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珊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手术
  • 2篇护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分析
  • 1篇胸部
  • 1篇血糖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高血糖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乳晕
  • 1篇乳晕入路

机构

  • 7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7篇马珊
  • 3篇练晓文
  • 2篇柴福民
  • 2篇邱建东

传媒

  • 3篇华夏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手术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前与入院相比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前与入院相比S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焦虑是有效的,对手术顺利进行时有意义的。
黄建嫦马珊
关键词:手术患者普外科焦虑心理护理
应用颅内压监护指导脑外伤术后治疗45例报告被引量:1
1999年
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应用ICP监护仪对45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并总结应用体会如下。1器材与方法1.1器材我科采用海鹰牌SJN2081型ICP监护仪及SJN8081型光纤探头。1.2方法(1)在监护前常规对ICP监护仪进行测试,并...
马珊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脑损伤术后治疗
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8例的护理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静脉滴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之间;对照组30例不接受胰岛素治疗,其他治疗措施两组基本相同。两组均进行积极的护理。结果:治疗组GCS提高3分以上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效果明显。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动态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医护密切合作,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黄建嫦马珊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
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对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和NSE的影响的差异
2007年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神经组织蛋白S100(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来比较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2003~2006年同一时期伤后30min内即收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行开颅手术患者75例,GCS评分为4~8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及治疗B组3组.对照组25例,行开颅手术但不使用激素治疗;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25例.治疗A组入院后即刻静脉推注30 mg/kg甲泼尼龙,治疗B组入院后即刻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 mg/kg,对照组入院后立即注射同等体积的等渗盐水.定量检测各组患者伤后不同时相点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A、B组)均比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在伤后6、12、24 h)及NSE(在伤后1、6、12h)低(P<0.01或P<0.05);③治疗A组在伤后6、12、24 h比治疗B组血清S-100B蛋白及NSE低(P<0.05).结论 甲泼尼龙疗效优于地塞米松,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马珊黄建嫦柴福民周璋浩练晓文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胸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09年
黄建嫦马珊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
钻孔引流加颞肌贴敷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改进方法——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及其疗效。方法:对32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血肿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血肿复发、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近期(3d)复查CT硬脑膜下血肿消失者26例(81.25%),明显缩小者6例(18.25%)。随访0.5~1年(平均8个月),复查CT硬脑膜下血肿均消失。结论: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
马珊黄建嫦邱建东周璋浩练晓文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
经三通管接分流管置肝脏膈面处理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端阻塞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经三通管接分流管置肝脏膈面处理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端阻塞的效果。方法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因大网膜包裹或扭折成角致分流管腹腔端阻塞者,不拔除其原分流管腹腔段,而是将其在腹腔入口处剪断后加接脑室导管三通管(埋于上腹部皮下),另接一新分流管(腹腔段)置于肝脏膈面;并将原腹腔段与三通管连接。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除1例出现脑室端分流管阻塞外,余11例患者症状消失,分流通畅。复查CT示脑室系统缩小至正常,脑组织间质水肿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腹部不适症状。结论经三通管再接新分流管置肝脏膈面处理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端阻塞的效果好。
马珊黄建嫦邱建东柴福民周璋浩练晓文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膜分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