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草地
  • 5篇植被
  • 5篇高寒草地
  • 4篇植被盖度
  • 4篇青藏
  • 4篇盖度
  • 2篇多光谱
  • 2篇多光谱相机
  • 2篇生态系统
  • 2篇鼠兔
  • 2篇土壤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相机
  • 2篇高原鼠兔
  • 2篇高寒草甸
  • 2篇NDVI
  • 2篇草甸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省水利水...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1篇宜树华
  • 11篇陈建军
  • 10篇秦彧
  • 6篇王晓云
  • 5篇任世龙
  • 2篇李乃杰
  • 1篇侯扶江
  • 1篇王召锋
  • 1篇常生华
  • 1篇李亚婷
  • 1篇郭新磊

传媒

  • 5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温对疏勒河上游流域高寒草地物候期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2012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疏勒河上游流域高寒草地上开展的增温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在原生草地、退化草地还是翻耕草地样方内,增温罩的存在大大提前了草地的返青期,同时增温使得退化和翻耕草地上的植被花期也有所提前;从涡动观测结果来看,2011年的生长旺盛期和达到最大值的日期较2010年提前了15 d左右;2011年枯黄期较2010年稍有提前.
王晓云宜树华秦彧吴灏陈建军
关键词:增温物候期
青藏高原鼠兔和鼢鼠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由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性,青藏高原鼠兔和鼢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实验室样品分析为主要手段,分析了黄河源区,疏勒河源区等地鼠洞和鼠丘对土壤水分和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洞和鼠丘...
陈建军宜树华王晓云
关键词:土壤硬度
基于不同数码相机和图像处理方法的高寒草地植被盖度估算的比较被引量:21
2014年
植被盖度的准确估算对于土壤侵蚀、地-气交换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数码照相法是地面植被盖度估算工作中最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缺少高效和准确处理数码照片获取植被盖度的方法。本研究选取疏勒河上游不同类型高寒草地,采用多光谱相机(绿、红和近红外,ADC)、改装多光谱相机(蓝、绿和近红外,XNite)和普通相机(蓝、绿和红,COMMON)获取植被盖度数码照片。以WinCAM商业软件获取的植被盖度为基准值,对比分析了本研究开发的数码照片处理系统(Digital Photos Processing System,DPPS)和L*a*b*色彩空间法的估算效果和效率。结果表明,1)XNite和普通相机的估算精度高于ADC,而普通相机在价格和分辨率方面的优势使其更适合于高寒草地植被盖度估算研究;2)DPPS系统比L*a*b*色彩空间法更精确、更灵活。本研究开发的DPPS系统以及廉价的普通相机能够用来高效和准确地获取高寒草地植被盖度。
任世龙宜树华陈建军秦彧王晓云
关键词:植被盖度数码相机高寒草地多光谱相机
无人机航拍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小型无人机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草地研究和管理方面,无人机航拍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从而可以提取草地植被盖度、斑块、鼠洞等信息,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大疆公司精灵系列无人机为例,首先介绍了本团队使用无人机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盖度研究中的工作,指出了无人机能高效地准确地提供地面盖度信息;其次介绍了本团队已经开发的并正在测试的野外斑块监测系统;最后探讨了无人机在高寒草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宜树华陈建军秦彧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
高寒草甸生长盛期CO2交换特征对欧拉羊短期放牧的响应被引量:2
2017年
以甘肃玛曲试验站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域,2014年8月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和LED灯模拟饱和光合潜力,观测对照、轻牧、重牧3个放牧梯度下的生态系统潜在净生产力(potential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_(pot))及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结果表明,1)对照、轻牧、重牧3个处理的NEP_(pot)日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且不同时间NEP_(pot)大小均呈现出对照>轻牧>重牧(P>0.05);Re及总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_(pot))有相似的变化特征;2)8月的NEP_(pot)、Re、GPP_(pot)出现逐旬降低的变化趋势;3)8月底,轻牧、重牧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组低24.88%、47.69%(P<0.05);4)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响应的敏感性均大于GPP_(pot)、NEP_(pot)及Re(P<0.001),NEP_(pot)、Re、GPP_(pot)与日均温呈正相关(P≤0.001),与5 cm土壤湿度呈负相关(P<0.01)。因此,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生物量的减少,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EP_(pot)、Re、GPP_(pot)逐渐降低。
李亚婷宜树华侯扶江常生华王召锋秦彧陈建军
