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显斌

作品数:2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古籍
  • 2篇典籍英译
  • 2篇英译
  • 2篇七略
  • 2篇历代
  • 2篇可视化
  • 2篇《七略》
  • 2篇编撰
  • 2篇《别录》
  • 2篇别录
  • 1篇道书
  • 1篇电脑
  • 1篇信息时代
  • 1篇学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沙龙
  • 1篇研究员
  • 1篇研修
  • 1篇研修班
  • 1篇颜师古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17篇孙显斌
  • 3篇王烟朦
  • 1篇李伟
  • 1篇焦郑珊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图书馆论坛
  • 2篇图书馆学刊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云梦学刊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传播
  • 1篇印刷文化(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播动力巨系统初探被引量:1
2021年
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影响着传播效果,但究竟如何影响?众多理论、学说给出了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答案。在笔者看来,多米尼克提出的“传播动力”概念是可以将这些多角度理论融会贯穿的线索。同时,由于影响传播动力的因素过多、影响机制过于复杂,文章尝试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将整个传播过程看作一个巨大而复杂并且开放的系统,以这种方式把整个传播过程分为三大系统和多个层次,并以此为框架尝试探究其中各种因素对传播动力、传播效果的影响。
王超孙显斌
关键词:传播动力
《七略》《别录》编撰考被引量:1
2011年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孙显斌
关键词:七略别录编撰
近三百年中国典籍英译的多维透视与现实镜鉴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典籍英译是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继而反向助推中国典籍资源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中国文献西译书目》《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1900-2017)》中甄选出1,620条相关单行本条目,运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文献计量法,绘制18世纪上半叶以降近三百年英译作品、译者群体和出版发行的图景。以史为鉴,新时期我国主导的中国典籍英译应规避选题的重复性,契合海外受众的需求,发扬翻译大家的精神并倡导合作翻译,推进国内出版社的国际化及加强与英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
王烟朦孙显斌
关键词:中国典籍可视化分析
首届中国科学院“所史研究与所志编撰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2019年
2019年5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所史研究与所志编撰高级研修班”在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行政管理局及40多家研究所(馆、台、中心等机构)的专家、业务骨干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研修班的教学活动。
焦郑珊孙显斌
关键词:高级研修班编撰
谈人文研究中人脑与电脑的合作
2008年
电脑的引入给人文研究带来了新的面貌,但在人文研究中,人脑与电脑合作的相关问题,比如在合作的基础、法则以及分工等方面,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孙显斌
关键词:人文研究
《七略》与《别录》释名被引量:1
2012年
详细辨析了《七略》和《别录》的得名由来与别称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到西汉时典籍的单书叙录形制和分类观念。
孙显斌
关键词:七略别录释名
古文献学学科体系初探
孙显斌
历代史志目录的数据集成与可视化被引量:6
2023年
古籍目录及其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数字学术的发展为古籍目录的数字化保存和利用以及开展数字工具支持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时间跨度两千多年的八种史志目录为数据源,以机器预处理与专家校对相结合的人机迭代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拆分和字段抽取、数据补全、规范化以及书目认同,最终完成11万余条书目记录的结构化、规范化集成。在此数据集的基础上,从领域专家的研究需求出发,结合统计、可视化、检索等方法,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构建了一个历代古籍目录可视化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书目统计以及分类演化分析两个主要部分:一方面可对书目数据进行细粒度统计和可视化呈现,以帮助学者清晰地比较、追踪类目的消长;另一方面可对所有典籍在历代目录中的分类演变轨迹以及各类目所收典籍的源流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更好地实现类目分合转化的模式识别。本研究为数字学术背景下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分析工具,不仅为学者省去了大量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还通过新的技术和视角助力分析、比较等解释性研究。图8。表3。参考文献36。
李文琦王凤翔孙显斌黄芷欣李芃蓓
关键词:古籍目录目录学数据集成可视化
略论嘉靖《隆庆志》
2012年
嘉靖《隆庆志》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延庆县志书,也是留存最早的北京志书之一。在校点整理嘉靖《隆庆志》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志具体内容及价值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并补充几种在延庆方志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方志。
孙显斌金玲
“信息时代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沙龙召开被引量:1
2021年
2020年5月30日,"信息时代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沙龙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九位报告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书格网。
孙显斌
关键词:学术沙龙信息时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