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直肠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骨折
  • 2篇后处理
  • 2篇后处理技术
  • 2篇凡士林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眩晕
  • 1篇血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影像

机构

  • 10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陶军
  • 4篇董雷
  • 3篇王丽娜
  • 3篇翁文采
  • 3篇高宏波
  • 2篇白建强
  • 2篇陈波
  • 2篇潘明
  • 2篇宋吉慧
  • 2篇赵泐
  • 2篇潘艳
  • 1篇李卓
  • 1篇艾琦
  • 1篇陈莉
  • 1篇张瑞
  • 1篇朱承峰
  • 1篇高峰
  • 1篇丛培生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气祛痰汤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祛痰汤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医科治疗的80例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祛痰汤。比较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眩晕头昏、沉倦怠及乏力、胸闷和头身困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采取自拟益气祛痰汤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波陶军
关键词:眩晕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凡士林作造影剂在直肠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直肠造影剂的应用,使多层螺旋CT显示病变的能力比普通扫描有了明显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临床诊断直肠疾病的正确率。笔者用凡士林作造影剂对60例直肠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诊断效果。
翁文采李卓赵泐潘艳白建强潘明陶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扫描直肠疾病造影剂凡士林多层螺旋CT检查
MRI检测易损斑块的优势与不足
2022年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较强的磁场和无线电波相互作用,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后在物质内部不同范围内释放的能量,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此项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MRI的技术应用在医学、神经学、生理学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RI具有高分辨率、无创以及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能够非常好的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和形态学特征。而现如今,应用MRI技术临床的研究热门话题是对易损斑块进行筛查和性质评估。文章对MRI检测易损斑块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
高宏波董雷陶军
关键词:MRI检测易损斑块技术应用
观察CT影像技术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C T影像技术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行CT检查,现察2组患者检出率、辐射剂量以及检查费用,并对數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脊柱爆裂型骨折检出率为72%,观察组患者脊柱爆裂型骨折检出率为96%,观察组患者脊柱爆裂型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检查明显优于X线检查,可有效提高脊柱爆裂型骨折检出率,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打下坚固基础,但其辐射相对较高,且检查费用高于X线,因此,在临床中对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难以诊断的骨折患者应在X线平片检查基础上结合C T影像进行诊断。
董雷高宏波陶军张瑞
关键词:X线脊柱爆裂型骨折检出率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伤残鉴定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肋骨软骨部位折断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行双层常规CT扫描鉴别判断和MSCT后处理技术。观察2种鉴别判断方法的使用价值和影像质量。结果:MSCT后处理技术准确率为100%。与双层常规CT扫描鉴别判断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双层常规CT扫描鉴别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中的使用价值确切,能有效提高鉴别判断图像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高宏波董雷陶军
关键词:伤残鉴定
通过CT测量纵隔第4组淋巴结正常值的临床研究与现实意义
2018年
通过测量纵隔第4组淋巴结的大小,确定正常人4R及4L组淋巴结的正常值,减少CT检查的滥用。对连续5次体检各项指标均为正常值的308例胸部CT检查图像进行观测,测量纵隔4R及4L组淋巴结的数目及大小。4R组淋巴结数目(2.7±0.7)个,短径(9.8±3.0)mm,长径(14.0±3.1)mm;4L组淋巴结数目(1.7±0.6)个,短径(4.0±1.1)mm,长径(8.2±0.5)mm,4R及4L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差异显著(P<0.05),建议将纵隔4R组淋巴结的短径上限正常值提升为12.8mm,且4R组淋巴结大小要大于4L组,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CT对同一个体的重复检查。
王丽娜宋吉慧王亮亮陶军柯岩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常值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腕、踝关节损伤患者共计50例,其中腕关节损伤30例,踝关节损伤20例,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VR及SSD图像。结果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清晰显示了50例共76处腕及踝关节骨折,MPR能清晰地显示关节诸组成骨的微小骨折、骨折移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VR显示骨折全貌,SSD能准确评估关节对位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较全面地显示腕、踝关节损伤的基本征象,为腕、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丽娜翁文采陶军艾琦朱承峰宋吉慧董雷
关键词:腕关节踝关节X线计算机后处理技术
凡士林灌注直肠行多层螺旋CT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凡士林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直肠癌的表现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凡士林灌注直肠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回顾性分析48例直肠癌、直肠癌术后的临床资料和MSCT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肿瘤部位准确率100%,凡士林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可见病变肠壁增厚、突出腔内的肿块、肠腔狭窄及浆膜面毛糙,可见直肠癌侵犯邻近器官以及直肠癌术后改变。结论凡士林灌注直肠多层螺旋CT检查简单、经济,定位定性准确性高,对直肠癌术前、术后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实用性。
翁文采潘明潘艳白建强王琳赵泐陶军丛培生
关键词:直肠癌凡士林灌注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及其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MSCT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并利用MIP、MPR、CPR及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泌尿系成像与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泌尿系结石76例,泌尿系肿瘤28例,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17例,泌尿系结核4例,肾血管性疾病2例,其他1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清晰、立体地显示泌尿系疾病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临床提供丰富、直观、准确的诊断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丽娜柯岩美陶军陈莉高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泌尿系统疾病
从肝论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意义。方法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从肝论治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胃炎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炎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周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2周的SAS评分(44.09±10.19)分、SDS评分(46.42±11.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2±15.15)、(67.05±1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1、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10.52±1.15)、(9.75±1.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09±1.19)、(11.01±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肝论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陈波陶军
关键词:从肝论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