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润宇

作品数:182 被引量:1,76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化学工程
  • 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生物学
  • 25篇医药卫生
  • 11篇理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3篇膜蒸馏
  • 17篇固定化
  • 16篇膜分离
  • 14篇发酵
  • 13篇膜结晶
  • 12篇蛋白
  • 11篇污染
  • 11篇膜污染
  • 9篇中空纤维膜
  • 8篇青霉素酰化酶
  • 8篇酰化
  • 8篇酰化酶
  • 8篇纯化
  • 7篇蛋白质
  • 7篇中空纤维膜组...
  • 7篇木瓜蛋白酶
  • 7篇酵母
  • 6篇膜蒸馏技术
  • 6篇分离纯化
  • 5篇中药

机构

  • 181篇北京化工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过...
  • 7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烟台大学
  • 3篇新南威尔士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化...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兰州铁道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182篇马润宇
  • 43篇王艳辉
  • 26篇丁忠伟
  • 26篇刘丽英
  • 14篇苏志国
  • 13篇杨祖荣
  • 13篇袁其朋
  • 12篇张新妙
  • 10篇陶凤云
  • 10篇贠延滨
  • 10篇陈洪章
  • 9篇李平
  • 8篇阎建民
  • 6篇丛威
  • 5篇段雪
  • 5篇李瑞丽
  • 5篇杨兰
  • 5篇王云山
  • 5篇张扬
  • 5篇邓立红

