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桂秋

作品数:17 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胞外聚合物
  • 4篇PB
  • 3篇生物吸附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白腐真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毒性
  • 2篇毒性效应
  • 2篇堆肥
  • 2篇氧化应激
  • 2篇生物毒性
  • 2篇生物毒性效应
  • 2篇生物合成
  • 2篇水处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学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机构

  • 17篇湖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7篇陈桂秋
  • 13篇曾光明
  • 6篇王亮
  • 6篇张文娟
  • 3篇郭志
  • 3篇陈云
  • 2篇沈国励
  • 2篇陈安伟
  • 2篇易斌
  • 2篇黄国和
  • 2篇袁兴中
  • 1篇聂小东
  • 1篇范佳琦
  • 1篇马文明
  • 1篇佟婧怡
  • 1篇董力三
  • 1篇黄真真
  • 1篇文嘉
  • 1篇李忠武
  • 1篇焦胜

传媒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能源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Transa...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肥原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堆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旱地红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探讨不同程度Cu污染堆肥施用到红壤后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揭示堆肥中的Cu在红壤各土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铜的迁移与渗滤液的pH、电导率、可溶性有机质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8 h时逐渐有Cu随渗滤液流出,在11 h时Cu浓度达到0.015 mg/kg左右.随着Cu在土柱中的迁移,渗滤液pH呈下降趋势,且堆肥中铜的浓度越高,渗滤液pH值下降越大.Cu污染堆肥处理比对照处理的渗滤液中DOM最大浓度渗出时间提前2 h.在模拟降雨完成后,Tessier法测定土柱中的Cu形态在表层、次表层、深层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表明:铜在各层中主要以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高铜污染堆肥处理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比低铜污染堆肥处理的高,且随着土柱的深度而增加.
陈桂秋陈云曾光明王亮张文娟沈国励
关键词:CU堆肥PH电导率
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水体中Pb^(2+)被引量:13
2006年
研究了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水体中Pb2+的机理与性能.结果表明,废料中羧基、磷酰基、酚基是引起吸附的主要官能团,吸附速度较快,30~50min可以达到平衡,实际吸附过程与pseudo-second-orderLagergren动力学模型较为一致;pH值在4.09~6.00时,有较高的吸附效率;Pb2+浓度分别为20,50,100mg/L时,吸附剂最佳用量分别为1,2,5g/L;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吸附进行拟合,最大吸附量为714.29mg/g.
涂响曾光明陈桂秋黄国和
关键词:生物吸附铅离子水处理
真菌胞外聚合物及其与重金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真菌胞外聚合物(EPS)是近年来真菌微生物研究的热点,其在食品行业、医药工业和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真菌EPS提取方法、产量影响因素、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真菌EPS在环境中与重金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胞外吸附和络合机制、草酸盐微沉淀机制和胞外重金属还原机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真菌EPS在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特别是重金属废水处理上的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研究内容,以便更好地为国内真菌EPS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亮陈桂秋曾光明张文娟陈云
关键词:真菌胞外聚合物重金属分子机制生物吸附
治理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的生物淋滤技术被引量:24
2008年
治理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的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来消除或降低重金属毒性的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具有成本低、去除效率高、脱毒后污泥脱水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近10年来生物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日益受关注的生物淋滤技术,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发展作了详细描述,展望了生物修复在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应用中的前景。
陈桂秋曾光明袁兴中陈耀宁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生物淋滤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处理废水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5年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游离微生物固定于载体材料内部或表面,并加以有效利用。该技术具有微生物活性高、单位空间微生物密度高、耐受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综述了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装置,阐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废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氨氮的去除机制,并展望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领域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指导。
黄真真陈桂秋曾光明宋忠贤左亚男郭志谭琼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废水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被引量:169
2007年
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经济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坚实保障和前提。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定量评价,是测度两者发展状态的工具,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功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存在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其中存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如何建立评价体系,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沙市的实证研究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吻合。该方法不仅能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而且能模糊辨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模式与演进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熊鹰曾光明董力三焦胜陈桂秋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经济系统不确定性协调发展
新型高效改性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使用原始吸附材料,如微生物、有机或无机材料等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时,通常呈现较低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通常都低于30mg/g。因此,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提高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采用新型、高效的物理或化学改性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表面改造,如将高聚物接枝融合到菌体表面、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固定化微生物、酸改性处理有机或无机材料等,与常规材料相比,改性后材料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容量一般可提高到100mg/g以上。随着各种改性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改性材料吸附重金属废水将成为今后研究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
张文娟陈桂秋曾光明王亮陈云
关键词:接枝分子印迹固定化酸化改性重金属
不同磷酸盐对铜和锌在红壤中吸附和淋溶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批式吸附实验和土柱实验研究KH_2PO_4、(NH_4)H_2PO_4和Ca(H_2PO_4)_2对铜和锌在红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结果表明:这3种磷酸盐都能极大地提高红壤对铜和锌的吸附能力,其影响大小顺序为Ca(H_2PO_4)_2>KH_2PO_4>(NH4)H_2PO_4。磷酸盐的添加对铜的迁移性影响不大。Ca(H_2PO_4)_2和(NH_4)H_2PO_4能较大地提高锌在红壤中的移动性。3种磷酸盐都能促进铜和锌的形态由非残渣态向残渣态转化,但是同样会增加其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
李忠武黄斌黄金权陈桂秋熊炜平聂小东马文明曾光明
关键词:磷酸盐淋溶红壤
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环境效应,重点介绍了金属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生物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效应产生的机理,并比较分析了影响其毒性发挥的各项因素,希望有助于促进对纳米材料生态风险的相关科研工作,推动纳米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
陈安伟曾光明陈桂秋易斌郭志
关键词:纳米材料毒性氧化应激
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4年
综述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效应,重点介绍了影响金属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各种因素及其毒性效应产生的机理,并对金属纳米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希望有助于促进关于纳米材料生态风险的科研工作,推动发展规范其使用的指导方针,减轻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陈安伟曾光明陈桂秋易斌郭志
关键词:纳米材料毒性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