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文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耐药
  • 3篇肠癌
  • 2篇凋亡
  • 2篇逆转
  • 2篇中药
  • 2篇晚期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肝癌
  • 2篇肠胃清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药耐药性
  • 1篇信号
  • 1篇血清

机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8篇鲍文磊
  • 3篇范忠泽
  • 2篇南艺蕾
  • 2篇李琦
  • 2篇梁芳
  • 2篇隋华
  • 2篇张勇
  • 2篇孙珏
  • 2篇王炎
  • 2篇冯年平
  • 2篇李朝衡
  • 2篇许建华
  • 1篇倪雷
  • 1篇秦爱军
  • 1篇朱晏伟
  • 1篇高虹
  • 1篇邓皖利
  • 1篇刘宁宁
  • 1篇李先茜
  • 1篇饶娅敏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肿瘤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及其纳米粒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对p38MAPK、TGFβ1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6
2008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ⅡA)及其纳米粒(Tanshinone ⅡA nanoparticles,TS-NP)治疗小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S-NP,建立小鼠肝癌模型,采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肿瘤生长因子(tumor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SⅡA组、TS-NP各剂量组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生存期均明显延长,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其中与对照组比较,TS-NP组治疗作用优于等剂量的TSⅡA组,p38 MAPK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但TGFβ1的表达低于其他各组(P<0.01);肝癌组织中p38 MAPK与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0.873,P<0.001)。结论:TSⅡA及其纳米微粒能够抑制小鼠肝癌生长,延长生存期,而TS-NP的疗效优于等剂量的TSⅡA。其治疗肝癌的机制与抑制TGFβ1、上调p38 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质类。
李琦王炎范忠泽冯年平高虹南艺蕾倪雷鲍文磊隋华
关键词:丹参酮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丹参酮ⅡA纳米粒治疗小鼠肝癌及其对Cyclin E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纳米微粒(tanshinoneⅡA nanoparticle,TS-NP)治疗小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O/W)制备TS-NP。建立小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纳米组(blank nanoparticle,B-NP)、丹参酮ⅡA组(tanshinoneⅡA,TSⅡA)和TS-NP低、中、高3个剂量组(TS-NP L、TS-NP M、TS-NP H),分别尾静脉给药。治疗第8天处死小鼠,比较各组肿瘤重量、肿瘤坏死程度。采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周期蛋白E(Cyclin E)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TSⅡA组、TS-NP各剂量组瘤体重量显著降低(P<0.01)TS-NP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等剂量的TSⅡA组(P<0.01),肿瘤坏死明显(P<0.01),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Cyclin E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TS-NP能够抑制小鼠肝癌生长,丹参酮ⅡA纳米的疗效优于等剂量的丹参酮ⅡA;其治疗肝癌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E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调亡有关。
王炎李琦冯年平范忠泽南艺蕾鲍文磊隋华饶娅敏刘宁宁李先茜
关键词:肝癌细胞凋亡周期蛋白E
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被引量:51
2010年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1例,采用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21例,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有效率研究组为47.6%,对照组为35.0%,两组有效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受益率为85.7%。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降低、神经毒性、乏力等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对晚期结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有增加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张勇许建华孙珏朱晏伟李朝衡鲍文磊梁芳孙晓文郭刚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健脾解毒方化学治疗中医药
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收集近10年样本量较大的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对胃癌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中药复方可通过逆转癌前病变来预防胃癌的发生,而对胃癌的治疗作用则体现在抑制瘤灶的生长、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化疗的增效减毒等方面。并提出了中药复方治疗胃癌临床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鲍文磊
关键词:中药复方胃癌
肠胃清药物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V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肠胃清方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抑制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肠胃清对HCT-8/V细胞株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HCT-8/V细胞株对VCR、DDP、5-FU、MMC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8.6、22.3、4.3、3.7。经肠胃清方药物血清作用48h后,其对化疗的耐药性显著下降,对VCR、DDP的逆转指数分别为3.3和7.5,静息状态下HCT-8/V细胞的P-gp表达显著高于HCT-8(P<0.01),而经肠胃清药物血清作用后P-gp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肠胃清方可以逆转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鲍文磊孙珏范忠泽许建华邓皖利
关键词:多药耐药P糖蛋白
生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恶病质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着恶病质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或阴虚内热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以生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
梁芳李朝衡张勇鲍文磊秦爱军
关键词:肺癌恶病质生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文献传递
肠胃清及其拆方对人大肠癌HCT-8/V细胞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肠胃清方及其拆方对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 本研究共分为五组:肠胃清方组、益气健脾方组、理气解毒方组、空白血清组、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肠胃清及...
鲍文磊
关键词:肠胃清大肠癌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
文献传递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逆转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概况,从逆转多药耐药的经典、非经典及多靶点作用的角度阐述了中药的逆转作用,认为其主要是通过下调P-gp蛋白及调控MRP、LRP、拓扑异构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核转录因子、Ca2+浓度、凋亡相关基因等介导的多药耐药而实现,其作用多不局限于单一机制,而与其多靶点作用有关。
鲍文磊
关键词:中药多药耐药分子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