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刚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皮瓣
  • 5篇动脉
  • 5篇外科
  • 4篇失神经
  • 4篇缺损
  • 3篇再植
  • 3篇显微外科
  • 3篇骨骼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动脉穿支
  • 2篇游离皮瓣
  • 2篇指端
  • 2篇指端缺损
  • 2篇指尖
  • 2篇指尖离断
  • 2篇指尖离断再植
  • 2篇趾端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机构

  • 20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20篇黄刚
  • 16篇张子清
  • 14篇杨延军
  • 13篇王克列
  • 10篇马立峰
  • 9篇陈飞
  • 9篇叶碧武
  • 6篇刘玮
  • 4篇叶志辉
  • 4篇刘铭波
  • 3篇李保龙
  • 3篇高峰
  • 3篇刘良燚
  • 2篇邱伟婷
  • 2篇谢卫勇
  • 1篇李木卫
  • 1篇张景石
  • 1篇曹爱兵
  • 1篇黄少耿
  • 1篇肖春生

传媒

  • 3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对手部中小创面的修复
目的寻求手部中小创面修复的新方法。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创面手术共计15例21指,应用腓动脉小腿外侧穿支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做为血管蒂,切取面积最小2.5cm×3cm最大6...
王克列杨延军黄刚叶碧武刘玮叶志辉马立峰张子清
文献传递
在指尖离断再植手术中吻合血管的体会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在指尖离断再植术中断端无直接吻合条件血管的指尖动、静脉的吻合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指动脉分支移位法,指静脉动脉化法,对指尖离断进行再植54例,共61指。结果61指中成活59指,术后成活率96.7%。经6~18个月随访,术后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3—6mm,指甲生长良好。结论指动脉分支移位及指静脉动脉化的方法,用于指尖断端无直接吻合血管条件的离断再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延军刘良燚刘铭波张景石李保龙黄刚张子清
关键词:指尖再植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束植入治疗家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的疗效评价
2011年
目的:探讨家兔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神经束植入后其肌湿质量、肌肉收缩能力的变化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方法和评价神经束植入术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3组:神经植入组、神经吻合组及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2、4、6、8、12、16、20及24周处死取两组右小腿腓肠肌作实验观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神经植入组间肌湿质量逐渐增加,神经吻合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对照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神经植入组在第12周时肌湿质量开始大于神经吻合组(P>0.05)。神经植入组单肌收缩力逐渐增加,到16周时,神经植入组与对照组单肌收缩力已经没有差别。在16周前,各组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16周后,植入组胆碱酯酶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植入较神经吻合方法具有很好的神经再生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延军邱伟婷黄刚陈飞马立峰张子清
关键词:胆碱酯酶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中、环、小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食、中、环、小指中近节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设计的轴线为各指蹼背侧中点和两掌骨基底部汇合点连线,旋转点为距指蹼缘近侧约1.5cm,皮瓣解剖平面在深筋膜与伸肌腱之间。切取皮瓣最大为3.8cm×2.5cm,最小为1.8cm×0.8cm。结果26例全部成活,2例因血运障碍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手部功能良好。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应用于手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
陈飞杨延军张子清马立峰黄刚
关键词:掌背动脉外科皮瓣
改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介绍应用手指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患指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辩转住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16例134指。该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1.4×1.4cm^2,最小为1.2×0.8cm^2。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134指术后随访6-18个月,39例失访,疗效满意。结论手指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便,创伤小,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末节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陈飞杨延军王克列黄刚张子清
关键词:指动脉逆行指端缺损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切断新西兰大白兔腓肠肌神经后,观察肌内神经、肌梭、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的变化,探讨其规律。方法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5只)和神经切断组(20只)。术后2,4,8,12,16周,称肌湿重后用S 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肌内神经;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染肌运动终板;用HE染色法染肌梭。结果①失神经2周肌湿重为正常的65%,两组比较P<0.05,肌内神经染色变浅,运动终板带及断面切片上显示数目正常,肌梭形态及梭内肌纤维无改变;②4周肌湿重为正常的53.2%,运动终板带变模糊,数目与正常比较无差别,肌内神经三级分支消失,肌梭数量正常,部分肌梭出现变形;③8周肌肉大量纤维化,湿重为正常的43.97%,运动终板带不连续,数目减少为正常76.2%,两组比较P<0.05,肌内神经二、三级均无染色,仅留有鞘管样结构,肌梭大部分变形,数量为正常的81%,与正常组比较P<0.05;④12周肌湿重为正常的42%,与8周相比P>0.05,运动终板更加分散,形态不规则,数目为正常的54.4%,肌内仅一级神经有部分淡染,肌梭仅为正常的50%。⑤16周肌湿重为正常的41.6%,与12周相比P>0.05,运动终板无聚合态,一级神经淡染存在,肌梭为正常的48.6%,与12周相比P>0.05。结论新西兰大白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肌湿重、肌内神经、运动终板、肌梭变化有一定规律性,肌萎缩发生最早。
杨延军邱伟婷黄刚陈飞马立峰张子清刘良燚
关键词:乙酰胆碱脂酶肌萎缩肌梭运动终板
动静脉转流在24例挤压性末节断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挤压性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方法采用动静脉转流方法治疗挤压性末节断指。结果临床再植24例26指,其中成活25指,成活率96.2%,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2%。结论采用动静脉转流的再植方法治疗挤压性末节断指可建立新的静脉回流通道,扩大了断指再植适应证,提高了再植成活率。
黄刚陈飞高峰王克列叶碧武杨延军马立峰张子清
关键词:再植动静脉转流显微外科
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对手部中小创面的修复
王克列杨延军黄刚叶碧武刘玮叶志辉马立峰张子清
不同程度拇手指缺损再造的临床体会
王克列杨延军黄刚叶碧武刘玮谢卫勇马立峰张子清
应用第二、三趾趾端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指尖
王克列黄刚叶碧武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