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锦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文献复习
  • 6篇复习
  • 5篇皮肤
  • 3篇增生
  • 3篇综合征
  • 3篇组织病理
  • 3篇细胞
  • 3篇病理
  • 2篇烫伤
  • 2篇烫伤样
  • 2篇烫伤样皮肤综...
  • 2篇皮肤综合征
  • 2篇葡萄球菌烫伤...
  • 2篇球菌
  • 2篇组织病理分析
  • 2篇骨膜
  • 2篇骨膜增生
  • 2篇骨膜增生厚皮...
  • 2篇白癜风
  • 2篇剥脱

机构

  • 12篇贵阳医学院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第...

作者

  • 17篇马锦媛
  • 12篇何勤
  • 9篇龙娟
  • 5篇李春英
  • 4篇高天文
  • 3篇余德厚
  • 3篇龙娟
  • 3篇刘宇
  • 2篇康宏霞
  • 1篇张敏
  • 1篇王刚
  • 1篇刘玲
  • 1篇王波
  • 1篇王波
  • 1篇李家锋
  • 1篇徐平
  • 1篇杨钰琪
  • 1篇宋璞
  • 1篇胡讯
  • 1篇刘素琴

传媒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镜在白癜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在白癜风诊断及其与常见色素减退性皮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西京皮肤医院235例确诊的白癜风患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包括进展期患者130例,稳定期患者105例。同时与151例无色素痣、113例白色糠疹和54例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患者的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组间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毛囊周围色素残留、网状色素减退、星爆现象、Tapioca sago征、微小Koebner征在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期(χ^2= 36.5、151.2、13.0、14.9、8.4,均P<0.05);毛囊周围色素脱失、皮损周围色素增多、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白发在稳定期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进展期(χ^2= 91.2、166.0、54.3、41.1,均P<0.05)。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在进展期(89.2%, 116/130)和稳定期白癜风(54.3%,57/105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色素痣(20.5%, 31/151)、白色糠疹(12.4%, 14/113)和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9.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可作为白癜风与无色素痣、白色糠疹及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的重要鉴别特征,偏振光皮肤镜对于白癜风和某些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鉴别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陈旭光马锦媛张宇伟郭艳阳刘玲李春英
关键词:白癜风
小汗腺汗孔瘤83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4月—2014年11月由组织病理确诊的83例小汗腺汗孔瘤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75±1.73)岁,皮损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头面部。临床表现多为红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及疣状赘生物。结论:小汗腺汗孔瘤临床表现多样,首诊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疣、脂溢性角化病、血管瘤等疾病,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皮损组织病理特点为嗜碱性小立方形细胞增生,肿瘤内可见有护膜的向管腔分化的结构。
马锦媛刘宇高天文李春英
关键词:汗孔瘤小汗腺组织病理
339例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HIV 在人体内特异性攻击CD4+ T 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破坏,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1]。为了解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339例确诊 HIV试验阳性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胡讯刘素琴马锦媛龙娟何勤李家锋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免疫系统功能流行病学资料机会性感染
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马锦媛康宏霞何勤龙娟
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并文献复习
王波何勤马锦媛龙娟
小汗腺汗孔癌5例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7年4月-2015年8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6.8岁,中位年龄69岁,平均病程1.5年。皮损部位:鼻部1例,颞部1例,下肢3例。临床表现多为结节及斑块,多数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疼痛、糜烂及破溃。皮损组织病理可见排列紧密的团块状嗜伊红鳞状样细胞或基底样细胞,分布不典型,团块中央可见导管分化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该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治疗上应早期予以手术切除皮损。若无转移病灶则预后较好。
马锦媛刘宇高天文李春英
关键词:组织病理回顾性分析
硬下疳伴虫蚀样脱发1例
2013年
患者男,48岁。头部出现虫蚀状脱发3d,无自觉症状。查体见冠状沟溃疡。梅毒血清学试验RPR1:64(+),TPPA(+)。诊断:早期梅毒(硬下疳合并梅毒性脱发)。予苄星青霉素G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3周。现已失访。
龙娟马锦媛何勤
关键词:脱发硬下疳梅毒
4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作为超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导致T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作用于表皮层的桥粒芯蛋白1(desmoglein1,Dsg1),造成角朊细胞间桥破坏,表皮连接断裂,表皮剥脱,
余德厚何勤马锦媛龙娟
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T淋巴细胞病例桥粒芯蛋白抗原刺激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以全身皮肤急性泛发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为表现的急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尤其是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T)引起[1]。
张敏何勤马锦媛龙娟
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皮肤病凝固酶阳性
CD8^+T细胞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的杀伤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明确CD8^+T细胞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分选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CD8^+T细胞,分别与原代黑素细胞及永生化正常黑素细胞系PIG1及永生化白癜风黑素细胞系PIG3V建立共孵育杀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被杀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杀伤环境中IFN-γ、TNF-α、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分泌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杀伤原代黑素细胞及PIG3V能力,分泌IFN-γ、颗粒酶B及穿孔素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而杀伤PIG1能力和TNF-α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白癜风患者CD8^+T细胞IFN-γ分泌水平与细胞杀伤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CD8^+T细胞杀伤黑素细胞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机制,且该杀伤作用可能依赖IFN-γ、颗粒酶B及穿孔素分泌水平的上调。
马锦媛杨钰琪李舒丽郭伟楠宋璞安亚文高天文李春英
关键词:白癜风CD8+T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