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先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8篇小儿
  • 6篇肺炎
  • 5篇哮喘
  • 4篇细胞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小鼠
  • 3篇灭活
  • 3篇灭活卡介苗
  • 3篇卡介苗
  • 3篇急性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蛋白
  • 2篇胸片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药物耐受

机构

  • 26篇湖南省人民医...
  • 5篇中南大学
  • 5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张先华
  • 5篇龙毅
  • 5篇刘静
  • 5篇张兵
  • 4篇龚萍
  • 4篇罗如平
  • 2篇龙毅
  • 2篇杨于嘉
  • 2篇李云
  • 2篇丁健
  • 2篇杨曼琼
  • 2篇贺一薇
  • 1篇卢晓云
  • 1篇钟礼立
  • 1篇张爱民
  • 1篇贺湘玲
  • 1篇刘珊珊
  • 1篇何展荣
  • 1篇刘建滨
  • 1篇张亮

传媒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紫癜性肾炎31例临床分析
2007年
杨曼琼张先华何展荣
关键词:肾炎
手足口病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7例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HFMD(观察组)与1 008例同期未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HFMD(对照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FMD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40%,为小儿HFMD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肺炎)。①观察组病例中年龄以1-3岁、发病月份以10-12月多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病例中绝大多数有发热(112例,95.73%),所有病例均有咳嗽,伴有喘息6例(5.13%),气促22例(18.80%)。③观察组贫血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胸片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及点片状阴影。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为HFMD常见并发症,其临床呼吸道症状明显,但重症患儿少见,以1-3岁幼儿、10-12月份多发,病原以肠道病毒(包括EV71)感染为主,合并支原体感染亦较为多见。
刘静张先华罗如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干预
2009年
目的探讨拟诊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我科危重症患儿中拟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治疗组,临床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拟诊真菌感染时即应用抗真菌药物,对照组在临床诊断时应用抗真菌药,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时间、气促、咳嗽明显缓解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气恢复、肺部病变吸收时间、病原菌清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缩短,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先华刘静
关键词: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微生态制剂联合小儿康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联合小儿康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我院共收治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连康联合小儿康,对照组加用杜拉宝治疗儿童腹泻。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粪便白介素6和8(IL-6和IL-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及大便细胞因子IL-6和IL-8均有降低,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连康联合小儿康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贺一薇张先华杨曼琼张亮陈敏
关键词:思连康儿童腹泻
灭活卡介苗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灭活卡介苗对小鼠哮喘的治疗效果,并探讨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灭活卡介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关免疫学机制。介绍了小鼠哮喘动物模型的制备目的制备小鼠哮喘动物模型。   论述了卵蛋白与10﹪氢氧化...
张先华
关键词:哮喘模型卵蛋白灭活卡介苗细胞因子小鼠
文献传递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其耐药性的分析,为HSP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6例腹型HSP患儿行胃镜检查,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及Hp培养药敏实验。【结果】96例HSP惠儿Hp阳性52例,阳性率54.17%;胃黏膜中培养Hp52株,其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6.15%,未见对克拉霉素、阿莫仙、庆大霉素、痢特灵、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结论】Hp感染可能是HSP的病因之一,本地区儿童目前Hp对甲硝唑耐药性强,治疗应避免单一用药,建议治疗前作药敏实验。
龙毅张先华张兵
关键词:螺杆菌螺杆菌感染药物耐受性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 1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同期 170例普通肺炎的对照病例进行调查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 ,感染阳性率与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
张先华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龚萍贺一薇张先华袁子杰
小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本院近3年小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G-)感染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5838例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5838例共分离622株G-,其检出率为10.65%。不同年度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检出G-依次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1.2%、大肠埃希菌28.9%、产气肠杆菌8.0%、铜绿假单胞菌4.5%、1-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3.5%,2009年和2010年度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构成比高于2008年度(X^2=18.60,42,33,P〈0.01),2010年度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构成比与2009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菌株各年度检出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下呼吸道4种主要G-对10种常用抗菌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抗生素,而氨苄西林、派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及头孢拉啶耐药率达35.9%-92.4%。结论小儿下呼吸道G-感染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建议收集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既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又可降低细菌耐药率的发生,是降低耐药率的关键措施。
龙毅张先华张兵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药物耐受性
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危重型HFMD 66例(观察组),同期住院重型HFMD 132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差异,探讨重型HFMD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岁、精神差、嗜睡、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血糖高、肺部渗出性改变为主要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5.617、1.842、1.072、7.916、6.743、10.385、4.952、3.127、2.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为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3岁、频繁惊跳或抖动、呕吐(>3次/d)、循环不良、白细胞升高(>15×109/L)与重型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高度相关。
刘静罗如平张先华
关键词:重型手足口病LOGISTIC回归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