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

作品数:35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7篇细胞
  • 6篇病毒
  • 5篇多态性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基因型
  • 4篇吡格列酮
  • 4篇扩增片段长度...
  • 4篇教学
  • 4篇格列酮
  • 4篇非肥胖糖尿病
  • 4篇肥胖
  • 4篇肥胖糖尿病
  • 4篇肝炎
  • 4篇长度多态性
  • 3篇胰岛
  • 3篇耐药
  • 3篇近交NOD
  • 3篇基因组

机构

  • 26篇贵阳医学院
  • 10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5篇黄海
  • 8篇冉贵萍
  • 7篇刘杨
  • 5篇陶建蜀
  • 5篇王良宏
  • 5篇黄韵祝
  • 5篇张小蕾
  • 5篇黄健
  • 4篇喻日成
  • 4篇刘波
  • 4篇于瑞萍
  • 4篇李占伟
  • 4篇罗建华
  • 4篇范元硕
  • 3篇何顺志
  • 2篇黄金宝
  • 2篇黄韻祝
  • 2篇方文
  • 2篇张筠源
  • 2篇潘卫

传媒

  • 7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贵州医药
  • 2篇植物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贵州科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第九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地区蜘蛛抱蛋属植物ITS1区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从贵州不同地区采集的5株蜘蛛抱蛋属植物,采用直接测序对其核糖体DNA内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测定,用于分析蜘蛛抱蛋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测序结果提示该植物的ITS1区域的GC%在62.7%~68.85%之间,有121个变化位点,提示可用于对形状相似的蜘蛛抱蛋属植物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用于系统发育分析。
黄海王安仙刘杨张筠源何顺志
关键词:蜘蛛抱蛋属ITS序列百合科
某些疾病患者血及尿γ-谷氨酰转移酶的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对肾病综合征、金属镉中毒、烧伤及肺癌患者血、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进行同时测定,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血清γGT降低,P<005,尿γGT升高,P<001;镉中毒患者(13例)血清γGT升高,尿γGT升高,P<001,对这两组病人同时检测尿蛋白,与尿γGT成正相关。烧伤患者(21例)血清γGT下降,P<001,尿γGT无明显变化,P>005;肺癌患者(31例)血、尿γGT无明显变化,P>005。以上实验表明血、尿γGT在不同疾病变化不同,测定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的血、尿γGT水平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潘卫杨文秀黄海
关键词:肺肿瘤镉中毒肾病综合征Γ-GT
用AFLP分子标记探讨吴茱萸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
2008年
用AFLP标记分析研究吴茱萸与其变种石虎和疏毛吴茱萸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AFLP技术,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对19株不同地域的3种吴茱萸AFLP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计算不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和构建吴茱萸的聚类分析树状图。3对引物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57条(61.3%)呈多态性,吴茱萸种质内遗传距离为0.059~0.765;在相似系数0.48的水平上,19份吴茱萸材料可以大致分为2个类群。吴茱萸不同品种间遗传距离差异较大,遗传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分类方法是一致的,这暗示遗传变异与地域分布有相关性。
黄海冉贵萍刘杨何顺志黄金宝黄韵祝张小蕾黄健
关键词:吴莱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聚类分析
贵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状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亚型分布状态。方法:在164份抗HCV抗体和HCV RNA均阳性的血清标本中,分别提取HCV 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RT nested-PCR)扩增C基因的羧基端至E1基因的氨基端长度为474 bp的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HCV序列进行系谱分析,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164份HCV感染者血清标本通过RT-nested均获得阳性条带,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序列与系谱分析显示1a 3例(1.8%)、1b 58例(35.4%)、2a 2例(1.2%)、3a 25例(15.2%)、3b 38例(23.2%)及6a 35例(21.3%)。结论:贵州地区HCV流行的基因亚型有1a,1b,2a,3a,3b,6a共6种,主要为1b、3a、3b和6a亚型,提示贵州地区HCV流行的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杨兴林梁跃东李勇富张流熊金凤黄海
关键词:基因型
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分离出的1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法检测aph(2")、aph(3)’Ⅲ、ant(4’,4)"、TEM、tetM、macA、erm和qacA/B基因。结果 120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71株,占59.1%;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有49株(40.9%)。MSSA对15种抗生素制药率超过50%的只有6种,而MRSA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的12种;经8种基因进行检测,MRSA与MSSA对8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各不相同,MRSA高于MSSA。结论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有很高的耐药性,MRSA较MSSA的耐药性更高、更复杂,必须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控,以最大限度降低其耐药性的发生。
王兴林文德学黄海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耐药性耐药基因
