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玉桢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协会
  • 4篇卒中
  • 4篇美国心脏协会...
  • 3篇心脏
  • 3篇综合征
  • 3篇卒中协会
  • 3篇卒中一级预防
  • 2篇转归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临床孤立综合...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清细胞因子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魏玉桢
  • 4篇袁怀武
  • 4篇佟梦琦
  • 4篇郑博文
  • 4篇周娟
  • 4篇朱先进
  • 4篇李理
  • 4篇韩利坤
  • 4篇刘萍
  • 4篇李朝霞
  • 4篇石玉芝
  • 4篇冯皓
  • 4篇张蓉
  • 4篇李姝雅
  • 4篇黄曦妍
  • 4篇孙莉
  • 4篇张瑞云
  • 4篇王琳
  • 4篇谭颖
  • 4篇赵萍

传媒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二部分)被引量:4
2011年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越高,卒中风险也越大。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三部分)被引量:3
2011年
3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 3.1偏头痛 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2.1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89~2.48。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一种操作台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作台装置,包括:操作台底座,操作台面;位于操作台底座与操作台面之间并且分别与操作台底座与操作台面连接的可调节杆,位于操作台上的倾斜操作面,用于固定并且支撑操作对象,以及与倾斜操作面相邻的头部固定及角...
尹琳琳苌浩晓张星虎王玉鹏丛衡日魏玉桢徐芸
抗人GFAP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GFAP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所需星形胶质细胞聚集活化的GFAP高表达检测组件制备,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及其应用。GFAP高表达检测组件制备方法为:获得星形胶质细胞聚集活化的GFAP高表达鼠脑组织;制成特定脑区...
张星虎 尹琳琳 苌浩晓魏玉桢 丛衡日王化冰 周衡马越涛 徐芸 杜利
文献传递
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对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复发及 转归为多发性硬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等10种细胞因子水平对疾病复发和转归为多发性硬化(M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急性期CIS患者33例,其中男9例,女24例,中位入组年龄35岁。使用Luminex液相芯片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4、IL-2、IL-10、IL-13、IL-17A、IL-21、IL-23、干扰素γ(IFN-γ)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记录其复发、转归为MS的情况。比较复发及未复发者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脑脊液细胞因子对CIS患者复发及转归为MS的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0.7~39.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4(17.6,29.1)个月。11例(33.3%)患者在随访期出现临床复发,其中4例诊断为MS。另有2例患者虽然未出现临床复发,但随访MR发现新发病灶最终诊断为MS。复发的CIS患者首次发病时脑脊液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的CIS患者[1.9(1.4,7.9)ng/L比1.1(0.9,1.5)ng/L;Z=-2.904,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IL-6在判断复发时最佳临界值为1.37 ng/L。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脑脊液IL-6>1.37 ng/L不能预测CIS复发(HR=1.54,95%CI:0.40~5.92,P=0.533)。转归为MS和未转归为MS的CIS患者首次发病急性期脑脊液IL-6等10种细胞因子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所观察的脑脊液IL-6等10种细胞因子可能不是预测CIS患者复发或转归为MS的标志物。
魏玉桢苌浩晓杜利李昕頔刘翕然徐芸尹琳琳张星虎
关键词: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多发性硬化转归细胞因子
7例神经白塞氏病临床和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好发年龄16~40岁,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等器官[1]。神经系统受累称神经白塞病(neuro Behcet disease,NBD),约占BD的9 4%,是该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文通过对7例NB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集2011 11—2016 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感染免疫科收治的NBD患者7例。患者满足国际BD研究小组制定的NBD确诊标准[3],即满足以下全部3条:(1)满足1990年国际研究组制定的BD诊断标准[4];(2)由BD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存在客观体征),影像学和/或脑脊液检查存在相关或典型异常表现;(3)除外其他原因。
魏玉桢刘永红周安娜赵琳李昕頔刘翕然张星虎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影像学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一部分)被引量:2
2011年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易感性。证据充分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暴露于吸烟环境、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和身体脂肪分布。证据不充分或者潜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紊乱、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a)、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本指南还对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减少卒中风险可采取的策略。本指南综述了各种已经明确和近期明确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对2006年的指南进行了完整的修订。新版指南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2006年指南着重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由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重叠,本指南新加了出血性卒中的预防,并将重点放在以患者为本的个体化卒中预防。
杜万良孙海欣贾茜李姝雅陈盼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吴建维荆京邰宏飞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白莹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黄上萌刘萍杨华俊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患者转归为多发性硬化(MS)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作者医院住院的急性期CIS患者69例,其中男25例,女44例,平均年龄(41.6±14.7)岁。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免疫治疗前血清白介素(IL)-2、IL-4、IL-6、IL-10、IL-13、IL-17A、IL-21、IL-23、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记录其转归为MS或NMOSD情况,比较不同临床转归者间血清细胞因子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对CIS患者转归为MS或NMOSD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9.5~39.9个月,中位数为23.1个月。10例患者被确诊为MS,8例被确诊为NMOSD。转归为NMOSD的CIS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未转归为NMOSD者(中位数:1.08 pg/mL比2.00 pg/mL;P=0.037)。ROC曲线分析显示IL-10在判断转归为NMOSD时的最佳截断点为1.32 pg/mL。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血清IL-10<1.32 pg/mL不能预测CIS向NMOSD转化(P=0.072)。转为MS和未转为MS的CIS患者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本研究所观察的细胞因子可能不是CIS患者预测是否转归为MS或NMOSD的标记物。
魏玉桢苌浩晓杜利李昕頔刘翕然徐芸尹琳琳张星虎
关键词:临床孤立综合征转归细胞因子类
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被引量:47
2011年
本指南用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有关预防缺血性卒中全面和及时的循证医学建议。循证医学建议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对心源性栓塞的抗血栓治疗、对非心源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还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一步预防卒中复发的建议:包括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尤其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卒中)、脑出血后抗凝血剂的应用以及在其他高危人群中指南执行的特殊措施等。
杜万良栾璟煜王春育陈盼李姝雅张倩袁怀武朱先进周娟李晓蕾郑博文杨晓萌冯皓徐莹鑫石玉芝魏玉桢韩利坤孙莉孙娆段婉莹王琳李朝霞马佳邰宏飞赵萍石庆丽谭颖张瑞云冷昕祎黄上萌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卒中卒中预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