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芳蕾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珠江三角
  • 3篇珠江三角洲
  • 3篇沉积物
  • 2篇第四纪
  • 2篇琼州海峡
  • 2篇晚第四纪
  • 2篇晚更新世
  • 2篇更新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调查
  • 1篇地下热水
  • 1篇多目标区域地...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学特征
  • 1篇有机碳
  • 1篇有孔虫
  • 1篇生态
  • 1篇剩磁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4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海南省海洋地...

作者

  • 10篇高芳蕾
  • 6篇杨小强
  • 4篇周文娟
  • 3篇傅杨荣
  • 2篇张固成
  • 2篇杨奕
  • 2篇周永章
  • 2篇董艺辛
  • 2篇郭跃品
  • 2篇马荣林
  • 1篇傅小丽
  • 1篇张家友
  • 1篇王丰
  • 1篇马波
  • 1篇陈育文
  • 1篇张澄博
  • 1篇阴家润
  • 1篇贾丽云
  • 1篇夏南
  • 1篇何玉生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琼州海峡西口早—中全新世海滩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古海平面重建意义
2023年
笔者在琼州海峡西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新发现碳酸盐胶结岩,通过生物碎屑AMS14C同位素定年、全岩X衍射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时代为早—中全新世,具有等厚纤柱状环边胶结、重力悬挂胶结、马牙状胶结、(似)共轴增生胶结、非等轴胶结等5种胶结物特征;阴极发光环带具有广泛发育、环带密集,可见淡水和海水相互作用的咸淡水混合带,说明其成岩环境包括淡水渗流带、咸淡水混合带、海水渗流带、海水潜流带;结合其沉积主微量元素特征,其赋存层位的沉积环境为海岸沉积环境,滨岸沉积相障壁岛亚相,属于海滩岩。综合雷州半岛西南部灯楼角珊瑚礁的海平面记录,重建了全新世琼州海峡西口地区海平面演化历史:9.9~6.7 ka BP海侵期、6.7~6.2 ka BP海退期、6.2~4.2 ka BP海侵期和4.2 ka BP至今的稳定期等四个阶段。
许国强梁定勇贾丽云肖瑶文玲王明珠李孙雄陈波符彩花杜鹃马波高芳蕾陈婕林亚分邢忠林义华
关键词:全新世
近130ka以来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南海南部NS93-5钻孔记录被引量:2
2006年
选择位于南沙台地的NS93-5钻孔进行地磁场相对强度的研究。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MIS1~MIS5),建立130ka以来的沉积序列。岩石磁场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1—15μm的细粒磁铁矿,磁性矿物浓度的变化在同一数量级之内,而且沉积物磁性比较稳定。选择NRM/X作为相对磁场强度的估计指标,发现在10-100ka时间尺度上,可以很好地进行全球对比,千年时间尺度上尽管有一定的误差,但也可以进行有效对比。130ka以来,有4次强度变化的低谷,分别发生在32.5—40ka、44—52.5ka、66.5-70ka和100-109.5ka。其中32.5—40ka和100~109.5ka两次强度的低值可能分别记录了Laschamp事件和Blake事件。这种高分辨率的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全球可对比性,为全球高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年代对比框架。
杨小强张贻男高芳蕾周文娟周永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环境演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高度集中、经济最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对它的形成和变迁的了解既是地质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位于广州番禺PD钻孔(东经113°28'35”E,北纬22°53'4...
高芳蕾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环境演变沉积物
文献传递
近13万年来南沙沉积物中的剩磁记录被引量:5
2006年
对长355cm的南沙NS93-5钻孔连续取古地磁样品281块,进行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研究。详细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以低矫顽磁力的磁性矿物为主,剩磁携带者主要是磁铁矿类矿物,但同时存在少量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等。钻孔191~206、232~248和292~308cm记录的剩磁磁倾角出现较小的负值,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和^14C测年、火山灰层年龄,计算其对应的沉积年龄分别为65.87~68.7、73.4~80.8和108.4~113.6kaBP。其中108.4~113.6kaBP的剩磁异常可能是布莱克(Blake)事件在南沙沉积物中的记录。
杨小强周文娟高芳蕾李华梅
关键词:磁性矿物
海南省琼州海峡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傅杨荣杨奕何玉生刘华峰马荣林张固成郭跃品夏南傅小丽王丰莫位任高芳蕾张家友
《海南省琼州海峡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属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实施单位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10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地质调查实施项目"海南省琼州海峡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任务书(...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防治
珠江三角洲PD孔沉积物的碳氮记录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3
2006年
对位于广州番禺东涌镇PD孔的三角洲沉积物进行了有机碳、陆源有机碳和碳氮比值分析,结合微体古生物和^14C年代资料,将岩心划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23.88~21.71kaBP)有机碳、陆源有机碳含量递增,存在大量有孔虫和介形虫,反映海侵作用逐渐减弱;阶段Ⅱ(21.71~3.79kaBP)是一层花斑黏土,有机质含量极低,指示风化作用强烈;阶段Ⅲ(3.79~2.88kaBP)碳氮比值、陆源和内源有机碳比值的变化在平衡状态波动,指示海平面上升的海陆过渡环境}阶段Ⅳ(2.88kaBP以来)陆源有机碳比重和碳氮比值较高,主要为受河流作用控制的陆相沉积,气候温暖湿润,陆源碎屑丰富。