活化T细胞核因子在吡格列酮预防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糖尿病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预防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的机制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的作用。方法 (1)将4周龄NOD雌鼠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摄食含0.02%吡格列酮的混合饲料)及对照组(普通营养饲料),各21只。观察30周龄的累积糖尿病发病率。(2)各组取12周龄未发病NOD鼠(n=15)胰腺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胰岛炎的严重程度;RTPCR半定量检测脾脏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核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IL-4和IFN-γ水平及脾脏PPARγ、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活性。结果 (1)15周龄时,吡格列酮组及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4.76%和33.33%(P<0.05);30周龄时,吡格列酮组及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57.14%和76.19%(P>0.05)。(2)12周龄时,吡格列酮组胰岛炎指数(1.79±0.75)低于对照组(2.38±0.66)。(3)吡格列酮组脾脏IFN-γmRNA相对光密度值(0.16±0.07)显著低于对照组(0.53±0.26);而PPARγmRNA表达水平(0.91)则高于对照组(0.25)。(4)12周龄NOD鼠吡格列酮组血清IFN-γ水平(561.05±7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666.43±28.42)pg/mL。(5)12周龄吡格列酮组NOD鼠脾细胞PPARγ活性(0.05±0.01)高于对照组(0.02±0.01),NFATc1活性(0.23±0.04)低于对照组(0.33±0.04)。结论吡格列酮活化PPARγ,降低NFATc1活性,减少IFN-γmRNA,血清IFN-γ下降,辅助性T(Th)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1型(Th1)方向分化减少,减轻NOD鼠胰岛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罗建华李占伟黄海杨冬花于瑞萍喻日成范元硕刘波
关键词:活化T细胞核因子
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提取贵阳地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以确定其是否带有抗性基因。方法从30例样本中筛选一例贵阳地区当前单簇耐药谱最广的菌株,选择一株含抗药性最多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提取其基因组,进行PCR扩增Ⅰ类整合子和相关耐药基因。结果通过对该菌Ⅰ类整合子和抗性基因的检测,发现Ⅰ类整合子并携带抗性基因sul2t、etA(G)、blaTEM1等,抗性基因应定位在染色体上。结论多药耐药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临床分离株,抗性基因定位在于染色体上,不在以往学者怀疑的3.6kb质粒上。结果显示,此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抗性基因应是以Ⅰ类整合子的形式存在染色体上。
李军陈桂林黄海陶建蜀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基因组整合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酶水平及动力学常数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I/D多态性影响血清ACE活力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紫外比色法 ,以马尿酰甘氨酰甘氨酸为底物测定ACE活力和动力学常数 ,以PCR检测I/D多态性。结果 :4 5 %的活力水平改变由I/D多态性决定 ,DD、ID、II三种基因型之间的Km值无明显差异 ,Vmax则因I/D而异 ,依次为DD >ID >II。结论 :血清ACE水平与其I/D基因多态性有关 ,该多态性没有影响到酶与底物HGG的亲活性。
黄海陶建蜀禄永汉
关键词:基因表达血清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在吡格列酮预防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胰岛炎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预防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胰岛炎的机制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作用。方法 (1)4周龄NOD雌鼠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及对照组,分别摄食含0.02%吡格列酮的混合饲料和普通营养饲料。(2)各组取12周龄未发病NOD鼠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胰岛炎情况;RT-PCR半定量检测脾脏IL-4、IFN-γ和核因子PPARγ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脾脏核因子PPARγ活性。结果 (1)12周龄时胰岛炎积分吡格列酮组低于对照组(1.79±0.75VS 2.38±0.66,P=0.043)。(2)吡格列酮组脾脏IFN-γmRNA相对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0.16±0.07VS 0.53±0.26,P=0.017);而PPARγ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对照组(0.91VS 0.25,P=0.016)。(3)12周龄NOD鼠脾细胞吡格列酮组PPARγ活性高于对照组(0.05±0.01VS 0.02±0.01,P=0.006)。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活化PPARγ,下调IFN-γmRNA的表达,使Th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减少,减轻NOD鼠胰岛炎。
罗建华李占伟黄海杨冬花于瑞萍喻日成范元硕刘波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小鼠近交NOD胰岛炎
吴茱萸的AFLP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08年
首次报道中草药植物吴茱萸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研究。吴茱萸是贵州省内经济价值极高的中草药之一,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来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石虎、疏毛、大花吴茱萸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对19份材料的DNA检测,共得到93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57条(平均61.3%)。3对引物组合从DNA指纹图谱上将19份材料完全区分开,结果表明AFLP技术是鉴别吴茱萸相近品种的有效方法,是形态学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UPGMA方法聚类分析显示19份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235~0.941,表明吴茱萸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余庆地区种植基地的石虎和疏毛样本聚为一类,提示人工栽培影响到吴茱萸的遗传特性。
冉贵萍黄海黄金宝
关键词: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