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俭
-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段手术脑脊液漏的防治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腰椎段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的方法 ,对我院 1 994~ 2 0 0 3年期间施行腰椎段手术硬脊膜破裂 71例、术后脑脊液漏 1 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1例硬脊膜破裂病例经术中修补等处理后 ,术后有 1 9例出现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持续时间为 4~ 1 1d ,平均为 6 .4d。 1 9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合。 2例术后有轻度头晕、头痛 ,经治疗后均迅速消退。无 1例出现切口感染、椎管内感染、假性脑脊膜膨出、脑膜炎等。结论 术中精细的操作是防止脑脊液漏的前提 ,术中娴熟的修补是防止脑脊液漏的关键 。
- 冉广文贺小兵李克俭殷浩
- 关键词:脑脊液漏脊柱外科
-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临床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方法改进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9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经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摘除髓核,椎体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治疗后效果,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26个月。X线示骨性融合,症状完全消失78例,基本消失8例,无显著缓解者7例(可4例,差3例);有5例断钉及松动。根据JOA评分法,优良率92.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可靠方法。
- 李克俭贺晓兵
-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椎体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
-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160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空腹血钠指标,按照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合并感染、合并颅脑外伤、年龄、病程、损伤原因等因素分组,比较上述因素对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不同颈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合并感染、合并颅脑外伤、年龄、病程各组别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损伤原因各组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是否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合并感染、合并颅脑外伤、年龄、病程。损伤程度越重,节段越高,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合并有感染或者颅脑外伤的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
- 李克俭贺晓兵丁可
- 关键词:颈髓损伤低钠血症
- 后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2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复位、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植骨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骨科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共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2~53岁,平均38.3岁。比较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测量椎管容积率、伤椎高度以及随访神经功能分级变化。结果所有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手术时间180~300min,术中出血量800~2800m L。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2个月。植骨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个月,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恢复明显,Cobb角:术前(24.2±2.8)°,术后6个月为(5.8±0.6)°,P<0.01。椎管容积率:术前(47.05±5.47)%,术后6个月为(98.23±0.98)%,P<0.01。结论经后路复位椎体次全切除可以很好恢复椎管容积及Cobb角,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椎间支撑植骨融合,脊柱稳定性好,骨性融合率高,虽然术中出血相对较多,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目前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登均李克俭贺小兵王明贵殷浩王海李争艳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脱位后路椎体切除植骨
- 臀部及大腿深部锐器伤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李克俭
- 关键词:臂部锐器伤创伤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52例胸腰椎骨折
-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20~65...
- 王海贺小兵王明贵李克俭赵刚刘登均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
- 甲基强的松龙在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将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纯前路减压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减压手术前在持续心电监护下于30 m in内以30 mg/kg剂量快速静脉滴注MP,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B组39例,仅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C组38例,仅术后1-3 d以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术后常规给予脱水、预防溃疡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术后3 d、7 d、180 d对3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A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优于B组和C组,B组术后1周内优于C组。术后各时相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各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给予MP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疗效,且术前给予大剂量冲击治疗较单纯术后使用MP疗效更好。
- 李克俭丁可贺晓兵
- 关键词:颈椎病围手术期
- 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4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皮外钢板固定组和微创接骨板技术组,每组20例。皮外钢板固定组采用皮外钢板技术治疗,微创接骨板技术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 皮外钢板固定组手术时间(60.17±5.64)min,住院时间(8.651±2.21)d,术后负重时间(49.26±9.85)d,骨折愈合时间(13.82±4.23)周,并发症发生率5.00%,治疗优良率95.00%;微创接骨板技术组手术时间(74.64±6.82)min,住院时间(18.22±2.32)d,术后负重时间(57.56±11.32)d,骨折愈合时间(17.47±2.31)周,并发症发生率25.00%,治疗优良率80.00%。2组手术时间(χ~2=9.922,P=0.007)、住院时间(χ~2=10.48,P=0.015)、术后负重时间(χ~2=14.618,P=0.001)及骨折愈合时间(χ~2=40.16,P=0.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AOFSA评分进行,皮外钢板技术组为(89.1±3.9)分,微创接骨板技术组为(90.5±4.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3,P=0.793)。结论 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踝关节的功能术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但皮外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
- 贺小兵李克俭冉广文赵刚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接骨板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49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目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由于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特点,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欢迎[1-2]。胫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且骨折类型复杂.
- 郝兴哲李克俭
- 关键词:胫骨骨折微创钢板
- 四肢锐器伤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
- 1999年
- 李克俭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锐器伤四肢动脉损伤主要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