高芳蕾杨小强董艺辛梁秋花周文娟
关键词:有机碳晚更新世珠江三角洲
万泉河口沉积柱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与博鳌开发建设被引量:4
2011年
以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柱为研究对象,进行210Pb法沉积速率测定和重金属(Mn、Cr、Co、Ni、Cd、Pb、Zn、Cu、As、Hg)含量以及粒径指标Si/Al比值分析,探讨河口沉积过程与博鳌开发建设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柱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13 cm/a,记录了大约从1991-2007年博鳌地区的环境变化信息。重金属含量和粒度的垂向变化规律与博鳌建设的阶段性相吻合。1991-1998年博鳌初步开发期间,重金属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河口环境主要受自然作用制约;1999年博鳌开始大规模建设后,重金属含量变化幅度显著增大,反映了自然沉积和人类作用的双重影响。重金属整体上未造成环境污染,万泉河口湾环境质量良好。
高芳蕾傅杨荣杨奕马荣林郭跃品张固成
关键词:沉积柱重金属
海南岛温泉特征与地下热水成因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对海南岛区域地质构造、岩浆岩与温泉分布的关系,以及温泉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总结该区温泉的属性特征,阐明地下热水的成因。温泉在地势较低的琼西北和琼东南呈对称性条带状分布。水质类型大多为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呈碱性,含较高的氟和硅;第四系滨海区受海水影响则表现为氯化钠型。温泉的氢、氧、氦同位素及气体组分揭示地下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在地壳浅部循环过程中被围岩加热成地下热水。地热资源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为59.5~161.2℃,平均128.5℃,是由偏高的区域热流在深部供热的,与岩浆作用无关。地下热水的出露受区内NE、EW向深大断裂控制。
高芳蕾杨小强吴国爱傅杨荣陈育文
关键词:温泉地下热水水化学同位素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微体生物记录被引量:16
2007年
珠江三角洲是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在珠江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自晚更新世开始形成。微体生物是珠江河口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记录中的重要组分,是重建第四纪环境变化极为有效的指标。本文样品取自PD孔岩心,钻孔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113°28′35″E, 22°53′41″N),孔深16.7 m。代表约25 100年以来的沉积。PD孔中见有孔虫6属10种,其中以Ammonia beccani为优势种。根据地层分布特征,可识别3个有孔虫层位。介形类共7属9种,丰度较低,以Sinocytheridea impressa和Neomonoceratina delicata为代表,在5个层位相对富集。根据微体生物分布特征,并结合有机碳、氮以及磁化率数据,PD孔晚第四纪沉积可划分为6个沉积环境阶段。A.三角洲前缘阶段(-16.7~-13.5 m;25 100~24 000 aB.P.):岩性为粗砂、砂至砂质粉砂。主要含Ammonia属的4个种(A.beccarii、A.sp.、A.tepida、A.annectens),丰度均较低,其中Ammonia beccarii为优势种。不见适应于正常浅海的Elphidium属。介形类以滨岸类型Sinocytheridea impressa为主。出现少量双壳类。代表河口附近水深10 m以内软泥底质、受河流影响大、水体动荡的半咸水环境。有机碳含量和磁化率较低,同样指示低海平面时期的沉积。B.河口湾阶段(-13.5~-10.6 m;24 000~22 400 aB.P.):岩性为粘土质粉砂至粘土。前一阶段出现的Ammonia 4个种的丰度比较高,且出现浅海底栖分子Elphidium advenum和E.hispidulum,以及浮游有孔虫分子Globigerinoides sp.。介形类出现Bicornucythere leizhouensis、B.bisanensis、Alocopocythere goujoni、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等适应水深较大的分子,而滨岸浅水分子较少。有机碳含量和磁化率相对升高。代表海平面相对较高时期的沉积。C.三角洲平原阶段(-10.6~-9.2 m;22 400~21 700 aB.P.):底部为一薄层花斑状风化粘土,表明曾短期露出水面。向上变为富含
董艺辛刘春莲阴家润杨小强Franz T.FRSICH高芳蕾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有孔虫介形类环境演化
广东小良水土保持观察站花岗岩风化壳磁化率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演替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广东小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观测站位于北回归线上,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定点观察站。本文在野外考察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同一花岗岩风化壳上光板地(生态破坏)剖面和生态恢复剖面样品的矿物学、磁化率特征,探讨它们与生态环境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两剖面,其磁性矿物类型与粒度均不同,磁化率变化规律差异显著。其中,光板地剖面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针铁矿等矿物,磁化率值很低,与含水量之间相关性较差,基本无超顺磁矿物的存在;生态恢复剖面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低频磁化率值较高且与含水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频率磁化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递减,表明超顺磁矿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生物因素对风化壳剖面的影响和改造。通过两剖面的对比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参与对风化壳结构的改变非常显著,磁化率特征可以作为表征这种改变的良好的替代指标。
周文娟杨小强周永章朱东伟张澄博高芳蕾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壳磁化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