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 作品数:49 被引量:291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与健康素养项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北京市初中生吸烟相关行为调查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初中生的吸烟情况,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25所中学的2328名初中生,使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项目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过去30d烟草使用率、过去7d周围人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升高。随年级升高,父母或监护人吸烟的比例升高。教师传授吸烟有害知识比例高于传授如何拒绝吸烟的比例。尝试吸烟组过去7d里身边有人吸烟、父母或监护人中有人吸烟等问题的比例高于尝试吸烟组,但与同学相处愉快、父母或监护人常检查作业、教师教过如何应对压力的比例较低。结论青少年预防与控制吸烟应以低年级、男生为重点,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加大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控烟力度。 韩梅 刘秀荣 李玉青 曹远关键词:吸烟 健康教育 北京市医务人员吸烟现状调查 被引量:39 2007年 石建辉 刘秀荣 韩梅关键词:吸烟现状 医务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 流行病学 北京市居民家庭拥有健康测量工具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乡、不同类型居民家庭限量盐勺、控油壶、体重计等8种健康测量工具的拥有情况.方法 采用配额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选择居住半年以上、愿意配合调查的家庭作为被调查对象,对家中一名20-79岁成员进... 曹远 李玉青 韩梅 陈艳 刘秀荣关键词:居民家庭 拥有率 北京市在校小学生洗手情况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为小学生洗手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观察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0所项目学校240名小学生的洗手情况。结果不考虑擦手环节,只有18.8%的小学生按照正确的洗手四步骤洗手;240名小学生中有25.0%洗手时长合格。洗手时洗手用品配备率为53.3%;学校未配备洁手用品的112名小学生均未使用洁手用品;学校配备洁手用品的128名小学生洁手用品使用率为63.3%。240名洗手的小学生中,144人(60.0%)的洗手池边张贴了洗手宣传品。结论应督促小学生采纳正确洗手方法。建议学校为小学生提供洁手用品。 韩梅 刘秀荣 李玉青 曹远 陈艳 常春关键词:洗手 卫生用具和设备 健康教育 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控烟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东城区、朝阳区和怀柔区3个区12所中小学校1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自填式问卷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6.2%(男生26.1%,女生6.6%);吸烟率为4.2%(男生7.9%,女生0.7%)。影响中小学生吸烟的因素主要有:同伴、家庭、学校和个人认知的影响。90%以上的学生知晓吸烟有害健康,54.2%的学生还存有"吸烟会减轻体重"的错误认识。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吸烟形势严峻,家庭和学校必须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避免学生过早地吸食烟草制品。 刘秀荣 李玉青 韩梅 曹远关键词:吸烟 烟草烟污染 统计学 饮水机使用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004年 杜红 刘玉敏 张颖 韩梅关键词:饮水机 卫生状况 消毒剂 抽样调查 新冠防控期间北京市幼儿视屏时间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北京市幼儿视屏时间与不健康生活方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2月22-29日对北京地区48家幼儿园的11731名幼儿家长开展调查。结果有6332名(56.7%)幼儿平均每天视屏时间≥1 h。疫情防控第一个月,运动量不足、不午睡、睡眠时间<11 h/d或≥12 h/d、不吃早餐、食用油炸/膨化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比例在每天视屏时间≥1 h的幼儿中比视屏<1 h幼儿中的比例更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个月,北京市幼儿居家视屏时间过长,幼儿过长视屏时间与缺少运动、睡眠问题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柴晶鑫 曹远 于彤 韩梅 钱运梁 刘秀荣关键词:幼儿 北京市职业人群经常运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职业人群经常运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编制的《职业人群科学运动知识行为调查表》对1656名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是否每周运动150 min作为判断标准,将人群分为经常运动人群和不经常运动人群,运用χ~2检验、t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45名(63.1%)调查对象达到每周运动150 min以上标准,属于经常运动人群。调查对象对运动环节、运动形式、每周有氧运动150 min以上和每周至少2次力量练习等知识回答正确率分别是53.7%、44.9%、64.7%和60.7%。是否经常运动在年龄、知晓正确运动知识、重要他人支持和妨碍运动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30~39岁(OR=1.60)、40~49岁(OR=3.18)、50~60岁(OR=3.82)的职业人群,知晓运动环节(OR=1.26)、知晓每周有氧运动150 min以上(OR=1.32)、知晓每周至少参加2次力量练习(OR=1.43)、重要他人支持(OR=1.10)和较少的妨碍运动因素(OR=0.90)能够促进职业人群经常运动锻炼。结论北京市职业人群经常运动人数较多,运动知识知晓水平不理想。今后健康促进重点是提升职业人群掌握运动知识,促进职业人群经常运动。 柴晶鑫 曹远 于彤 韩梅 钱运梁 刘秀荣关键词:运动知识 北京市职业人群体重控制项目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职业人群体重控制项目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类似干预项目提供借鉴。方法于2015年6—9月在北京市16个区招募824名员工开展为期100 d的北京市职业人群体重控制项目。干预措施包括线上微信群管理、体重控制相关知识推送,线下组织培训及举办现场干预活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19.0进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08人至少参与1种干预活动,纳入最终分析。其中580人(81.9%)加入线上干预群,271人(38.3%)在线上表现积极;669人(94.5%)参加线下活动,598人(84.5%)在线下活动中表现积极。干预后,300人(42.4%)成功减重。基线超重、肥胖者成功减重率分别为50.2%、50.5%,高于正常体重者(27.7%);线上表现积极者成功减重率(51.3%)高于不积极者(36.8%);线上线下均表现积极者成功减重比例(52.1%)高于不积极者(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体重为超重或肥胖(OR值分别3.049和2.811)、线上线下表现均积极(OR=1.593)、采用运动饮食结合的方式控制体重者(OR=2.707)减重成功的可能性较高,郊区居民减重成功的可能性低(OR=0.55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线上微信群管理和线下组织活动相结合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职业人群减轻体重,值得进一步推广。 曹远 李玉青 韩梅 钱运梁 于彤 柴晶鑫 刘秀荣关键词:减重 体重控制 影响因素 北京市33家医院三类场所烟草烟雾暴露情况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33家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区和手术室等候区三类场所的烟草烟雾暴露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观测96个监测点的控烟环境、吸烟现象,并使用国际上通用的Side Pak AM 510个人型气溶胶监测仪对各监测点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进行监测。结果 80个监测点观察到禁烟标识,31家医院有2个以上的监测点张贴禁烟标识;12家医院观察到吸烟现象;7.1%的城区监测点和37.5%的郊区监测点观察到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个室内监测点PM2.5浓度的几何均数为28.84μg/m3。其中,30个(31.3%)点的PM2.5浓度高于40μg/m3,63个(65.6%)监测点室内外PM2.5浓度比(I/O)大于1。门诊大厅、候诊区和手术室等候区观察到吸烟现象的比例分别为18.2%(6/33)、6.1%(2/33)和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类场所中,手术室等候区PM2.5浓度>40μg/m3的比例最高。结论为了保护就诊者及医务工作者免受烟草烟雾危害,需要院方进一步加大控烟工作的力度,更需要政府在出台控烟立法、加大控烟宣传等方面做出努力,以提高吸烟者对"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认识,并增强公共场所控烟的约束力。 曹远 李玉青 陈艳 韩梅 刘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