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西城区无耳和小耳畸形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先天性无耳和小耳畸形发生情况。方法:从国家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收集的资料中,选取对象为孕28周~生后7d的围产儿,对其进行无耳和小耳畸形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2006-2011年西城区共监测48 685例围产儿,发现无耳和小耳畸形35例,总发生率为7.19/万。无耳和小耳畸形发生率男孩高于女孩,外地高于本市。(2)无耳和小耳畸形容易发生部位为左侧,且左侧更容易合并其他畸形。(3)单发畸形23例,多发畸形12例;合并畸形最多的是颌面部。(4)无耳和小耳畸形产前诊断率为5.71%;单发畸形产前诊断率为0%,多发畸形为16.67%。结论:西城区无耳和小耳畸形发生率男孩高于女孩,外地高于本市;单纯无耳和小耳畸形发生率高于同时合并其他畸形的发生率;无耳和小耳畸形产前诊断率低。
- 杜晓娜邵文杰田艳玲张莹张晓峰吕晓静
- 关键词:产前诊断
- 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及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的态度与行为,为减少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和提供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流产的非意愿妊娠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户籍对选择避孕方法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在选择避孕方法时,仅在“避孕药具的价钱”的选择上有统计学意义(X2=20.400,P〈0.05)。不同户籍人群,本市能正确回答“多次人工流产可以增加不孕症的几率”、“安全期避孕最适合青少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正确服用方法”、“紧急避孕药在房事前服用”、“如避孕失败可用紧急避孕药作为后备方法”这几个问题的比例均高于外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5.326、8.105、10.877、8.643、7.268,均P〈0.05)。结论有效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才能减少人工流产;避孕效果与能否正确计算安全期、避孕套使用技巧及方法密切相关;促进避孕药具有效使用,从而减少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减少育龄妇女重复流产。
- 田艳玲闫学明杜晓娜
-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避孕生殖健康
- 北京市西城区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需求。[方法]采取到工作现场、入户访谈、小组访谈等形式对流动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西城区流动妇女孕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率低;普遍反映医院分娩费用偏高;希望通过多途径获得保健知识。[结论]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 张莹夏宏伟闫学明邵文杰田艳玲
- 关键词:流动妇女保健
- 北京西城区536名不同职业状态贫困妇女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11年
- 新的健康观包含心理健康,因此评价健康状况要在身体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方面的内容。2006年西城区妇幼保健所为辖区贫困妇女做妇女病普查时,在传统的妇科、乳腺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筛查,从身心两方面了解贫困妇女的健康状况。
- 夏宏伟闫学明邵文杰田艳玲张莹
- 关键词:贫困妇女妇女病普查妇幼保健所
- 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根据2010年10月-2011年9月西城区助产机构发生的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及院内、区级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总数67例,死亡率为6.76‰,出生缺陷、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可避免死亡0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2例,不可避免死亡45例。
- 张晓峰邵文杰田艳玲张莹杜晓娜吕晓静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围产儿死亡
- 北京西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尤其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110名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将98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城区流动人口对预防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程度较高,≤30岁年龄组与〉30岁年龄组对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会得艾滋病回答正确率(P〈0.05)、艾滋病母婴传播是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回答正确率(χ2=4.149,P〈0.05)、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法 是抗病毒药物回答正确率(χ2=5.472,均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结论 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流动人口相关知识的薄弱环节,如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途径和母婴阻断方法 等方面开展宣传教育.
- 田艳玲闫学明杜晓娜
-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
- 北京西城区283名低保贫困妇女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西城区低保贫困妇女的应激障碍情况。[方法]以2006年参加免费体检的283名低保妇女为研究对象,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普通版(PCL-C)量表为筛查工具,调查低保妇女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情况,同时进行生活事件的小组访谈获得影响妇女心情的烦恼事。[结果]①低保妇女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率为20.1%,最高为无业低保妇女,阳性率为29.3%。②80%以上的低保妇女认为一年及以上生活中存在无法自我解决的烦恼事,烦恼事按最为严重的次序排列依次为:就医、子女问题以及住房问题。[结论]低保妇女是妇女中的弱势群体,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疾病的折磨,应设法给予救助。
- 夏宏伟闫学明邵文杰田艳玲张莹夏庆
- 关键词:贫困妇女创伤后应激障碍
- 北京市西城区2006-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辖区出生缺陷疾病的种类及其顺位分布和变化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群生命质量。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06-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2869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顺位始终居于前10位的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多指、21-三体综合征、马蹄内翻足、尿道下裂、并指、脊柱裂、无脑畸形、腹裂等,出生缺陷顺位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重视产前筛查,提高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全社会的妇幼保健意识,是降低缺陷儿出生率的关键。
- 吕晓静邵文杰张莹田艳玲杜晓娜张晓峰
- 关键词:生命监测
- 北京市西城区育龄妇女流产后综合服务现状调查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城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综合服务的现状,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400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28.9±6.89(18~48)岁;本次妊娠主要原因,42.6%未使用避孕方法,55.6%避孕失败,其他原因占1.8%;已婚育龄妇女重复流产率(68.05%)高于未婚育龄妇女(37.25%);既往避孕措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避孕套(68.1%),其次依次为安全期(38.7%)、体外排精(33.5%)、紧急避孕(19.4%)等;调查对象获得的宣教信息,最多的是流产后注意事项,其次是避孕方法的种类、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等;95%能确定流产后使用哪种避孕方法,并愿意接受计划生育宣教服务;62.0%主动询问了有关避孕方法的问题,在咨询时医生介绍避孕方法占91.2%,咨询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10min,医生当场提供避孕药具占77.8%。结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计划生育宣教和咨询服务意愿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综合服务,有助于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 田艳玲闫学明刘春兰杜晓娜
- 关键词: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