传媒

  • 4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7篇膜科学与技术
  • 7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现代化工
  • 4篇化工进展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酿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第五届全国化...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2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10篇2007
  • 20篇2006
  • 26篇2005
  • 17篇2004
  • 18篇2003
  • 12篇2002
  • 12篇2001
  • 5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8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藻土强化吸附壳聚糖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被引量:14
2004年
文中针对壳聚糖颗粒机械强度不够和比表面积不大的缺点 ,用无机多孔材料硅藻土 (celite)在低压下强化吸附壳聚糖 ,再用戊二醛使其活化 ,以此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以酶活和回收率为指标 ,讨论了活化、固定化及酶反应的不同条件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酶活和回收率的影响。当戊二醛溶液质量分数为5 %、pH值为 8 5 ;酶固定化温度为 2 7℃ ,固定化pH值为 7 6 ,固定化时间为 12~ 18h时 ,为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酶的酶活可达 10 0 0 0mol/s左右 ,回收率约为 4 0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载体有良好的强度。
宋建彬张士茜马润宇任孝修
关键词:硅藻土壳聚糖固定化酶青霉素酰化酶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载紫杉醇聚乳酸类微球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空白微球,比较了3种方法所制微球的均一性.采用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的PLA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1.022和0.987μm,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133和0.145,而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的PLA微球平均粒径为0.906μm,多分散系数为0.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A)载紫杉醇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0.906,0.987和1.015μm,多分散系数均为0.005,载药率分别为3.89%,4.93%和3.18%,包埋率分别为63.2%,71.6%和51.3%,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60d后,PLGA微球的药物释放率为83.87%,PLA微球为50.25%,PELA微球为41.27%.
曾烨婧王连艳马光辉马润宇
关键词:均一性体外释放
乳液膜技术及其在酶化工的应用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评述了乳液膜技术在酶反应中的应用情况,着重从增强液膜稳定性、改进传质效果以及减少酶活损失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阎建民马润宇
关键词:酶反应膜分离液膜
含季铵荷电基团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0年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和N-三甲氧基硅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TSPMNC)为硅源,以NaOH为催化剂,合成出带有季铵荷正电基团的有序介孔材料(QAS)。采用XRD,TGA、BET、SEM,XPS、TEM、FT-IR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具有较为均一的六方介孔结构,孔径约为3.5nm,产品中季铵荷电基团的含量约为1.41mmol/g。
黄瑞强苏仪万印华马润宇
关键词:介孔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渗透膜结晶法结晶木瓜蛋白酶被引量:1
2008年
用中空纤维微孔疏水膜进行木瓜蛋白酶的渗透膜结晶,研究温度和不同pH的缓冲溶液对木瓜蛋白酶静态渗透膜结晶的影响,优化木瓜蛋白酶渗透膜结晶的结晶条件.通过监控结晶溶液中木瓜蛋白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沉淀剂和添加剂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并对晶体进行尺寸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木瓜蛋白酶的渗透膜结晶,在15~32℃下,以pH4.7的乙酸盐为缓冲溶液,在沉淀剂(硫酸铵和磷酸钠)质量分数4%时,制备出质量较好的木瓜蛋白酶晶体.添加剂PEG600和PEG4000的加入提高了溶剂跨膜通量,改善了晶体质量.
张新妙左俊芳魏可贵马润宇
关键词:膜结晶木瓜蛋白酶疏水膜
混合培养在酒精发酵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综述了近年来混合培养在酒精发酵研究中的进展情况。混合培养具有纯种培养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 ,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在酒精发酵中 ,混合培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为淀粉和纤维素等多糖原料的直接酒精发酵 ;
邓立红王艳辉马润宇
关键词:酒精发酵木糖发酵生产纤维素糖原葡萄糖
PVDF/PS共混微孔膜的制备被引量:13
2005年
将聚偏氟乙烯和聚砜共混,通过溶胶-凝胶相转化法研制高孔隙率微孔膜.考察了聚合物浓度、PVDF/PS配比、溶剂种类和组成、添加剂浓度、凝胶浴温度和组成、溶剂挥发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膜孔径和孔隙率的影响.实验发现:使用DMF/DMAc混合溶剂可提高膜孔径和孔隙率;随LiCl含量的增加,膜孔径和孔隙率逐步增加;凝胶浴温度对膜的水通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凝胶浴组成对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延长溶剂挥发时间,导致平均孔径减小.选择适当的膜液组成,可制得孔径为0.2~1.0μm,孔隙率达到90%以上的PVDF/PS共混微孔膜,而且共混膜的孔隙率比单组分PVDF膜有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共混化是一种改善PVDF膜性能的有效方法,具有极好的实用开发价值.
贠延滨李继定马润宇
关键词:微孔膜相转化法
用醇类从酵母菌中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被引量:10
1996年
研究了一种用醇类有机溶剂处理法从酵母菌中选择性地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当采用异丙醇浓度为90%,浸泡120min,抽提缓冲液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时,抽提20h,SOD释放的活力为300u/ml,杂蛋白释放量最少,SOD比活达300u/mg。SOD释放率可达90%,和传统的超声波法和机械法相比,而比活提高了25倍。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复要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在释放SOD同时,可达到初步纯化SOD的效果。
谭天伟杨元忠马润宇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酵母发酵提纯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通过分析气体膜分离、渗透汽化膜分离和膜生物反应器等膜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提出应开发高性能的膜材料和膜、膜装置及过程优化 ,以及膜分离与其他分离技术耦合的必要性。
贠延滨陈翠仙马润宇
关键词:膜分离石油化工气体分离渗透汽化膜生物反应器
用于膜蒸馏的大型平面膜组件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典型膜蒸馏系统中的大型多层平面膜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该类组件的性能。工作中建立了该类组件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系统中其它设备的数学模型联立求解。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型膜组件在膜蒸馏系统中会表现出与实验室用小型组件完全不同的性能规律。组件通量随外供热量的增加呈线性规律上升;在外供热量一定的情况下, 提高热回收换热器的KA值固然能提高组件通量,但随着KA值的增大,这一手段的效果会越来越不显著;增加组件膜面积使组件通量减小,但总产量是增加的;膜两侧流体流量的增加会导致组件通量的下降。流体停留时间的大大增加使大型膜组件内存在范围很宽的流体温度分布,因此才能够进行膜蒸馏系统的能量回收。上述组件性能随设计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正是能量回收率变化的结果。
丁忠伟刘丽英刘伟马润宇杨祖荣
关键词:膜蒸馏膜组件能量回收数值模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