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明

作品数:66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诗歌
  • 14篇新诗
  • 11篇文学
  • 9篇国诗
  • 7篇中国诗歌
  • 5篇学史
  • 5篇语言
  • 5篇诗学
  • 5篇文学史
  • 5篇写作
  • 4篇新诗研究
  • 4篇散文
  • 4篇诗派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3篇新论
  • 3篇叙事
  • 3篇散文诗
  • 3篇诗歌形式
  • 3篇作家

机构

  • 60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人民教育出版...
  • 1篇北京市第四中...
  • 1篇《诗刊》

作者

  • 61篇王光明
  • 2篇王芬
  • 2篇朱明明
  • 2篇树才
  • 2篇吴思敬
  • 2篇王飞
  • 2篇谢冕
  • 1篇伍明春
  • 1篇赖彧煌
  • 1篇洪子诚
  • 1篇胡越
  • 1篇陈培浩
  • 1篇孙绍振
  • 1篇顾德希
  • 1篇沈奇
  • 1篇赵飞
  • 1篇刘真福
  • 1篇任培培
  • 1篇周瓒
  • 1篇徐小

传媒

  • 4篇南方文坛
  • 4篇福建论坛(人...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广东社会科学
  • 3篇诗探索
  • 3篇扬子江(诗刊...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学院...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作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人民教育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彭燕郊: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诗人被引量:1
2012年
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诗人.王光明:在当代优秀的诗人中,彭燕郊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重要诗人。这种被忽略的现象,可能源于彭燕郊的多种边缘性,既处在地域、社会、权力格局的边缘,也处在诗潮、流派、趣味的边缘,甚至他使用的文体也是边缘的。
王光明李文钢赵飞陈培浩王飞朱明明徐娜婧彭英龙徐小任培培
关键词:钢琴演奏诗歌写作散文诗中国诗歌沉思虐待
关怀与辨认我们的时代——序周庆荣散文诗集《有理想的人》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一个新的文学类型,人们对散文诗的认同感,似乎是无可置疑了,但它在近百年中国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意义,除鲁迅的《野草》而外,却仍然是一代又一代少壮作者的心病。其中当然也有对这一现代文类的哲学精神缺乏深刻认识的...
王光明
文献传递
新诗研究的历史化——当代中国的新诗史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文字的建筑之所以成史,不仅依靠创造者"自发"的书写,也有待研究者"自觉"的建构。而中国新诗史的写作,在当代已初见端倪,而今则蔚为景观。这当然不是说当代以前中国新诗无以为史,而是说它自诞生以来前三十年的"研究",虽然以朱自清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的著述,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感,但就绝大多数而言,均为跟踪诗潮、诗人、诗作的"批评",称不上是有历史风格的"研究"。真正具有诗歌史意义的新诗研究,虽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它受到了许多非诗与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要到20世纪80年代才算有了正常的开展。
王光明
关键词:新诗研究新诗史诗潮流派研究新诗发展
诗歌形式秩序的寻求——“新月诗派”新论(下)被引量:1
2004年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王光明
关键词:诗歌形式新月诗派
“寻根文学”新论被引量:9
2005年
王光明
关键词:当事人
诗歌底层写作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探索
2010年
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怀、反思历史的潮流不同,也与九十年代表现个人与时代的紧张关系有别,近年的中国诗歌出现了一种面向下层民生的写作倾向,主要表现社会转型时期像草木一样匍匐在大地上的社会平民的生存境遇。这种倾向的端倪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深圳、广州出现的“打工诗歌”,后来题材进一步扩大,涉及农村、工矿、城市等广大的基层社会;
王光明
关键词:中国诗歌艺术探索底层写作社会转型时期
从“白话诗”到“新诗”
2019年
'五四'时期的'新诗'并不完全是从传统内部自然生成或裂变出来的,而是在诸多矛盾冲突和磋商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胡适站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场,认为当时'白话诗'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至1919年'八年来一件大事'。实际上,这件'大事'最重要的意义是意识到语言形式问题与'内容'的密切关联,在文化符号体系中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性的通道,把它置于文化变革的中心,从而让语言形式不再被当成是稳定孤立的符号系统或个人创作的结果.
王光明
关键词:白话诗闻一多
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诗歌的“本土”意识被引量:1
2003年
随着现代主义诗潮从探索演变为某种体制化的标准 ,随着台湾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 ,也随着“战后的一代”的成长 ,台湾诗歌在 70年代出现了一批关怀本土现实的“新世代”诗人 ,他们公开挑战现代诗的“世界性”、“超越性”和“纯粹性” ,强烈要求诗歌关心现实、回归传统 ,解构了现代诗的正典化和体制化倾向 ,但他们对“实际政治”过份热情 ,对想象的语言转化为行动的力量过份执着 ,也遮蔽了诗的视野和想象力。
王光明
关键词:台湾诗歌本土意识
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歌——论90年代的中国诗歌被引量:54
2002年
本文从诗歌与时代的紧张关系入手 ,观察边缘境遇中 90年代中国诗歌的反思与寻求。文章认为 ,90年代中国诗歌是反省的、过渡性的诗歌 ,不以形成某种典范或出现杰出诗人为标志 ,而以个人意识、感受力的解放和趣味的丰富性见长 ,具有疏离“重大题材”与共同性主题 ,用语言破解权力与暴力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以“反讽”、“叙事性”等语言手段探索了包容矛盾复杂的现代经验的可能性。这种诗歌的特殊意义在于 ,它偏正了 2 0世纪中国诗歌主流强调抒情批判而相对忽视言志 ,重视群、怨而兴、观不足的现象 ,重新理解和实践了五四时期提出的诗歌“具体性”的主张。
王光明
关键词:诗歌包容性
无可替代的劳作——献给诗坛的耕耘者
2015年
永远的活力——写在《谢冕编年文集》出版之际在我由衷尊敬的几个师长当中,谢冕先生的社会身份和著述是比较丰富的,他首先当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和著名学者,有不少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讲演和著述,组织和主持过许多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活动,
王光明
关键词:诗歌理论新诗研究诗学思想现代主义诗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