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鸡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2005年
- 为确定鸡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特点 ,对自然发病和人工发病轮状病毒感染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特征性的病理剖检变化为肠黏膜脱落出血 ,呈卡他性炎症表现。特征性组织学变化为小肠绒毛显著缩短 ,肠腺深度增加 ;除肠绒毛缩短外 ,肠上皮还变为扁平或立方形 ,并伴发坏死、脱落 ,黏膜充血、水肿与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观察 ,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嵴变粗 ,排列紊乱 ;粗面内质网及滑面内质网均扩张呈圆形 ,粗面内质网表面的核糖体部分脱落 。
- 刁有祥冯涛陈庆普刘悦竹吕桂霞郑福英杨杰华高晓伟
- 关键词:轮状病毒病病理变化病理形态学
- 鹅副黏病毒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鹅副黏病毒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1条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约856bp的基因片段,回收并纯化此PCR产物。用随机引物法合成cDNA,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鹅副黏病毒的方法。该探针能与鹅副黏病毒核酸发生特异性杂交,最低检出限量为3ng/L;而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鹅细小病毒、大肠杆菌等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疑似鹅副黏病毒感染病变组织检测结果表明,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均可检测出鹅副黏病毒,以气管的检出率为最高。该研究为鹅副黏病毒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 张伟刁有祥杜爱庆高晓伟张瑞平刘方娜臧大鹏刘霞
-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地高辛标记探针RT-PCR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793/B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793/BS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891bp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检测IBV793/B的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IBV793/B能扩增出891bp的核酸片段,而IBVM41、H120、H52毒株以及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无特异性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10pg的模板。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利用建立的RT-PCR方法对从山东省分离的8株疑似鸡IBV793/B进行检测,结果7株为阳性。该方法的建立为IBV793/B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于申业刁有祥杨杰华高晓伟刘霞刘悦竹陈庆普
- 猪圆环病毒2型山东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山东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组织病料进行了PCV-2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V-2核苷酸序列较稳定,不同地区8个PCV-2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均由1 767 bp组成,彼此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3%~99.8%,亲缘关系密切;与GenBank已发表的PCV-2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95.6%~99.8%。而ORF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只有91.6%~99.9%。
- 刘方娜刁有祥高晓伟孟凡磊王妮王辉
-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全基因组
- 吉戎兔品种选育研究
- 王玉平张嘉保陈成功宋德光高宏伟王哲任文陟沈景林王本财高晓伟王洋
- 该项目为吉戎新品种皮用兔选育研究。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育种实践相结合,将血液蛋白多态性尤其是DNA指纹技术(RAPD、单引物PCR、AFLP、微卫星标记等)应用于育种实践,提高了群体整齐度,加快了选育进程。在吉戎兔...
- 关键词:
- 关键词:吉戎兔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