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妊娠
  • 3篇发生率
  • 3篇产妇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C反应蛋...
  • 2篇异位妊娠
  • 2篇知识
  • 2篇妊娠糖尿病
  • 2篇生殖
  • 2篇生殖道
  • 2篇生殖道感染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女性
  • 2篇人工流产
  • 2篇中学生
  • 2篇围产
  • 2篇围产儿
  • 2篇围产儿出生缺...

机构

  • 20篇深圳市妇幼保...
  • 3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妇...

作者

  • 20篇龚林
  • 10篇颜春荣
  • 6篇丁蓉
  • 4篇彭向莉
  • 3篇王竹珍
  • 3篇王月云
  • 2篇王红
  • 2篇刘红蕾
  • 2篇周琳
  • 2篇陈素丽
  • 2篇张宝芸
  • 2篇沈辉宁
  • 2篇朱岩
  • 1篇刘植华
  • 1篇傅建民
  • 1篇冯铁建
  • 1篇姜蕾
  • 1篇王晨虹
  • 1篇赵光临
  • 1篇何定武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流产现状分析与术后计划生育指导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避孕措施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方法采用匿名调查问卷方式对316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3.61%的调查对象缺乏避孕相关的知识;40.19%的调查对象是因未避孕造成的,59.81%的调查对象是因避孕失败造成的;32.28%的调查对象为首次行人工流产术,62.66%的调查对象为多次行人工流产术;87.97%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人工流产术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结论人工流产妇女人群的避孕等相关知识缺乏,针对服务对象积极地开展人工流产术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的使用率与使用正确率,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以及重复行人工流产术。
刘红蕾龚林丁蓉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意外妊娠
绝经、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对360例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2010年
彭向莉龚林张宝芸丁蓉贺红云
关键词:女性人群骨密度绝经身高骨代谢性疾病
深圳市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阐述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 呼吁未婚青年重视婚前医学检查。方法: 对全市7家婚检单位电脑联网终端数据库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岁, 女性初婚平均年龄25岁, 涉外婚姻双方的年龄差距大于国内婚姻双方的年龄差距; 男性离异的占11. 3%, 女性离异的占7. 4%; 初婚有人流史者占14. 97%, 再婚有人流史者占12. 5%; 有遗传病家族史74人, 有家族近亲婚配史18人。在男性疾病/异常情况检出中, 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9. 8% ), 转氨酶升高(7. 8% ), 地贫筛查异常(4 .6% ), 贫血(3 .7% ), 肝炎(2 .4% )。在女性疾病/异常情况检出中, 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生殖系统疾病(9 .5% ), 贫血(9 .4%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 8% ), 地贫筛查异常(3. 0% ), 转氨酶升高(1. 89% )。结论: 婚前保健对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龚林
关键词:婚前医学检查疾病分析
1215例异位妊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以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宫外孕患者12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殖道感染史、人流史、避孕史、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同时对其中进行保守治疗的155例患者和238例早期终止妊娠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及淋球菌、加特纳杆菌培养检测比较。结果: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16,与人工流产之比为1:31,总比为1:47.8。82.38%的异位妊娠发生在20~35岁,且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和无正常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人群。病例组中曾患盆腔炎、输卵管炎者及宫颈微生物衣原体、解脲、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及淋球菌、加特纳菌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以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输卵管(93.17%)为主,手术治疗占86.01%。结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无正常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人群及生殖道微生物感染为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检查、普及性卫生教育、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将有利于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
颜春荣龚林
关键词:异位妊娠生殖道感染
实施规范管理 提高产科质量
1999年
龚林陆江张慧敏
关键词:产科质量管理
深圳市136902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深圳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深圳市统一的监测方案,对2007年深圳市所有医院孕20周至产后7天内(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引产及产后七天内死亡)分娩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136,90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99‰(2189/136902)。活产畸形率为13.16‰(1790/135937).流动人口占缺陷比例69.99%(1532/2189).但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以常住人口为高18.59‰。经检验P〈0.005,差异有显著性。产母文化程度低缺陷儿发生比例高。产母年龄〉35岁发病率15.7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经检验P〈0.025,差异有显著性。足月分娩的缺陷为71.45%(1564/2189)。先心+重大体表缺陷发生率为9.85%o(1349/136902)占缺陷的61.62%(1349/2189).缺陷儿存活占81.77%(1790/2189)。结论非单一的体表检查缺陷发生率高。28周前的产前诊断仍需要重点加强。急需建立胎儿、新生儿内.外专科而不是一味的引产。普及孕期健康教育、开展孕前保健服务,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妊娠、分娩,更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颜春荣龚林王竹珍
关键词:发生率流动人口高龄产妇产前诊断
常见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子宫颈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8年
子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其相关病因学研究由来已久。其中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机体微生态环境与病毒感染息息相关。阴道作为子宫毗邻器官,其微生态环境状态可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子宫颈健康。因此,本文即从阴道微生态环境出发,综述了由阴道微生态失衡所导致的常见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赵静陈汶刘植华王月云龚林吴波
关键词:高危型HPV感染子宫颈癌
中学生性发育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性发育情况,为妇幼机构开展青春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特区内四个区的4所中学,共1666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初潮平均年龄12.31±1.03岁,中学生已对月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及认识,4.33%的人认为月经是性成熟的标志,81.15%女生的月经知识是从妈妈那获得;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13.84±1.13岁,21.23%的男生有手淫,通常感到生理上需要、看色情刊物时手淫。结论中学生性发育年龄提前,性教育相对滞后,妇幼保健机构应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适时、适度、适宜的性教育。
龚林颜春荣丁蓉彭向莉
关键词:中学生性发育性教育
血清C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妊娠糖尿病(GDM)预测与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和孕周有可比性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00例。比较两组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的差异,并用协方差分析矫正体重指数(BMI)的影响。结果两组人群孕前BMI和孕中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正孕前BMI的影响后,妊娠糖尿病组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仍高于正常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论建议在孕中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妊娠糖尿病的辅助筛查手段。
陈素丽龚林朱岩赵幼鸿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C-反应蛋白
深圳市孕妇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宫外孕患者1215例为异位妊娠组,选取正常妊娠早期人工流产238例为对照组,2组对象在生殖道感染史、人工流产史、避孕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的155例患者和238早期终止妊娠者进行宫颈分泌物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异位妊娠组中曾患盆腔炎和输卵管炎的占35.63%(433/1215);有人工流产史占57.20%(695/121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1);异位妊娠组中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衣原体为6.45%(8/124)、解脲支原体为29.13%(37/127)、人型支原体为26.44%(32/121)、淋球菌为12.30%(15/122)、加特纳菌为37.50%(45/12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人工流产手术、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慢性盆腔炎和输卵管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颜春荣龚林沈辉宁韦少云
关键词:异位妊娠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