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
-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制三腔管在外科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制三腔管在外科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51医院外科手术后出现深部感染的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57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自制三腔管引流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切开置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引流2周后深部感染情况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1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8.18%)(P<0.05)。2治疗2周后WBC、血沉、CRP比较:研究组WBC、血沉、CRP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清创置入三腔管冲洗、引流、注药能够有效引流深部感染,缓解患者全身感染,减少拆线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
- 李超丁中伟王常生李铁军高彬
- 关键词:外科术后深部感染引流
- 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8例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
- 张正孟徐文彦王海平高彬崔海涛赵红梅徐志富
- 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某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X线片、CT和MRI等联合辅助检查,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经X线片、CT和MRI等联合辅助检查,所有脊柱损伤均被检出,检出率100%。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统计数据、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X线片、CT和MRI三种辅助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于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高彬
- 关键词:急性脊柱创伤微创手术治疗疗效
- 平台及近平台部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平台及近平台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策略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方法对局部软组织条件差,通过体外微创闭合复位及固定手段能够矫正移位,应用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以关节面劈裂为主的胫骨平台骨折及胫骨近平台干骺端骨折12例。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10分钟,平均92.6分钟;术中未使用止血带,出血量120~220ml。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4周。术后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感染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年全部病例K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通过髌上入路对部分胫骨平台及近平台部骨折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 康锦李永乐许英杰刘晓伟李铁军赵明高彬李超高杰刘晶星
-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针
- “漂浮髋臼”内固定重建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漂浮髋臼"损伤内固定重建的手术策略,以有效提高其复位质量、头臼匹配程度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10—2014-10采用内固定手术重建治疗的28例(28髋)"漂浮髋臼"损伤。术前在医师监护下进行间断性大重量骨牵引,并结合手法复位。术中以"股骨头模具"、顺应关节囊牵引张力确定"漂浮臼顶"主要骨折块方位,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后再局部平整臼顶关节面。结果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影像学评价标准评定:优26例,良1例,差1例。28例均获得随访8~36个月,平均12.7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X线片及CT扫描均显示骨痂形成连续,达到骨性愈合标准。髋关节功能采用Matta改良的Mer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6.4%。结论术前有效骨牵引复位,术中以"股骨头模具"、顺应关节囊牵引张力确定"漂浮臼顶"主要骨折块方位,前后联合入路整体协同复位后再局部平整臼顶关节面,从而良好恢复头臼匹配程度的内固定策略有效提高了"漂浮髋臼"的复位质量及手术近期疗效。
- 康锦李永乐刘晓伟许英杰赵明高彬李超田育宏高杰刘晶星
- 关键词:复杂髋臼骨折牵引复位解剖复位
- 布氏杆菌病发热误诊为内置物排异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54岁,干部.主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不适7a余,加重半个月,曾先后在当地医院,检查按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不显,而到我院.门诊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相应段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明显.以腰椎间盘突出收住院.入院后术前行常规检查、检验后,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全麻下行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5d,腰部切口及双下肢疼痛麻木感,体温38~39℃,考虑感染,行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给予头孢舒巴坦钠哌酮钠3g 2次/d静点1周,体温降至37℃,术后14d拆除切口缝线.
- 高彬李晓波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发热误诊
- 自制三腔管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2015年
- 探讨自制“三腔管”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7年1月以来对3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行感染病灶清除、应用自制“三腔管”灌洗、引流、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等治疗。结果:36例病人术后感染应用自制“三腔管”均得到有效控制,35例治愈,1例因患有糖尿病致肾衰,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手术清创、置入自制“三腔管”冲洗、注药、引流、全身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营养支持是有效控制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方法,利于伤口愈合,保留脊柱内固定物,保持脊柱稳定性。
- 高彬袁二伟郑铁钢
- 关键词:深部感染
- 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178例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9例。试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 张正孟徐文彦王海平高彬崔海涛赵红梅徐志富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125I粒子植入脊柱转移肿瘤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52例被引量:3
- 2010年
- 许英杰张文龙高彬李晓波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涉及髋臼的C3型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涉及髋臼骨折的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救治策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通过术前行骨牵引,术中微创螺钉或锁定钢板固定,先复位稳定髋臼以外的骨盆骨折,然后再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的方法治疗复杂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改良的Mer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优良率,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 h,平均3.8 h,术中出血量200~550 ml。术后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28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骨盆并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依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依据Matta改良的Mer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8%。2例术后3个月后开始负重行走时存在行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轻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无其他发现,减少活动或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改善。[结论]术前采用骨牵引、仰卧位微创技术先稳定骨盆骨折,再改换体位选择适当髋臼入路有限切开直视下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 康锦李永乐刘晓伟许英杰赵明高彬李超田育宏高杰
-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骨螺丝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