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卫东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党部
  • 1篇党权
  • 1篇读书
  • 1篇读书人
  • 1篇行动逻辑
  • 1篇学分
  • 1篇学者
  • 1篇学者从政
  • 1篇要员
  • 1篇政府
  • 1篇政权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生态
  • 1篇治生
  • 1篇中军
  • 1篇日记
  • 1篇生计
  • 1篇时人
  • 1篇私情
  • 1篇派系

机构

  • 7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鲁卫东

传媒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史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术界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公义与私情:国民党党政要员对汪精卫出逃前后的观察与反应——以日记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和档案、函电相似,在史学研究中,日记大多被视为第一手证据或直接史料。对于西安事变后汪精卫返国及其抗战时期的投敌行为,学界相关研究较多,然因现有资料中汪本人留下的私密性史料不多(如日记),后来者很难窥探其心路历程。所幸的是,时人日记的留存对于用他者的眼光来探寻此一议题提供了可能。在这些"他者"中既有汪的"朋友",更有汪的"敌人"。在他们眼中,对于汪的回国,党政各界既有欢欣鼓舞者,亦有谨慎乐观者,更有因忌惮而忧虑乃至反对者。毋庸讳言,这些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历史中本是正常的政治生态。1938年12月18日,汪秘密离开重庆,与历次因政争而出走不同的是,汪的出走在战时不仅被定义为投敌,更因其"失节"之行,让其反对者不齿,令其同情者错愕,更使其追随者难堪。在公义与私情之间,多数人选择的是前者。
鲁卫东
关键词:公义私情汪精卫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2016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人干政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常态,"军—绅政权"作为较早被提出的经典概念,旨在阐明这一时期军阀的统治之"道"。由于中国在现代化改革过程中政治权威的不断丧失,从而导致官、绅、军之间的整合断裂,社会出现失序状态。军人因其自身高度组织化的特点从而成为乱世的执牛耳者,然而在有着文治传统的中国,军人又不得不从传统中汲取资源,从而实现其统治之道。
鲁卫东
关键词:军阀行动逻辑
派系问题与党权竞逐:国民党省党部改组与地方政治生态(1927—1944)——以安徽省为例
2019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国民党在安徽的组织与发展并不顺利;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确立后,安徽省党部才逐渐得以正式成立,但在此过程中人员更动无序、机构改组频繁,党部内虽不以地域而分派,却以出身而抱团,运行过程相当混乱。全面抗战爆发后,新桂系主皖、朱家骅执掌组织部,两股人马的加入,改变了省党部原有的人事结构,因党派矛盾而引起的派系斗争更参入了地域主义的歧见,凸显了国民党中央政治生态在地方上的投影。
鲁卫东
关键词:政治生态派系斗争
从官师合一到政学分途:辛亥革命前后读书人的职业选择
2013年
科举废除后,读书人"读书—科举—做官"的上升性渠道断裂。辛亥革命后,尽管做官不再是读书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但他们在职业选择上仍呈现出了历史的惯性,即徘徊于做官与从教之间。这一时期读书人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教"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军阀统治下读书人"道高于势"的策略与理想,体现其在过渡时代积极寻求新的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的努力。
鲁卫东
关键词:辛亥革命读书人角色定位
新政权与旧官僚:北伐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递嬗
2012年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鲁卫东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国难”时期学者的两难困境被引量:2
2012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被知识界称为"国难"的危机面前,一度隐身校园的大学教授纷纷走出象牙塔,踏上从政之路,尽"书生报国"之志。然而已经习惯于大学校园生活的他们,在进入官场后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在面对官场的利益纠葛与派系纷争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着做官还是做事的两难困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最终使他们沦为政府的"装饰品"。
鲁卫东
关键词:国难学者从政做官做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小学教员及其生计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19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安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是一个以中等学校毕业为主的男性群体。他们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训练,尽管学历不高,年龄不大,但却是乡村社会中的知识传播精英。他们收入微薄,繁重的生活压力与工作负担使得他们最终成为乡村革命的播火者。
鲁卫东
关键词:小学教员生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