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玄彧

作品数:1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地貌
  • 2篇地貌分类
  • 2篇地貌类型
  • 2篇速率
  • 2篇土壤
  • 2篇盆地
  • 2篇河流
  • 1篇地貌成因
  • 1篇地貌形态
  • 1篇地貌制图
  • 1篇地域经济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冻融侵蚀
  • 1篇新校区
  • 1篇氧同位素
  • 1篇造山带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制图

机构

  • 10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太原师范学院
  • 3篇山西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交通职业...

作者

  • 16篇高玄彧
  • 4篇李勇
  • 2篇李梁
  • 1篇孔祥生
  • 1篇孙小霞
  • 1篇孙爱珍
  • 1篇张毅
  • 1篇盛海洋
  • 1篇侯中建
  • 1篇赵瞻
  • 1篇王凤林
  • 1篇黎兵
  • 1篇李永昭
  • 1篇王谋
  • 1篇周荣军
  • 1篇白宪洲
  • 1篇王青
  • 1篇陈蓉
  • 1篇白宪州
  • 1篇陈慧欣

传媒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山西科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城市地理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6
  • 2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被引量:42
2004年
针对现有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法的欠缺,提出了"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本分类法是一种以相对高度为主,绝对高度为辐的地貌分类法。它首先根据相对高度将地貌基本形态划分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等,然后再按绝对高度把这些形态再分别划分为低位、中位、高位三种类型。该地貌分类法的优点在于①符合人们对于山地的高、中、低的观念,避免了现有地貌分类法中出现的那种与人们固有观念相冲突的高山不高、低山不低的现象;②统一了地貌基本形态的划分标准,避免了平原、丘陵按相对高度划分,而山地按绝对高度划分的不一致性;③有利于地貌知识的科学普及和地貌的利用。
高玄彧
关键词:地貌分类
太原师范学院榆次新校区绿地景观建设中的生态误区及应对之道
2016年
以太原师范学院榆次新校区绿地景观生态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该校区绿地景观生态发展中的误区——"单一而粗放的硬化方式及生化农药的过度使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微循环生态理念和无污染生物防治技术的应对之道。
李梁高玄彧陈慧欣
关键词:生态误区微循环生物防治
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
李勇周荣军孙爱珍黎兵张毅侯中建王凤林高玄彧王谋李永昭
该项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与地质响应为关键科学问题,以宇宙核素、裂变径迹、数字高程模型、地壳均衡模拟技术和弹性挠曲模拟技术等新技术为研究手段,以所获得的最新地质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和盆地形成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造山带
地貌类型混合法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针对现有地貌分类法的不足提出地貌类型混合法。该方法将地貌类型划分为主体地貌和客体地貌,主体地貌是载体,客体地貌是被载体,把客体地貌混合表示在主体地貌之上,解决了现有地貌分类的缺陷。与形态成因分类法相比,该方法探索了地貌分类的新途径,为促进地貌制图的实用性、简洁性奠定了基础。
高玄彧
关键词:地貌分类地貌制图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2006年
本文提出了“地貌形成中力的耦合律”,认为地貌是在动力和反动力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演化。演化过程中,动力和反动力在偶合点处互相激活产生了循环前进式的多层次的地貌演化模式。
高玄彧李勇白宪州
关键词:地貌
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
<正>到目前为止,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方法可谓种类多种多样,文章在对所有地貌分类办法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法的欠缺,提出了“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本分类法是一种以相对高度为主绝对高度为副的地貌分类法...
高玄彧
文献传递
晋西北地域经济与土壤侵蚀
1996年
本文分析了晋西北土壤侵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了这一地区土壤侵蚀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高玄彧
关键词:地域经济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水力侵蚀
太原盆地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研究
2018年
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的先进理念,并结合太原盆地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的实际状况,采用PSR评价模型及相关方法定量分析了太原盆地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现状及其'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和具体量化形式,为下一步进行生态空间补偿和修复做好准备。
李梁曹红红高玄彧
关键词:乡村生态空间
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下蚀率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高玄彧李勇
岷江中游河流下蚀率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岷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的支流,岷江中游由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进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所以研究它的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笔者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研究了岷江中游段的河流下蚀率。笔者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岷江中游段的河流下蚀率为每年平均1.08mm的结果。该工作可为进一步研究水土流失及地壳运动提供依据。
高玄彧李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