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皮肤
  • 5篇皮炎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皮肤病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湿疹
  • 3篇特应性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皮肤疾病
  • 3篇痤疮
  • 3篇化妆品
  • 3篇甘草酸
  • 3篇甘草酸苷
  • 2篇对角化
  • 2篇性疾病
  • 2篇有丝分裂
  • 2篇治疗湿疹

机构

  • 18篇大连医科大学...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学院
  • 3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

  • 36篇黄畋
  • 15篇涂彩霞
  • 9篇林熙然
  • 7篇赵晔
  • 6篇孙令
  • 4篇张荣鑫
  • 3篇陈炜
  • 3篇白明辉
  • 3篇张蕴颖
  • 3篇金玲
  • 3篇高玉雪
  • 3篇张新军
  • 3篇张新军
  • 3篇刘影
  • 3篇孙振燕
  • 3篇刘敏
  • 2篇张蕴影
  • 2篇柴宝
  • 2篇王傲雪
  • 2篇张荣鑫

传媒

  • 13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国际皮肤性病...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大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美学与美...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1年中...
  • 1篇第四届中国中...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尘螨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中的致病性研究
2008年
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91例慢性湿疹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结果:粉尘螨阳性率分别为:35.4%、35.4%和6.7%;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40.5%、27.5%和6.7%。粉尘螨与屋尘螨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尘螨阳性率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季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孙振燕金玲赵晔黄畋涂彩霞
关键词:尘螨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点刺试验
面部发疹性毳毛囊肿1例被引量:1
2008年
张蕴颖涂彩霞张荣鑫孙令黄畋
关键词:发疹性毳毛囊肿电离子治疗面部医院就诊表皮囊肿
自身免疫性皮肤科疾病的B细胞-靶向生物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B细胞靶向生物学疗法包括抗B细胞表面标记的抗体和B细胞存活和信号因子的抑制剂。抗CD20的利妥昔单抗去除B细胞最初用于B细胞淋巴瘤,现已由FDA批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有效地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科疾病。B细胞在自身免疫中作用并不仅是产生自身抗体。进一步了解B细胞在自身免疫中的复杂作用将有助于研发具有更佳疗效和安全性的疗法。
林熙然黄畋
白色萎缩1例被引量:4
2003年
柴宝金玲孔俐君巴东霞李阿妮黄畋刘维达
葡萄糖胺对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葡萄糖胺是构成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的主要成分,最近有报告局部外用葡萄糖胺可以减轻女性面部皮肤色素沉着。为探讨葡萄糖胺的皮肤美白作用机制,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其对黑素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涂彩霞张荣鑫刘敏黄畋
等离子体皮肤再生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皮肤再生是一种用等离子的能量在皮肤产生热效应的表面重修新方法。等离子体皮肤再生的作用不依赖色基不汽化组织。等离子体皮肤再生已用于治疗皮肤皱纹、肤色异常、光老化、皮肤松弛、痤疮瘢痕及其他皮肤病变。等离子体皮肤再生的安全性甚佳。已有设置不同能量的数种治疗方案可供个体化治疗之用,操作者可以此精细控制手术损伤的程度和术后的复原时间。
黄畋林熙然
关键词:皮肤疾病
烟酰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显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不但是细胞氧化还原的辅酶,而且是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多聚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和去乙酰化酶的底物,在多种细胞生理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烟酰胺是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前体,又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消耗酶的抑制剂,其作用已超出于防治糙皮病。在皮肤科,烟酰胺已用于治疗免疫性大疱病、特应性皮炎、痤疮和酒渣鼻等,并在抗皮肤老化和皮肤美容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烟酰胺外用的安全性已经确认,但大剂量内服尚未经规范的新药安全性评估。
黄畋林熙然
关键词:烟酰胺皮肤疾病
原发性皮肤B细胞性淋巴瘤3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赵晔涂彩霞孙令黄畋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
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酪氨酸酶活性及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乙酰氨基葡萄糖(1.5、3、6.25、25、50和100mmol/L)共孵育,MTT法测定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增殖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生成量,体外氧化多巴反应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0.8183±0.0326)相比,1.5、3、6.25、25和50mmol/LN-乙酰氨基葡萄糖显著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0.7380±0.0254、0.7293±0,0382、0.7247±0.0389、0.7233±0.0186、0.7043±0.0166)(P〈0.05或P〈0.01);25、50和100mmol/LN-乙酰氨基葡萄糖显著抑制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分别为0.5410±0.0496、0.4480±0.0246、0.1273±0.0137)和黑素生成(0.0070±0.0008、0.0049±0.0012、0.0015±0.0014),50和100mmol/LN-乙酰氨基葡萄糖显著抑制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0.1003±0.0404、0.0130±0.0053)及酪氨酸酶蛋白的表达(13.2700±0.9741、8.5667±2.0345,P〈0.05或P〈0.01)。结论N-乙酰氨基葡萄糖抑制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
涂彩霞张荣鑫刘敏李国艳黄畋
关键词:一元酚单氧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
大连地区1059例变应性疾病过敏原分析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引起变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及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差异。不同变应性疾病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及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病史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门诊患者的29种过敏原...
孙振燕金玲赵晔涂彩霞黄畋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