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黎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艺术学科“情景引导探究”教学策略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艺术学科进行了"情景引导探究"教学实践。具体策略包括:创设情景导入,激起学生认知关系;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创设竞争情景,使学生乐于创新学习;创设问卷调查情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和获得成功的乐趣,大胆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马黎明
- 关键词:艺术创设情景教学策略
- 让上海地标建筑更美——“变废为宝”教学课例
- 2013年
- (学生年级:高一年级)一、课堂设计 本课例通过对各种纸材的再创造.并使用粘贴、剪、刻、画等方法制作上海黄浦江畔的高楼大厦。学生在制作活动中.通过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等过程表达创意。
- 马黎明
- 关键词:教学课例地标建筑高一年级课堂设计再创造
-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基于中学美术课的探索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学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和教学实践的实施者,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中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问题。通过研究,中学美术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形成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发掘出创造意识与创造潜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 马黎明
-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师专业素养
- 《趣味水彩肌理》教学设计被引量:2
- 2010年
- 为营造浓郁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推动学校美术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从今年第一期起本刊新设“大家评课”栏目。本期介绍的课例自出版前在本刊网站(www.cnartedu.cn)“科研中心”频道发布后,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热情响应和踊跃参与,大家投来了许多点评稿件。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9篇,并作适当删减后发表。本刊下期还将专门约请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席卫权博士对本案例作专家点评,供大家比较研究。希望大家提前关注每期将发表的课例,并积极参与点评。
- 马黎明
- 关键词:教学设计肌理水彩趣味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水平
-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课例
- 2011年
- 一、教学对象:
班级:初一年级(8)班
人数:40人
二、教学分析:
在儿童画创作中,夸张平面装饰画对于学生来说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一个画法,但据了解,无论是从书报杂志,或是在儿童画创作中,学生对于夸张平面装饰画的创作意图,以及制作方法都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非常有必要开设这节课,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夸张平面装饰画的表现。
- 马黎明
- 关键词:教学课例表情创作意图装饰画教学对象教学分析
- 马黎明老师美术作品选
- 2010年
- 马黎明.上海市中学美术高级教师。上海市首届名师后备、闵行区首批骨干教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国家级刊物《少儿美术》特邀编委、上海市美术家水彩水粉协会会员、闵行区中学美术学科中心组成员、闵行区南片教研组长、上海市闵行中学艺术教研组长。
- 马黎明
- 关键词:美术作品选老师中学美术协会会员教研组长
- 视觉肌理语言三步曲的研究——“变废为宝”课例教学
- 2010年
- “奇特的拉链制作”年级:初二年级课堂设计:“奇特的拉链制作”是一节研究性学习的特色课例。“肌理”研究一直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当你留意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便能发觉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肌理世界中。
- 马黎明
- 关键词:课例初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堂设计
- 校本课程《材质肌理与美术教学》
- 2013年
-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材质肌理与美术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美术教师的主要课题,也是一个教师能力的具体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遵循《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寻求可作为上海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资源,让美术校本课程在本土化中凸显个性,在学科化中张扬个性。
- 马黎明
- 关键词:美术教学校本课程肌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
- 创设情景让艺术课堂教学闪烁创造的火花
- 2008年
- 在艺术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设情景,让艺术课堂教学闪烁创造的火花需要以下策略:创设情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变"个体学习"为"集体研讨";创设情景,变"单一思维"为"多层拓展";引导探究,让学生在探索中闪烁创造的火花。
- 马黎明
- 关键词:艺术课堂课堂教学创设情景
- 新课程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美术教学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新课程生命教育理念下呼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会用生命承栽责任。以下从生命教育的意义、方法、结论三个方面加以概述:第一,培养学生逐渐学会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的人格。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确立新课程生命教育的方法。第三,通过各种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教育意义的深度认识以及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 马黎明
- 关键词: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