。获得完全缓解后间断给予化疗药物以防复发。服用As4S4后复发的原因有 :出现t(15 ;17)
- 陆道培王勤刘延芳王峰蓉江滨刘开彦刘艳荣陈珊珊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砷剂雄黄
- 白花丹醌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效应被引量:33
- 2006年
- 根据作者已往的临床经验,中草药白花丹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有效,但至今尚无关于白花丹对APL疗效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NB4细胞体外观察白花丹提取物白花丹醌(plumbagin)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花丹醌对NB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PI双染实验测定检测细胞凋亡;DNAPI染色法检测细胞亚二倍体峰及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在2-15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抑制NB4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P<0.01);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白花丹醌诱导细胞出现DNA梯形条带,annexinV+/PI-凋亡细胞及亚二倍体峰,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凋亡细胞比例与白花丹醌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白花丹醌能够抑制APL细胞系NB4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 赵艳丽陆道培
- 关键词:白花丹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细胞凋亡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27例伊马替尼治疗的加速/急变期或慢性期后期的CML患者的31份骨髓标本,扩增得到BCR/ABL融合mRNA的ABL激酶区的相互重叠的两段扩增片段:ABL-B(393bp,相应于206~335氨基酸)和ABL-C(482bp,相应于262~421氨基酸)。应用DHPLC在不同温度及洗脱条件下对此两扩增片段进行突变分析,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7例伊马替尼疗效不佳的加速/急变期或慢性期后期的CML患者中,13例(48%)患者的DHPLC检测显示异常峰型,提示存在点突变,与直接测序的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中DHPLC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的检出限可达5%~10%。结论DHPLC可以高效、经济、准确地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适合于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常规、临床大规模检测。
- 秦效英秦亚溱刘艳荣李金兰李国选江滨陈珊珊陆道培
- 关键词:高压液相点突变髓样慢性
- 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bcr/abl及m-bcr/abl融合转录子追踪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后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表达特征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72例CML患者SCT后不同时间骨髓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CML患者移植后 <6个月M bcr/abl阳性率 (79.2 % ,4 2 /5 3)显著高于 6 - 12个月(34.3% ,11/32 )及≥ 12个月 (35 .1% ,13/37) (P <0 .0 0 1) ,各时间段M bcr/abl阳性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 9% (1/5 3) ,0 (0 /32 )及 16 .2 % (6 /37) ;6例临床复发患者中有 5例复发时M bcr/abl与m bcr/abl同时阳性。 14例遗传学缓解患者移植 6个月后M bcr/abl阳性的 17份标本无 1例m bcr/abl阳性。结论 :多数CML患者移植后M bcr/abl仍为阳性 ,一般在 6个月内转阴 ,移植后M bcr/abl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复发 ,同时追踪观察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可能会有助于监测残存白血病。
- 秦亚溱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常艳阮国瑞王卉丘镜滢陆道培陈珊珊
-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胎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与临床移植被引量:2
- 2001年
- 陆道培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胎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输注
-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GIAC方案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强化、延长的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以及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aGVHD) 4 5例 ,累积发生率 4 8.39% ,发生Ⅲ~Ⅳ度aGVHD 12例 ,累积发生率 12 .90 %。 6 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发生慢性 (c)GVHD 38例 ,广泛型 11例。复发 12例 ,11例为高危患者 ,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达再次完全缓解。死亡 2 2例 ,6例死于复发 ,16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72例患者无病存活 ,1年预期无病生存率 ,高危组为 (4 7.6 3± 8.4 9) % ,标危组为 (83.5 2± 7.4 1) %。结论 GIAC方案适用于HLA配型不合的HSCT ,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比较安全。
- 韩伟陆道培黄晓军刘开彦陈欢许兰平刘代红江倩陈育红路瑾王静波吴彤董陆佳任汉云
- 关键词:HLA配型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组织相容性试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SCT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比较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监测方法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每周采集临床标本 ,用传统细胞培养法 (CC)、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斑点杂交和PCR法、ELISA监测。结果 敏感性最高的CC和IIF法为 10 0 % ;其次PCR法 ,为 75 % ;特异性最高的CC和IIF法为 73% ;其次斑点杂交法为 6 7%。CC和IIF法的阴性预测值为 10 0 % ,而PCR和斑点杂交法分别为 84 .4 %和 83.3%。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抗CMVIgM在移植后 3个月内均为阴性 ,抗CMVIgG平均滴度在CMV抗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病人中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C、IIF、斑点杂交和PCR法均可作为CMV监测方法 ,检测持续阴性的患者为CMV活动性感染低危人群。
- 刘代红黄晓军许兰平郭乃榄陆道培
- 关键词:CMV免疫功能低下抗CCC
- 伴t(5;12)(q31;p13),FIP1L1/PDGFRα阴性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08年
- 目的提高对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CEL)的认识水平。方法报告1例伴t(5;12)(q31;p13),FIP1样基因1(FIP1L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Rα)(-)CEL的诊治过程。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细胞的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肺及脾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1例16岁女性患者严重贫血、发热、脾大、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显著增高,持续22个月。骨髓嗜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改变;肺和脾组织均呈嗜酸细胞浸润,伴脾栓塞。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为t(5;12)(q31;p13),不表达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细胞中除大量嗜酸细胞外,CD3^-、CD4^-、CD8^+异常T淋巴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43%和1.66%。患者对羟基脲、泼尼松、干扰素和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共40d)治疗无效,小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泼尼松等联合化疗仅有短期效果。患者最终死于心、肺、肝、肾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本例FIP1L1/PDGFRα(-)CEL符合WHO诊断标准,对多种药物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应在疾病早期尽早争取造血干细胞移植。CD3^-、CD4^-、CD8^+克隆性T细胞异常与CEL发病的关系值得关注。
- 罗荣牡武淑兰童春容邱镜莹伍平陆道培
- 关键词:白血病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