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兆丰

作品数:55 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花叶
  • 13篇花叶病
  • 13篇花叶病毒
  • 10篇黄瓜
  • 10篇番茄
  • 10篇病毒
  • 8篇毒病
  • 8篇黄瓜花叶病
  • 8篇黄瓜花叶病毒
  • 8篇病毒病
  • 7篇分离物
  • 6篇曲叶病毒
  • 6篇抗病毒
  • 6篇黄化
  • 6篇黄化曲叶病
  • 6篇黄化曲叶病毒
  • 6篇番茄黄化曲叶...
  • 6篇番茄黄化曲叶...
  • 5篇外壳蛋白
  • 5篇外壳蛋白基因

机构

  • 50篇北京市农林科...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城市学院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农业生物...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作者

  • 54篇田兆丰
  • 28篇刘伟成
  • 19篇裘季燕
  • 14篇李永丹
  • 12篇刘德文
  • 7篇罗晨
  • 7篇董丹
  • 6篇张涛涛
  • 5篇张飞云
  • 4篇柴敏
  • 4篇刘霆
  • 4篇张海龙
  • 4篇厚凌宇
  • 3篇高希武
  • 3篇于嘉林
  • 2篇谢响明
  • 2篇吴慧玲
  • 2篇卢向阳
  • 2篇潘争艳
  • 2篇史雪岩

