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龙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3篇神经元
  • 3篇帕金森病鼠
  • 3篇缺血
  • 3篇小鼠
  • 3篇脑缺血
  • 3篇基因
  • 3篇黑质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巴胺神经元
  • 2篇形态学
  • 2篇帕金森病模型
  • 2篇帕金森病模型...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模型小鼠

机构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崔龙
  • 6篇孙红梅
  • 6篇吴海霞
  • 6篇许红
  • 6篇白丽敏
  • 5篇张军
  • 4篇李忠仁
  • 2篇姜文方
  • 2篇沈梅红
  • 1篇张军
  • 1篇周建英
  • 1篇王明艳
  • 1篇朱海星
  • 1篇郭志力
  • 1篇项晓人
  • 1篇马骋
  • 1篇邰浩清

传媒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1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银杏平颤方防治帕金森病的机理及其阻止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途径。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4个中药组(即全方组、解毒方组、平肝方组和化瘀方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分别于用药14天和28天处死,测定小鼠脑线粒体酶复合体Ⅰ、Ⅱ和Ⅳ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线粒体酶复合体Ⅰ和Ⅳ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Ⅱ的活性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和化瘀方组14天时脑线粒体酶复合体Ⅰ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解毒方组14天、平肝方组28天、化瘀方组两个时段复合体Ⅱ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在14天时复合体Ⅳ活性均升高(P<0.05,P<0.01),平肝方组和化瘀方组在28天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可能通过部分抑制脑内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下降,维持线粒体的功能,阻止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以减缓帕金森病的进展。
孙红梅白丽敏张军吴海霞许红崔龙
关键词:拆方帕金森模型小鼠
肛管固定装置的形态基础及其对排便控制功能的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为从形态学上说明肛管固定装置存在的客观性,从功能上探讨它们在排便控制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对59具小儿尸体,3例成人盆部标本解剖观察,4例新鲜小儿盆部标本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肛管上部前壁固定于会阴体,侧壁和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在3个水平固定于盆隔;盆隔参与构成联合纵肌的纤维主要沿肛管侧壁和后壁下降并保持一定的内、外分层关系,向外下穿插肛门外括约肌披下部并将其分隔为7-9束,再止于肛周皮肤;在会阻体以下的肛管前壁无来自盆隔的联合纵股组织;汇聚于肛管下端侧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向后上转折止于肛尾中缝皮肤两侧及尾骨背面,参与肛尾韧带。会阴体、肛尾韧带及肛尾中缝的皮肤对肛管前壁的固定及肛管与直肠前悻夹角的形成和维持有关;联合纵股将肛周结构串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排便控制机制的整体同步活动。
崔龙姜文方
关键词:肛管会阴体形态学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鼠脑内Calbindin-D28k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Calbindin-D28k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C57BL/6J小鼠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4d和28d。应用ABC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albindin-D28k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结果帕金森病鼠脑内黑质和腹侧被盖区Calbindin-D28k的表达在28d比对照组增加,造模后海马CA1区Calbindin-D28k的表达在14d和28d两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增加;而在脑皮质Calbindin-D28k的表达在造模14d和28d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不同脑区神经元可能由于Calbindin-D28k含量的不同而对MPTP的敏感性不同;帕金森病鼠不同脑区Calbindin-D28k表达的变化,可能是脑内神经元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引起Calbindin-D28k在不同脑区重新分配,以达到保护损伤神经元的目的。
孙红梅张军白丽敏吴海霞许红崔龙
关键词: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鼠
银杏平颤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nNOS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杏平颤方(GBPR)抗实验性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中药组。以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制作的PD模型小鼠,并给予GBPR灌胃治疗。用地高辛标记的nNOScDNA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观察GBPR治疗对小鼠脑组织纹状体、黑质中的nNOS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MPTP腹腔注射PD模型小鼠脑纹状体和黑质中可见大量nNOSmRNA的表达;中药GBPR能显著降低脑纹状体、黑质中的nNOSmRNA的表达。结论提示本药有良好的抗NO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合成,达到抗氧化损伤效应。
张军孙红梅白丽敏许红吴海霞崔龙
关键词:帕金森病原位杂交NNOS黑质
