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春荣

作品数:40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4篇心肌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9篇心病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9篇冠心病
  • 8篇血管
  • 7篇心室
  • 7篇心脏
  • 7篇预后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脂餐
  • 6篇左心
  • 6篇左心室
  • 5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稷山县人民医...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太原钢铁(集...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40篇靳春荣
  • 14篇李思进
  • 12篇吕吉元
  • 10篇贾永平
  • 6篇马锋
  • 6篇李学文
  • 5篇张水旺
  • 5篇梁建芳
  • 5篇范春雨
  • 4篇陈武
  • 4篇王陆建
  • 3篇郭小闪
  • 3篇武志芳
  • 3篇白淘
  • 3篇高宇平
  • 3篇吴琼
  • 2篇闫晓梅
  • 2篇赵太生
  • 2篇吴磊
  • 2篇李莉

传媒

  • 2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氧化三甲胺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取TMAO与冠心病预后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0年3月。经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提取数据后,用STATA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12项队列研究),9篇为英文文献,1篇为中文文献,涉及病人总数129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TMAO相比,较高水平TMAO增加了冠心病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HR=1.56,95%CI(1.24,1.96),P<0.05];根据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MAO对冠心病长期预后更有预测价值,即随访时间>3年的合并HR及95%CI为1.58(1.24,2.02),P<0.05;随访时间≤3年的合并HR及95%CI为1.30(1.10,1.52),P<0.05;与低水平TMAO相比,较高水平TMAO增加冠心病病人全因死亡风险[HR=1.87,95%CI(1.53,2.27),P<0.05]。剂量-反应分析显示,血浆TMAO水平与冠心病病人预后事件的发生具有非线性关系(P<0.05),当血浆TMAO水平超过5μmol/L,随着TMAO水平升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逐步增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血浆TMAO与冠心病事件呈非线性相关,较高水平TMAO提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白雪琦靳春荣肖珊
关键词:冠心病氧化三甲胺预后剂量-反应META分析
血清3-NT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3-硝基氨基酸(3-NT)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相关性及其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共310例,根据PCI前SYNTAX评分将其分成低危组87例、中危组190例、高危组33例,酶联免疫法检测入院血清3-NT浓度,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血3-NT浓度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随访患者1年,记录发生MACE情况,用Cox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TEMI患者入院血3-NT浓度对PCI术后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组入院血3-NT浓度高于低、中危组[(23.99±4.61)μg/ml∶(22.83±4.60)μg/ml∶(21.29±4.27)μg/ml,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入院血3-NT浓度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_s=0.516,P<0.01)。Cox回归结果显示入院血3-NT浓度(HR=1.061,95%CI:1.002~1.124,P=0.042)是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示入院血3-NT浓度预测STEMI患者入院1年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结论:血清3-NT与STEMI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是行急诊PCI后1年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侯清濒靳春荣白雪琦吴琼范春雨贾永平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
腺苷药物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腺苷药物的应用,心脏负荷功能试验的无创检查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和精准化,如药物负荷心肌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心脏磁共振等技术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价、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冠心病等危症、慢血流综合征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腺苷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做一简述。
郭彩艳靳春荣
关键词:冠心病腺苷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显像心脏磁共振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稷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根据患者住院后24h内空腹血糖水平分成A组(血糖水平≤7.8mmol/L)和B组(血糖水平>7.8mmol/L),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钙拮抗剂等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着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赵玉萍靳春荣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血糖心血管疾病
左室功能和结构改变与心脏起搏器起搏比例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特点厦其与起搏比例的关系。方法共入选20例病人,其中植入VVI起搏器10例.DDD起搏器10例。采用双探头门控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测定病人植入起搏器3年~4年后自身心律状态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客积(ESV)厦每搏量(SV)。结果起搏器植入后远期EDV、ESV呈增高趋势,LVEF植入前为(61.5±14.2)%,植入后为(53.4±13.9)%呈降趋势,且植入后远期LVEF在≥50%与〈50两亚组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可发生左室功能和结构重塑,表现为LVEF增高或降低和EDV增大或减小。EDV增大、LVEF降低与起搏心搏数呈正相关。
