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的个体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建立个体预测模型列线图,并验证其准确度。方法2017年6~10月,对某市46家企业的822名噪声作业劳动者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其岗位噪声强度检测数据;使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使用列线图建立个体预测模型。结果822名噪声作业劳动者中,共检出166例(20.2%)高频听力损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男性、戴耳机时间增加、较少佩戴耳塞、岗位高噪声强度是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高频听力损失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34(95%CI:0.748—0.903),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0.799~0.869,P〈0.01)。结论年龄、性别、戴耳机时间、佩戴耳塞和岗位噪声强度为成都市噪声作业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个体预测模型图,可直观和准确的评价噪声作业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 旷聃涂程余艳艳王琳高源杨媛苗云萌李元锋彭琦
- 关键词:职业性噪声高频听力损失列线图
- 我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估我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其时间和地区分布,为我国职业人群噪声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2至4月,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等数据库的各地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中噪声暴露劳动者听力检测人数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人数,检索时间段设置为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8日,使用R 3.6.2软件计算合并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34份数据,进行听力检测的噪声暴露劳动者1 259 571人;研究时间涉及2015-2018年,地区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5%(96%CI:7.64%~11.64%);按照时间进行亚组分析,2018年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54%)最高,其次为2017年(10.17%)和2016年(9.21%),2015年(7.88%)最低。按照地区进行亚组分析,中部地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2.23%)最高,东部地区(10.21%)次之,西部地区(7.91%)和东北部地区(5.21%)最低。结论我国噪声暴露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噪声暴露劳动者听力保护,防止噪声聋的发生。
- 旷聃余艳艳杨媛高源涂程王琳
- 关键词:听力损失
- 某市2011至2021年新发尘肺病特征和生存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2011至2021年新发尘肺病分布特征和生存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4月,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职业性尘肺病随访调查项目收集成都市2011至2021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及其生存资料,组间病例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新发尘肺病病例的年度变化趋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使用R 4.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至2021年成都市共报告新发尘肺病816例,其中壹期尘肺522例(占63.97%)、貮期尘肺148例(占18.14%)、叁期尘肺146例(占17.89%)。病种以矽肺(73.04%,596/816)为主,煤工尘肺次之(17.52%,143/816)。新发尘肺病以男性(810例,99.26%)为主,诊断年龄63(51,71)岁,接尘工龄12.00(5.92,28.00)年,工种主要为凿岩工(24.63%,201/816)、掘进工(19.36%,158/816)和采煤工(13.60%,111/816)。816例新发尘肺病中,失访35例(4.29%,35/816),存活605例,死亡176例,5年生存率78.6%,10年生存率65.8%。结论成都市近年来尘肺病发病较平稳,种类以矽肺为主,在地区、行业和工种上呈现聚集性;应继续加强对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 旷聃彭琦高源王琳杨晓松
- 关键词: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
- 成都市2008年度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评价
- 目的 了解成都市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确定职业卫生工作防治的重点.方法 收集2008年度本市职业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苯作业人员的血常规异常、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下降、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晶体混浊及硫化...
- 蒋娣高源
-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