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裕富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5篇毛细管
  • 5篇毛细管电泳
  • 4篇电导
  • 3篇电导检测
  • 3篇对映
  • 3篇对映体
  • 2篇丝氨酸
  • 2篇非接触
  • 2篇非接触式
  • 2篇非接触式电导...
  • 2篇氨酸
  • 1篇电导法
  • 1篇电导检测器
  • 1篇对映体分离
  • 1篇手性
  • 1篇手性分离
  • 1篇双通道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锌离子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陈裕富
  • 4篇谢天尧
  • 2篇杨桂珍
  • 2篇袁秋月
  • 1篇刘丹
  • 1篇蒋奕修
  • 1篇陈丽
  • 1篇周强
  • 1篇韦昱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色谱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接触式/非接触式双通道电导检测器的研制及其在CE中应用
@@毛细管电泳(CE)检测方法及其优质检测器的研制是CE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是影响CE应用前景和价值的关键因素。在CE的检测方法中,电导检测(Conductivity Detechon,CD)是基于分离分析组分的电导和电...
谢天尧陈裕富刘丹杨桂珍蒋奕修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
毛细管电泳柠檬酸-Zn^(2+)体系对异亮氨酸对映体的手性分离被引量:3
2018年
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CE-C4D)分离检测技术,研究了柠檬酸-Zn^(2+)体系对异亮氨酸对映体的手性识别行为。结果表明,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45 cm×50μm,Leff=40 cm),以2.8 mmol/L NaOH+0.8mmol/L柠檬酸+2.0 mmol/L乙酸锌为非手性介质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13 kV,D,L-异亮氨酸对映体得到了良好的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度达到2.0。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 mg/L,检出限(S/N=3)为0.40 mg/L。对影响分离度的因素(Zn^(2+)的浓度、电泳运行液的组成、分离电压以及其他氨基酸的干扰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手性识别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陈丽郑颖陈裕富袁秋月谢天尧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锌离子
D,L-丝氨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分离检测研究
@@氨基酸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元,在生命起源、发育、病变及衰老等生命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蛋白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丝氨酸(Ser)虽属于非必需氨基酸,但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用途。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
陈裕富杨桂珍谢天尧
关键词:对映体毛细管电泳电导法
生物组织中丝氨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分离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一非接触电导检测法,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μmi.d.×45cm,Leff=40cm),以3.2mmol/L氢氧化钠+0.4mmol/L柠檬酸+2.5mmol/L乙酸铜+5.0mmol/L L-精氨酸+15.0mg/L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电泳运行液,实现了未衍生化的D,L-丝氨酸对映体的基线分离和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35~30mg/L,检出限(S/N=3)为0.10mg/L.对影响分离度的因素如手性选择剂、电泳运行液的组成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衍生化预处理,高效低耗,可实现常见氨基酸共存组分的不干扰测定,能有效测定小鼠脑组织样品中的D-丝氨酸含量.
韦昱陈裕富周强袁秋月谭凤玉谢天尧
关键词:D-丝氨酸对映体分离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复合手性体系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分离检测氨基酸对映体研究
氨基酸在生命的起源以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甘氨酸除外)都是L型的,D型和L型氨基酸对映体在生物和生理活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手性氨基酸的分离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之一...
陈裕富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苯丙氨酸丝氨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