李建国张水旺马锋靳春荣李思进
关键词:起搏器左心室功能左心室重塑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国人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 15例心肌梗死、39例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6例风湿性心脏病共 6 0例 ,其中男 41例、女 19例 ,平均年龄 ( 5 6± 13)岁 ,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途径行 Judkins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16 0例全部造影成功。采用 6 F导管者 31例 ,5 F者 2 9例。左侧桡动脉入路 46例 ,右侧 1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由股动脉入路 1例。 1例左侧入路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后桡动脉严重痉挛改由股动脉入路完成。 2 0例同时完成了左胸廓内动脉造影。 2并发症 9例。 1例手术过程出现肘部血肿 ,2例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 ( 3.4% ) ,6例术后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 10 .2 % )。桡动脉并发症女性 5例 ,高于男性 3例 ( P<0 .0 5 )。 6 F导管组 6例 ,高于 5 F导管组 2例 ,但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血管超声显示为桡动脉内血栓形成、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弱等。结论 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痛苦小 ,易止血 ,同时易于行胸廓内动脉造影等优点 ,特别适应于股动脉狭窄及不能持续平卧的患者 。
李学文马锋吕吉元张水旺贾永平李天亮靳春荣高宇平赵太生刘向东吴萍王群李玉梅王陆建闫晓梅刘卓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适应证
基于胆汁酸代谢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2024年
综述胆汁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重要血管疾病的基础,胆汁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种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已知的有参与脂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血管内皮损伤、全身炎症反应、血压调节等过程,胆汁酸还可以通过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等受体发挥各种作用,明确胆汁酸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生理机制,可以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白一锋靳春荣贾鸳鸯张慧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胆汁酸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2.00~2.75 mm)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病人87例(共96处病变),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干预靶病变,术后随访12个月。12个月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价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疗效。主要终点为靶病变失败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重建。结果共36例(41.4%)病人出现术后夹层,其中1例出现严重冠状动脉夹层(C型),行紧急支架植入;12个月后,靶病变失败发生率为9.3%,共8例(9.3%)病人出现靶血管重建,其中4例为术后夹层病人,未发生术后夹层病人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8.5%,与术后夹层病人的靶血管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和11.4%,P=0.854)。无病人发生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栓形成。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安全且有效,术中出现冠状动脉夹层对病人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李逸臻贾永平吴磊范春雨靳春荣魏瑞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夹层
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肠道菌群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综述冠心病与肠道菌群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诊疗。
肖珊靳春荣侯清濒
关键词:冠心病肠道菌群动脉粥样硬化短链脂肪酸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随机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 比较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0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1例)和索他洛尔组(51例)。胺碘酮组服胺碘酮600mg/d,7d,400mg/d再服用7d,再减为200mg/d,转为窦律后200mg/d维持。索他洛尔组服索他洛尔40~80mg/a,7d,第2周增至160mg/a,转为窦律后40~80mg/a维持。两组患者服用3周转窦律均停用药物。随访12~24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判断疗效。结果(1)胺碘酮组房颤复律成功40例,有效率78.4%;索他洛尔组房颤复律成功36例,有效率70.6%。(2)胺碘酮组在1周内转复窦律34例,索他洛尔组1周内转复窦律10例。(3)随访12个月,胺碘酮组27例(67.5%)仍维持窦律、索他洛尔组15例(41.7%);24个月,胺碘酮组12例(44.4%)维持窦律,索他洛尔组为4例(26.7%)。(4)随访6~12个月,索他洛尔组(80mg/d)10例患者因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停药,而胺碘酮组未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5)房颤持续时间〉12个月是窦律不易维持的预测因素。结论胺碘酮转复房颤有效率和索他洛尔相当,但维持窦律疗效优于索他洛尔.对心脏毒副作用小于索他洛尔。
牛凡黄从新江洪杨波郭文玲陈云霞靳春荣刘卓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索他洛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