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迎春
- 作品数:43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百日咳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为克服现代医药对于治疗和预防百日咳方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百日咳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琼脂稀释MIC法、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分别验证了本发明提出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鲍特菌或...
- 肖伟韦迎春闫明杨绪芳贾银芝孟瑾王永香吴云王振中
- 文献传递
- 改性活性炭对甘露三糖吸附性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硝酸、氨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评价改性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氨水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考察改性后活性炭对苯、碘、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变化,并考察其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结果:经硝酸、氨水改性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碘、苯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变化;而经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降低,经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增强。结论:硝酸、氨水处理能使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经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降低,而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能力升高,说明经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适合甘露三糖的吸附,且对碘的吸附能力的强弱反映了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能力。
- 韦迎春闫明李雪峰刘莉莉杨绪芳乔善义萧伟
- 关键词:硝酸氨水改性活性炭柱层析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大鼠中耳炎动物模型的IL‑5水平;减少小鼠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数量,使小鼠的黏膜层变薄,中耳炎症明显减轻;明显改善...
- 肖伟杨绪芳李芳柏伟荣韦迎春贾银芝王永香吴云王振中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过敏性结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辛夷1‑6重量份、苏叶1‑6重量份、荆芥1‑5重量份、白芷1‑5重量份、牛蒡子1‑5重量份、苍耳子1‑5重量份、五味子1‑5重量...
- 肖伟贾银芝李贵平王永香韦迎春闫明殷洪梅吴云王振中
- 文献传递
- 清开灵口服液临床应用的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从组方原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清开灵口服液进行了阐述。从配伍的角度对清开灵口服液的组方原理进行了分析,显示清开灵口服液的组方科学;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清开灵口服液,显示清开灵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消炎、护肝等作用;结合临床应用,对清开灵口服液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清开灵口服液临床应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发展前景乐观。
- 韦迎春张海燕杨明
- 关键词:清开灵口服液药理作用安全性
-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药物制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熟地黄:10~30份,山萸肉:8~15份,黄芪:20~35份,白术:10~25份,山药:8~15份,防风:20~35份,女贞子:10~25份。本发明对小鼠进行了失血性血...
- 萧伟闫明韦迎春王秀海杨晶吴云孙永城丁岗王振中
- 文献传递
- 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药用辅料概述被引量:3
- 2011年
- 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难溶的情况很常见,增溶性辅料的加入解决了有效成分水难溶和制剂稳定性差等问题,却又给注射剂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用辅料品种有限,质量标准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合理使用。目前缺少注射级药用辅料,却被要求使用,这是注射剂生产面临的一大难题。要改变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现状,急需改变注射剂辅料标准不明、质量参差和使用混乱的情况。
- 邬伟魁张海燕韦迎春贺娅宋民宪杨明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用辅料中国药典稳定性
-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c)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A为乙腈,B为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
- 萧伟王振中毕宇安闫明吴云孙永成李芳芳韦迎春李淼徐海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保肝降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肝降脂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垂盆草1~100份,海藻1~100份,煅牡蛎1~100份,山楂1~100份,酒豨莶草1~100份,醋五味子1~100份,虎杖1~100份。...
- 肖伟韦迎春季光张磊李芳闫明贾银芝吕耀中徐臻吴云吴伟王振中
- 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 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闫明韦迎春杨晶徐殿红王振中萧伟
- 关键词:响应面法茯苓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