基于无人机的青藏高原鼠兔潜在栖息地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之一,其栖息地环境特征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传统地面观测方法耗时耗力,而卫星遥感分辨率低没法识别,因而对高原鼠兔栖息地的研究多为定性且缺少大范围量化研究。无人机航拍为研究高原鼠兔栖息地提供了新的可能,本研究于2015年6月-8月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定点定高航拍,共布设了约300个工作地点,获取了约1 800张航拍照片;每张照片覆盖地面26 m×35 m,每个像元覆盖地面约为1 cm^2;通过自主开发的照片处理软件对鼠洞进行自动识别和人工校正,并结合样地的地表温度、植被、土壤水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在不同草地类型中的分布显著不同(P<0.05),高寒草甸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显著高于其它草地类型,荒漠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最小;2)高原鼠兔最适宜的栖息地环境:NDVI值为0.5~0.6,土壤含水量为20%~25%,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为28.5~29℃;3)高原鼠兔洞口密度与NDVI和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陆地表面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说明,植被和土壤水热是影响高原鼠兔选择栖息地的主要因子,高原鼠兔偏向于选择植被条件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
郭新磊宜树华秦彧陈建军
关键词:高原鼠兔土壤含水量NDVI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地植被盖度反演及精度评价被引量:15
2014年
植被盖度是生态系统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1B)影像和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疏勒河上游植被盖度随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数据组合的植被盖度反演模型,并对其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实测植被盖度在整个生长季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在生长季中期大部分样地有一定的波动;实测植被盖度与相应时间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是随着生长季的推移其关系发生改变;对比单最大值合成(Maximum Value Composite,MVC)法、单日法和双MVC法反演结果发现:双MVC法反演精度最高,且最接近真实值。因此,利用遥感资料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反演高寒草地植被盖度具有可行性,但必须有充分的地面验证工作作为基础。
陈建军宜树华任世龙秦彧王晓云
关键词:植被盖度生长季NDVI遥感反演
疏勒河源区高寒草地景观对地形因子和冻土类型的响应被引量:12
2014年
基于我国环境小卫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得到疏勒河源区的植被覆盖度图,并结合地形因子和多年冻土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因子和多年冻土的响应.结果表明:疏勒河源区整体植被覆盖度低,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差异性大、离散程度高,冰川、积雪、裸岩石砾地、裸地等非植被景观是疏勒河源区最主要的景观类型;坡度、坡向是限制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坡度越小,平均植被覆盖度越大,随坡向由无坡向、阴坡、半阴(阳)坡到阳坡平均植被覆盖度不断减少;不同冻土类型区植被覆盖度差异性显著,极稳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过渡型、不稳定型、季节型冻土区平均植被覆盖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亚稳定型冻土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最高.
陈建军宜树华秦彧王晓云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地形因子
翻耕对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半干旱盆地退化高寒草甸地表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地表温度和植被盖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翻耕所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属性的变化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高植被覆盖区域内土壤含水量较高;2)降水后,较低植被覆盖区域内地表温度较低,地表蒸散量较大;3)在长时期缺乏降水的情况下,较低植被盖度区域内地表温度较高,土壤含水量偏低。以上结果说明,翻耕后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属性变化,会导致翻耕区内地表蒸散偏大,更容易出现土壤水分不足的现象,不适合半干旱区高寒草甸群落的恢复。因此,采取增加灌溉或者免耕补播等不破坏地表植被的补播方式,可能更适合该地区内的植被恢复。
李乃杰宜树华秦彧任世龙陈建军
关键词:翻耕地表温度植被盖度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2年
青藏高原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带,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扰动十分敏感,在未来全球碳循环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增进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理解,综述了近10年来气候变化、氮沉降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土壤碳库变化以及模型模拟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草地类型主要包括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寒湿地等。阐述了温室气体产生的机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循环的源汇关系,指出温度升高、放牧、氮沉降是影响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土壤碳库变化最重要的外界扰动,但是温室气体排放、土壤碳库对这3个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现有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主要以植被类型为基础,大多只考虑了水热因子,很少包含土壤因子和生物因子及其协同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拟加强的研究重点:1)冻融交替过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2)非生长季土壤呼吸作用研究;3)碳循环和植物物候耦合研究;4)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开发。
秦彧宜树华李乃杰任世龙王晓云陈建军
关键词:青藏高原碳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