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将
-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316L不锈钢单轴疲劳动态应变的时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进行了316L不锈钢在600℃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单轴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三个应变范围下均表现出了动态应变时效(DSA)现象,采用"应力跌幅"的概念比较了不同应变范围的锯齿屈服程度,通过可动位错与扩散的溶质原子间不同形式的交互作用分析了此现象,讨论了最大应力跌幅的循环硬化及循环软化的相关性。DSA现象有明显的循环周次相关性,循环初期DSA现象明显,随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是在失效前DSA现象再次出现,气团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循环周次下DSA现象的差异。在低应变范围DSA现象仅表现出了A型锯齿波,在高应变范围不同周次及同一周次的不同阶段波型表现为A、B、A+B、C及B+C型。最后,采用SEM分析了疲劳断口的裂纹源区和扩展区。
- 金丹李江华田大将
- 关键词:锯齿波
- 高温多轴载荷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2013年
- 针对Mod.9Cr-1Mo铁素体钢进行550℃下多轴低周疲劳试验,定义主应变比用以考虑不同的比例程度对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针对各路径和各幅值下的循环软化特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路径对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大于应变幅值对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其软化程度随扭转载荷所占比例增加而增加.采用最大正应变方法、最大剪应变方法和von Mises等效应变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最大正应变方法针对扭转路径得到的预测结果偏于安全;最大剪应变方法预测扭转路径较好,但对于单轴路径给出的预测结果过于不安全;等效应变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偏于保守.
- 金丹王昭春田大将钟瑜
- 关键词:MOD9CR-1MO钢疲劳寿命预测
- 非比例载荷下缺口件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针对Mod.9Cr-1Mo铁素体钢V型缺口件进行一系列非比例低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圆路径外,各路径下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60%~77%,与先前文献相比较,其分散性较小.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材料弹塑性特性采用Von Mises屈服准则、多线性随动硬化律和单轴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使用柱坐标系,通过固定试件一端,另一端加轴向和周向位移来实现拉扭应变控制.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各路径下缺口根部均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第一主应变、等效应变的最大值均发生在缺口根部.基于模拟得到的缺口根部的应力应变结果,采用Smith-Watson-Topper(SWT)方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除针对单轴路径预测结果偏低外,大部分预测结果位于2倍分散带内.
- 金丹王巍田大将林伟
- 关键词:MOD9CR-1MO钢非比例载荷有限元分析疲劳寿命预测
- 316L不锈钢多轴载荷下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一系列非比例载荷下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材料弹塑性特性采用多线性随动硬化模型和von Mises屈服准则,分别采用单轴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圆路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材料属性.在柱坐标系下进行分析,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轴向及周向位移来实现拉扭应变加载.模拟结果表明:针对单轴路径模拟得到的应力与试验值相差仅为3.6%,扭转路径下差值为5.1%;而在比例路径和阶梯路径下,模拟得到正应力和剪应力与试验值的差约为12%及14%;虽然采用圆路径下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表征材料属性,但该路径下最大应力误差达到了近12.9%及14.2%.
- 田大将李江华缑之飞金丹
- 关键词:多轴加载有限元分析
- 一种疲劳缺口系数计算新方法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Mod.9Cr-1Mo铁素体钢锐缺口件进行了一系列非比例载荷低周疲劳试验,采用直流电位差法测量裂纹萌生寿命,比较了非比例路径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件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比例与非比例路径直接相关;随着非比例度增加,裂纹萌生寿命所占比例增加。采用Neuber律和Peterson模型进行缺口局部应力应变损伤的计算,结合Smith-WatsonTopper(SWT)模型进行疲劳寿命预测。采用Neuber律并结合SWT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普遍偏低,采用Peterson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偏高,与本文结果相比预测结果较高。基于应变路径非比例度的概念,针对Peterson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缺口系数计算方法,结合SWT模型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非比例路径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大部分预测结果位于2倍分散带内。
- 金丹田大将缑之飞林伟
- 缺口件疲劳特性研究方法被引量:2
- 2015年
- 缺口件疲劳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局部应力一应变法以其简单性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通常会得到偏于安全的结果.引入疲劳缺口因子代替弹性应力集中因子针对缺口疲劳进行研究,仍未能从本质上改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考虑到"热点应力"附近的相对应力梯度,提出了应力梯度法研究缺口件疲劳问题,这一概念亦被用于应力场强度方法中,如何准确确定损伤区域是应力场强度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临界距离理论可将Neuber律、Peterson方法及应力场强度方法进行有效统一,同时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进一步支持了该理论.目前,该方法在高周疲劳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 田大将李江华林伟金丹
-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
- 022Cr17Ni12Mo2不锈钢疲劳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022Cr17Ni12Mo2不锈钢进行了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该材料在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具有良好的塑性。进行了一系列应力比R=0的单轴应力控制疲劳试验,得到了各条件下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力幅—寿命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寿命明显降低,各条件下均产生了循环附加硬化。采用Basquin法、Coffin-Manson方法(SMC)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并采用几个统计特征参量对两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表明Basquin法预测结果较好。
- 王昭春吴启舟田大将金丹
- 关键词:应力控制低周疲劳
- 一种薄壁管状疲劳试件标距段定位装置
- 一种薄壁管状疲劳试件标距段定位装置,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模具(2)、右盖板(3)、试件(4)、两端带螺纹的棒(5)、打点器(6)、螺母(7)、螺钉(8)、上盖板(9);试件(4)置于底座...
- 金丹田大将李江华缑之飞吴启舟
- 文献传递
- 缺口半径对疲劳寿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Mod.9Cr-1Mo铁素体钢缺口件进行了非比例应变路径低周疲劳试验,采用直流电位差法测量裂纹萌生寿命,比较了缺口半径和应变路径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缺口件裂纹萌生寿命占疲劳寿命的比例与应变路径和缺口半径相关.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材料弹塑性特性采用von Mises屈服准则、多线性运动硬化律和单轴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描述.模拟结果表明:各应变路径下缺口根部处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等效应力最大值均发生在缺口根部处,随着离缺口根部距离的增加,应力随之而降低.但不同缺口半径下,离缺口根部不同距离处的应力梯度变化趋势随应变路径不同而不同.基于模拟结果,采用Smith-Watson-Topper(SWT)模型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SWT模型针对大缺口半径的预测结果较好,大部分点位于2倍分散带内,但针对小缺口半径预测结果普遍偏低.
- 金丹田大将李江华林伟陈旭
- 关键词:疲劳寿命预测
- 一种薄壁管状疲劳试件标距段定位装置
- 一种薄壁管状疲劳试件标距段定位装置,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模具(2)、右盖板(3)、试件(4)、两端带螺纹的棒(5)、打点器(6)、螺母(7)、螺钉(8)、上盖板(9);试件(4)置于底座...
- 金丹田大将李江华缑之飞吴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