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文
- 作品数:7 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井网调整实践与认识被引量:24
- 2000年
- 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较多 ,如扶余、新立、木头、新民、乾安等。以扶余油田为例 ,对扶余油田调整历程、调整目的、意义及调整效果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于该类油藏特点的注采方式。研究认为 ,一是油田开发初期注采方式采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方式 ;二是井排方向与裂缝走向平行 ;三是“重心位置”
- 马立文关云东韩沛荣
- 关键词:裂缝低渗透井网调整油田砂岩油田
-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周期注水数值模拟研究及矿场应用
- 2000年
- 以扶余油田为例,建立了砂岩油田的模拟裂缝模型,利用VIP黑油模,研究了双重介质砂岩油藏的驱油机理,对比了裂模型的稳定注水和不稳定注水(周期注水)过程中压力场、渗流特征的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点。分析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对周期注水的最佳注入时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裂缝性砂岩油田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一系列驱油机理进行了尝试,以指导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马立文关云东
- 关键词:驱油周期注水油田注水低渗透砂岩
- 扶余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 扶余油田在'十五'期间综合含水达到88%,年产油由80×104 t以上降至61×104 t,年降幅5×104 t,同时,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储层三大矛盾愈加突出,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对此,油田在精细油藏描述、井网调整、浅层...
- 宋新民尹旭李迎九李玉彤马立文
- 关键词:扶余油田油藏描述井网调整水平井技术
- 文献传递
-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被引量:60
- 2003年
-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合理注采井网要能延缓方向性水窜、水淹时间和解决注不进水的问题 ,由于压力传导慢 ,注采井距不能过大 ,开发后期要能灵活调整井网。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采用过 4种注采井网开发 :正三角形斜反九点法注采井网 (扶余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2 2 .5°的注采井网 (新立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45°的注采井网 (新民油田 ) ,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 (民 43 8区块和大情字井油田 )。总结注采井网调整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开发初期应采用小排距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 ;井排方向应与裂缝走向平行 ;若经济条件允许 ,开发后期用密井网注采 ,尽可能缩短油、水井排距。图 2表 2参
- 刘子良魏兆胜陈文龙马立文
- 关键词:裂缝低渗透井网调整
- 吉林低渗透油藏气驱开发潜力被引量:7
- 2014年
- 在老区稳产和新区上产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为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吉林油田提出转变开发方式,全面推进气驱开发的发展战略.从油田资源特点出发,对气驱开发的技术需求、可行性和潜力进行分析,对矿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作出部署.吉林油田拥有丰富的CO2资源,可动用储量具备形成年产200×104t CO2的产能规模.适合气驱的油藏储量资源规模较大,混相和近混相驱石油资源占39.9%.气驱开发将以CO2混相驱技术为引领,逐步拓宽气驱类型.在长岭气田周边优先开展CO2驱,在距离CO2气源较远的油田开展空气驱,规划2020年气驱年产油量达到80×104t.吉林油田气驱开发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基础,潜力很大.
- 张辉于孝玉马立文陈国利郑雄杰赵世新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混相CO2驱矿场试验
- 裂缝性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实践被引量:19
- 2000年
- 以数值模拟、室内实验为依据 ,论证了对裂缝性砂岩油藏实施周期注水的可行性。同时 ,结合扶余油田西区矿场实例对周期注水的注水方式、周期、注水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对裂缝性砂岩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梁春秀刘子良马立文
- 关键词:裂缝性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油层注水
- 扶余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稳产的途径
- 2000年
- 扶含油田为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在开发的不同阶段暴露出问题。特别是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含水上升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在总结油田稳产提高采收率经验及对油田各种潜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该类油藏特点的六种稳产技术方法:①加密调整技术;②注采系统调整技术;③水动力学技术;④“稳油控水”综合调整技术;⑤措施增产技术;⑥三次采油技术。
- 马立文谭湘辉
- 关键词:扶余油田砂岩油气藏高含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