传媒

  • 8篇华北农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蔬菜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农药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2002年环...
  • 1篇2010植物...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拟南芥中柯浩体蛋白Atcoilin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2012年
旨在制备柯浩体的标志蛋白——Atcoilin蛋白,利用pET-28a与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通过分别改变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来优化Atcoilin蛋白的表达条件。表达出的重组蛋白经过镍柱、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t1g13030成功构建,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相应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在IPTG浓度为0.7 mmol/L,18℃培养20 h的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经过SDS-PAGE分析鉴定,过镍柱、分子筛后得到的重组蛋白纯度较高。
张静田兆丰朱文壮张飞云
关键词:纯化标志蛋白
6种光稳定剂对那他霉素抗光解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那他霉素作为抗真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不易获得抗性的优点,但其在紫外光下容易降解的弱点限制了它在田间的应用,通过添加光稳定剂可提高它的光稳定性。[方法]以水为药剂和光稳定剂的载体,采用抑菌圈法和盆栽法测定光稳定剂对药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外吸收剂UV-234、UV-531、UV-1164和光屏蔽剂SiO2有抑制那他霉素光解的作用,其中紫外吸收剂的效果优于SiO2,在一定时间内可显著抑制光解;自由基捕获剂T-123和抗氧剂1010没有任何作用;30 mg/L那他霉素分别与3种紫外吸收剂(3 g/L)混用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可达72.9%~78.1%,而单用30 g/L那他霉素的防效仅为35.2%。[结论]适宜的紫外吸收剂可显著提高那他霉素的光稳定性,提高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
卢向阳刘伟成卢彩鸽杨剑芳田兆丰刘霆董丹张涛涛
关键词:那他霉素光分解光稳定剂番茄灰霉病
桃蚜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及我国多地区桃蚜S431F突变频率检测被引量:1
2018年
克隆我国桃蚜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1、ace2)cDNA。我国桃蚜ace1经与NCBI(Gen Bank:AF287291.1)比对未发现氨基酸替换,ace2基因经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得到全长(NCBI已注册的ace2 GenBank:AY147797.1缺失3'端182 bp),ace2全长为2 022 bp,编码674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NCBI(GeneBank:KJ561353)。与NCBI(Gen Bank:AY147797.1)比对发现,我国桃蚜ace2除已报道的与桃蚜抗药性有关的S431F突变(氨基酸序列431位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外,在氨基酸序列55位处发现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L55S)。利用突变检测技术,对2015、2016年采自我国河北、辽宁、江苏、青海等多个地区的桃蚜种群单头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突变(S431F)频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15、2016年各种群桃蚜单头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突变(S431F)频率均大于85%,均已处于高水平突变,突变频率与生物测定抗性水平趋势一致。
刘晓岚田兆丰李永丹
关键词:桃蚜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CDNA
紫茎泽兰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被引量:3
2015年
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rum)中提取紫茎泽兰多糖(EAP),用EAP、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对幼苗长至8叶期时(第七叶完全展开)的三生烟(Nicotiana tabacum cv.Samsun NN)进行抗性试验处理,分析EAP对TMV侵染烟草叶片的预防作用、EAP对系统宿主防御性酶活影响、EAP诱导病程相关基因在烟草叶中的表达,探讨EAP对烟草植株抗TMV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EAP对TMV侵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当EPA质量分数为10%时,预防效果最佳(为82.79%);EAP可以通过调节植物防御系统,减弱TMV对烟草的损害。EAP处理过的烟草植株多酚氧化酶(PPO)酶活在第4天达到最高,是水处理组的3.54倍;过氧化物酶(POD)酶活在第3天达到最高,是水处理组的1.59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第2天达到最高,是水处理组的2.69倍;说明EAP可以有效的诱导寄主产生防御性酶,以抵抗植物病毒侵染。EAP能够诱导酸性PR蛋白PR-1α、PR-3、PR-5在烟草叶中表达,PR-1α、PR-3、PR-5都在EAP处理后5 d达到最高峰,PR-1α是水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的5.27、12.06倍;PR-3是水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的7.93、26.31倍;PR-5是水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的5.60、8.09倍;提高了病程相关基因PR-1α、PR-3、PR-5的表达。
厚凌宇田兆丰谢响明
关键词: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诱导抗性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和感病对照M82为试验材料,观察番茄植株自然条件下发病情况。通过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考查这些番茄品种的抗病性,并利用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Ty1和Ty3a以及病程相关蛋白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携带抗性基因的杂合体、纯合体抗病性差异不明显,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和含有单一抗病基因品种的抗病性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不同番茄品种在感染TYLCV后,体内抗性基因表达量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Ty-3a和Ty-1的表达量逐渐增强。Ty-3a在4个番茄品种中表达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Ty-1在秋光8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秋光120中的表达。同时,植株体内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在发病20 d和30 d后,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的葡聚糖酶基因表达显著强于其他几个品种。【结论】几个番茄材料对TYLCV的抗性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不同番茄抗病品种感染T
田兆丰刘伟成厚凌宇谢华罗晨柴敏
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病基因病程相关蛋白半定量RT-PCR
黄赭色链霉菌11F发酵工艺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深入研究黄赭色链霉菌对黄瓜生长及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固体发酵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菌株11F的固体发酵条件(种龄、配水比、接种量、发酵基质)进行优化,通过检测存活率测定在不同条件处理下菌剂链霉菌孢子对菌剂耐热力与抗紫外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菌株11F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基质配比为80%大米+10%麦麸,最佳料比水为1∶0.3,最佳种龄为60 h,最佳接种量为10%。通过筛选得到菌剂最适载体是壳聚糖,温室盆栽实验显示菌株11F的发酵液与固体菌剂对黄瓜的生长都有促生作用。菌剂11F与蛭石的比例为1∶100时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株高增加39%,根长增加了33.9%,鲜重增加了35.3%,干重增加了40.9%,其长势茂盛,叶色浓绿,促生效果明显。菌剂11F对黄瓜枯萎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3.45%,由此说明菌株11F菌剂可用于黄瓜枯萎的防治。
张涛涛张虹赵娟田兆丰吴慧玲
关键词:链霉菌黄瓜枯萎病促生防效
藜科植物S.L多糖抗病毒作用机理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从藜科植物中提取的、具有诱导抗病毒作用的S.L多糖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将S.L多糖抽提液喷施烟草,探究S.L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产生抗性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用S.L多糖诱导植株产生的抗性在5 d左右达到最大,5 d之后抗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接种病毒前用S.L多糖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然后于接种当天及接种后不同时间对各处理的同位等量叶片测定在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图谱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各处理的总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且高于对照,并都于接种后的第9 d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种病毒初期均高于对照,但5 d后对照的酶活性超过处理,高峰较处理提前到来,且峰值略大于处理。在同工酶谱上,病毒接种后5 d,处理的酶带比对照浓且多了1条。5 d之后,二者的酶谱变得基本相同。到接种后10 d测定,结果相反,对照比处理的酶带浓。
田兆丰裘季燕刘伟成李永丹魏荣曾燕舞
关键词:TMV诱导抗性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及其抗病毒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以及抗病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于银霞张飞云田兆丰刘伟成
关键词:植物病毒抗病机理
保护地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蔬菜的连作障碍病害通常是指一种作物在连年连茬条件下种植受到限制的病害,也称为土传病害.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生产的面积扩大,造成蔬菜耕作倒茬更加困难,连作导致病菌积累,病害损失加重.特别是番茄根结线虫病,因缺乏适宜...
裘季燕田兆丰刘德文
关键词:番茄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根结线虫病保护地栽培设施蔬菜
文献传递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烟粉虱MED隐种取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烟粉虱刺探取食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与烟粉虱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EPG记录了感染TYLCV的MED隐种在番茄寄主上的取食波形,并与未感染TYLCV的MED隐种的取食波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开始取食行为后,带毒MED和未带毒MED平均刺探次数和非刺吸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比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带毒MED从口针刺探开始至到达韧皮部的平均时间为46min,从记录开始至口针第一次到达韧皮部的平均时间为135min,未带毒MED相对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9min和25min,两者结果差异显著;在烟粉虱取食番茄韧皮部阶段,带毒和未带毒MED的唾液分泌总时间分别为9min、3min,第一次韧皮部持续吸食平均时间分别为143min、26min,带毒MED显著高于未带毒MED。带毒MED在第一次持续吸食至第一次取食结束的平均时间为15min,显著高于未带毒MED的4min。综上所述,带毒MED完成整个刺探取食行为的平均时间较未带毒MED显著增加,特别是唾液的分泌时间以及第一次在韧皮部的持续吸食时间。表明,TYLCV能促进MED加强唾液分泌和韧皮部取食,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
王昱超穆常青郭晓军王甦田兆丰姚晶罗晨孙跃先
关键词:烟粉虱TYLCV番茄EPG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