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班
- 作品数:133 被引量:50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聚碳酸亚丙酯-聚醚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报道用CO2与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和环氧丙烷均聚物来制备聚氨酯(PPCPOPU)弹性体。探讨了这类弹性体的最佳合成方法,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比值;扩链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对配比的依赖关系。发现聚碳酸亚丙酯的耐热性因聚氨酯的形成而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发现该类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
- 王东山余爱芳何树杰杨淑英陈立班
-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聚环氧丙烷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
- 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复合作用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稀溶液性质,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种高分子可以生成氢键复合物。其氢键强度、复合物的稳定性受溶剂类型、体系pH值、温度、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
- 林欣欣陈立班余爱芳
-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
- 均相催化剂催化合成碳酸亚丙酯被引量:5
- 1996年
- 分别就单组为催化剂和双组分催化剂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亚丙酯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催化体系中,相转移催化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漠化按、四丁基演化铵对上述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盐酸羟胺、三苯基磷也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在双组分催化体系中,KI/PEG(聚乙二醇)体系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能在较短时间内、较低的压力下高产率地得到碳酸亚丙酯,而某些金属盐、有机碱、季接盐的适当红合,也能有效地催化该反应。
- 朱宏陈立班江英彦
- 关键词:催化剂催化活性
- 交联对CO_2共聚物为基聚氨酯降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讨论CO2 共聚物为基聚氨酯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PECPU) 交联方式、交联程度对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交联程度越大,降解速度有所降低,但一定交联程度的交联型PECPU仍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 邹新伟陈立班杨淑英余爱芳江英彦
- 关键词:共聚物交联生物降解二氧化碳聚氨酯
-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
- 1998年
- 简述了聚磷酸酯型聚氨酯(PCU)互穿网络聚合物(IPN)的发展及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其制备、表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预示了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材料的开发前景。
- 王东山陈立班杨淑英
-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高分子材料
- 多元络合物催化开环聚合被引量:2
- 1999年
- 杨淑英余爱芳何树杰陈立班
- 关键词:开环聚合环氧化物聚醚
- 室温可湿气固化的硅烷化聚醚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以聚醚多元醇为原料 ,通过聚氨酯预聚体的方法制得了可湿气固化的硅烷化聚醚 ,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NCO/OH比值和聚醚分子量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和市场上几种不同的密封剂的力学性能做了对比 。
- 夏磊高宏州杨淑英徐社阳陈立班
- 关键词:聚醚湿气固化建筑密封剂
- 改进CO_2—环氧化物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5
- 1993年
- 用质谱和热重分析方法,对降解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数据表明:CO_2-环氧丙烷共聚物的热分解可遵循两种途径进行:山链端开始的“解拉链”,或在链中发生的无规降解。对共聚物进行提纯,封端,或用三元共聚法制备,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热稳定性。
- 杨淑英彭汉黄斌陈立班
-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
- CO_2-环氧化物-甲苯的汽液平衡及CO_2在体系中的分配被引量:2
- 1994年
- 对由CO2、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碳酸亚丙酯、甲苯等构成的7个体系在40~70℃的气液平衡作了简易测定和闪蒸计算,结果与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法计算的完全一致;计算了CO2在液相及在整个体系中的浓度比α,发现它与CO2在单位可占据容积中的质量与温度乘积成线性关系:回归相关系数为-0.95,式中T为体系温度(K),W1为CO2总重(g),Vo、V1和V1分别为体系总容积、液相体积和液相中各组分体积(ml),下标1表示超临界组分CO2。
- 陈立班方兴高
- 关键词:汽液平衡二氧化碳环氧化物
- 我国的二氧化碳化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 1991年
- 二氧化碳化学是一碳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未来社会的能源结构和化工原料来源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二氧化碳的活化和应用难度较大,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论证、规划和协调工作。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调查了若干科研单位。
- 杨淑英陈立班
- 关键词:能源结构化工原料未来社会甲醇合成催化剂作用化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