肛管直肠角形成和维持的解剖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肛管周围解剖关系的观察 ,分析肛管直肠角形成和维持的解剖机制 ,为临床提供形态学参考依据。方法 从盆部侧方对 5 9例小儿肛直肠周围相关结构进行了层次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会阴体是由会阴深、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前列腺提肌 (或耻骨阴道肌 )和肛门外括约肌前部纤维交织而成的腱质结构 ,肛管前壁上部的直肠纵肌和肛门内括约肌也向前呈角状突起 ,融合于会阴体。耻骨直肠肌与前列腺提肌 (或耻骨阴道肌 )共同起于耻骨支后面和肛提肌腱弓前部 ,位于耻骨尾骨肌外下方同一层次上 ,两者间无明显分界。前列腺提肌 (或耻骨阴道肌 )止于会阴体 ;耻骨直肠肌在肛直曲后方与对侧同名肌的肌束接续形成袢。结论 由于肛管前壁上部牢固地固定于会阴体 ,会阴体及与之相连的前列腺提肌 (或耻骨阴道肌 )是除耻骨直肠肌以外另一个对肛管直肠角形成和维持的结构因素。耻骨直肠肌和前列腺提肌 (或耻骨阴道肌 )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应视为一个整体 ,两者分别牵拉肛直前、后角向前上方 ,在上提肛管的同时加曲肛直角。由于会阴体在盆底中央位置相对固定 ,肛直前、后角在排便与排便控制过程中变动的幅度有较大的差别。
崔龙邰浩清姜文方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脑组织损伤的抗氧应激研究被引量:35
2005年
目的:探索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改良Longa血管内线栓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随机将10 4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电针Ⅰ组、电针Ⅱ组、电针预防组、药物组(丹参注射液或褪黑激素)、针药组,观察不同灌流时间中各组血清和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GPx、CAT活性酶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或预防性电针“百会”“大椎”两穴,均可使脑缺血再灌流后血清和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等脑组织及核团的低GSH Px酶和皮质及纹状体区低CAT酶活性显著增高,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间接或直接预防及逆转脑缺血再灌流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连锁反应,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应激和脑的保护作用,电针抗氧应激可能是针灸作用又一重要调衡机理。
李忠仁崔龙郭志力沈梅红马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
肛提肌的形态学及其功能意义和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肛提肌形态及其与肛直肠的解剖关系和功能 ,为肛肠手术预防和治疗肛门失禁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 59具小儿尸体、3例成人盆部标本在 3倍放大镜下解剖对照观察。结果 肛提肌是由许多细小的带状肌束分层叠连、自然铺展而成的一整块片状肌 ,按肌束的层次和肌纤维方向可分上、下两层和三块肌 :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较薄 ,位在上层 ;耻骨直肠肌位在下层。耻骨直肠肌根据其肌纤维方向可分五部 ,即会阴体部、肌袢部、联合纵肌部、肛门外括约肌部和会阴浅横肌部。耻骨直肠肌肌袢部和耻骨尾骨肌肌袢在肛直曲两侧和后方呈内、外重叠关系。结论 肛提肌肌束的排列形式是认识、区别肛周肌群及其相互关系的关键。耻骨直肠肌并非单一肌袢 ,其会阴体部、肌袢部及联合纵肌部共同牵拉作用于肛管 ,分别与肛管直肠前、后角的形成和维持有关。
崔龙
关键词:肛提肌形态学形态学
“同身寸”法估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线栓深度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寻找制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时确定线栓深度的可靠估算方法。方法 用线栓法制做大鼠脑缺血模型30 0例 ,用分规测量了大鼠TC线长及穿线深度 ,对比分析用 2种穿线深度制做大鼠脑缺血模型的成功率 ,并通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探索估算穿线深度的方法 ;结果 用“同身寸”法确定的穿线深度 ,可明显提高制模的成功率。结论 本文根据制模成功大鼠的相关数据 。
崔龙李忠仁
关键词:脑缺血同身寸大脑中动脉
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 ,复制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 12 .4 2g/kg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手术后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益气复智颗粒能使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下降。结论 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脑神经元 ,阻断脑缺血致神经细胞死亡病理过程的作用。
周建英朱海星崔龙王明艳何永辉
关键词: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脑皮质细胞凋亡益气复智颗粒
银杏平颤方对帕金森病鼠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银杏平颤全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鼠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及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不同时期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1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神经解剖实验室进行。动物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全方组、解毒组、平肝组和化瘀组,除正常组6只外,其余每组又分造模后14,28d两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动物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犤30mg/(kg·d),连续5d犦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每天分别灌胃中药0.5mL(全方含生药1.18g/L,拆方含生药0.6g/L),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5mL。动物存活到相应时间点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和Bcl-2的表达。结果:66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帕金森病模型组鼠中脑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3的表达明显增加,14d较28d更强,而黑质内Bcl-2蛋白的表达下降,28d较14d更明显。②中药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通过全方和3组拆方比较发现化瘀中药的作用基本同全方组,两个时间是均有效。③解毒中药在14d作用比28d显著,平肝中药在28d的作用一般大于14d。
孙红梅张军白丽敏许红吴海霞崔龙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