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维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2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对二例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止痉应用体会
- 二例患者入院确诊重型破伤风,持续丙泊酚+咪达唑仑泵入镇静止痉;根据Ramsay镇静评分来调整丙泊酚及咪达唑仑泵入的量和速度,有效地控制痉挛发作,治疗2周后患者无明显角弓反张、肢体强直发作,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除四肢肌...
- 黎维芳姚远关萍施贤清
- 关键词:丙泊酚重型破伤风
- 文献传递
- ICU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影响因素的处理
- 黎维芳
- 胸腹多处刀刺伤合并心包填塞1例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胸腹多处刀刺伤患者死亡率极高,据国内资料报道,心脏破裂伤60%~80%在伤后短时间内死于心脏压塞或大出血。心包填塞是心包腔内在短时间储积液体,致使心包腔内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心脏舒张受压塞,静脉血回流受阻,心室充盈受阻,心包压超过房室压力,造成心房、心室壁塌陷,严重者在入院前即死亡。我院于2012年7月成功救治护理1例胸腹部刀刺伤致心包填塞频死状态患者,其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 王文琴黎维芳曾小平
- 关键词:心包填塞救治护理心脏破裂伤静脉血回流心脏舒张
- ICU感染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被引量:10
- 2006年
- 张桂屏黎维芳杨慧
- 关键词:ICU病房感染
- 床旁ACT监测与APTT监测对体外循环术后老年CRRT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比床旁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对老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ICU内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急性肾衰竭与肺水肿的老年患者2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体外循环术后CRRT期间,实验组通过ACT监测指导肝素用量,对照组通过APTT监测指导肝素用量。对比两组CRRT期间输血量、CRRT时间、CRRT费用;对比两组CRRT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管路及滤器凝血情况;对比两组CRRT后30、60、90 d病死情况。结果实验组CRRT期间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RR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CRRT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RRT期间,两组穿刺部位压迫不良的发生率相同,痰中带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相近(P>0.05);CRRT期间,实验组管路及滤器凝血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RT后30、60、90 d病死率相近(P>0.05)。结论与APTT监测比较,通过床旁ACT监测指导体外循环术后老年CRRT患者的肝素用量,有利于减少输血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改善管路及滤器凝血状况,但两种方案的安全性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基本一致。
- 黎维芳关萍施贤清邹德庆杨怡
-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活化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丙泊酚咪达唑仑治疗重型破伤风痉挛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入院确诊重型破伤风患者2例,持续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泵入镇静止痉;根据Ramsay镇静评分来调整丙泊酚及咪达唑仑泵入的量和速度,有效地控制痉挛发作,治疗2周后患者无明显角弓反张、肢体强直发作,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除四肢肌力稍低(Ⅲ~Ⅳ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逐渐减量至停用镇静药物并拔除各种留置管道,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 黎维芳姚远关萍施贤清
- 关键词:痉挛破伤风二异丙酚咪达唑仑
-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护理箱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护理箱,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前侧面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隔离罩内腔的底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隔离罩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升降腔...
- 黎维芳周国彬杨怡
- 文献传递
- 耳穴贴压法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应用耳穴贴压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2月至2018年09月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心外科住院的80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微量泵泵入舒芬太尼液镇痛方法,试验组则应用耳穴贴压法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法,对比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2h(P<0.05),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应用耳穴贴压法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法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邹德庆方茜黎维芳徐良勇周国彬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耳穴贴压法术后镇痛
- 两种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8例E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鼻加湿化上氧,观察组给予费雪派克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气道。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舒适度、吸痰费用、气道湿化7 d后痰细菌培养分类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舒适度、吸痰费用、气道湿化7 d后痰细菌培养分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费雪派克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气道明显优于人工鼻加湿化上氧,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气道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 黎维芳王文琴刘丹吉小剑
- 关键词:湿化氧疗气管切开气道湿化
- 活化凝血时间监测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肝素抗凝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肝素抗凝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监测ACT对老年体外循环术后CRRT肝素抗凝管理(观察组18例)和经验性抗凝管理(对照组17例)患者A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含量。观察两组疗效,分析ACT对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滤器管道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肝素用量、出血率、滤器管道凝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RT治疗期间AC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T预测出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结论ACT监测技术可提高CRRT治疗安全性,评估肝素抗凝疗效和预测出血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 黎维芳施贤清邓颖霞蒋薇关萍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