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仿雯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甲状旁腺
  • 3篇甲状旁腺素
  • 3篇肝硬化
  • 2篇硬变
  • 2篇肝硬变
  • 1篇动力学改变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害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衰
  • 1篇肾血流
  • 1篇肾血流动力学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湛江医学院

作者

  • 5篇饶仿雯
  • 3篇张炼
  • 2篇徐葆元
  • 1篇李达道
  • 1篇梁仁
  • 1篇陈孝文
  • 1篇陈孝文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状旁腺激素与肝硬化
1993年
有证据表明肝脏是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损、维生素D及钙吸收不良以及肾功能损害致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甲状旁腺激素除致肝性骨病外,也致钠潴留。
张炼饶仿雯徐葆元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肝硬变
肝硬化患者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我们通过测定反映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PNA)、肾上腺素(PA)及尿前列腺素 E2(PGE2)、6-酮-前列腺素 F(6-K-PGF)、前列素 F(PGF)、血栓素 B2(TXB2)来探讨其在肝硬化患者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及 HRS 发生中的作用,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63例均为 HBsAg 阳性的经肝活检诊断的肝硬化住院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及肾、心疾病。进入研究前未服非甾类抗炎药(NSAID)。根据临床表现及肝肾功能减损情况分为代偿纽(CC)19例,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42.5岁;失代偿组(DC)26例,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1岁;HRS 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正常对照组(NC)20例,为健康献血员及医务人员,无肝、心、肾疾病,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6.1岁。
张炼饶仿雯徐葆元
关键词:肝硬化肾血流动力学儿茶酚胺前列腺素
甲状旁腺素、胰岛素在慢肾衰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95年
研究了伴高血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24例,无高血压的CRF患者16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显示:(1)CRF患者血清PTH-M水平在无高血压组明显升高,高血压组升高更为明显;(2)空腹胰岛素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糖负荷后2小时胰岛素在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3)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4)24小时尿排钠在高血压组显著降低。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PTH和2小时胰岛素在对慢肾衰患者血压的影响中是起显著作用的因素。PTH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醛固酮的分泌而实现。
饶仿雯梁仁李达道陈孝文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理甲状旁腺素胰岛素
甲状旁腺素和尿毒症心脏损害被引量:6
1992年
甲状旁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尿毒症毒素,它参与尿毒症心脏损害,控制高甲状旁腺素血症,可改善尿毒症心脏并发症的预后。
饶仿雯陈孝文
关键词:尿毒症心脏损害甲状旁腺素
肝硬化与甲状旁腺素关系探讨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研究35例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浆甲状旁腺素与肝功能减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浆甲状旁腺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又显著高于代偿组。血浆甲状旁腺素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血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
张炼饶仿雯徐葆元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肝硬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