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鹏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颗粒物
  • 1篇地表灰尘
  • 1篇地表径流
  • 1篇筛分
  • 1篇总磷
  • 1篇径流
  • 1篇公路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迎霞
  • 2篇田鹏
  • 1篇刘静玲
  • 1篇杨志峰
  • 1篇向丽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城市不透水表面颗粒物上总磷和重金属的解析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在北京市中心区域选取一处屋顶和两处道路采集了表面颗粒物的样品,分别采用干筛和湿筛两种方法筛分了采集到的颗粒物样品并测定了样品各个粒径区间的重金属浓度.结果表明,道路地表颗粒物的最大的质量分数来自125~300μm粒径区间的颗粒物,而屋顶颗粒物的粒径相对较小,40~74μm区间的颗粒物占了75%的质量分数.屋顶颗粒物中总磷和重金属的浓度都高于道路表面颗粒物.3个采样点采集到的表面颗粒物上6种重金属的浓度高低顺序相似,均呈现Zn最高,Mn次之,Ni最低的特征.在湿筛结束后,76.9%~91%的总磷以及68.9%~97%的重金属还保留在固态颗粒物中.屋顶颗粒物中颗粒物吸附态重金属浓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但是道路表面颗粒物的这种趋势并不明显.本研究表明在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中应当更加关注暴雨径流中的颗粒物,去除径流中所携带的颗粒物是提高控制措施效率的关键.
李迎霞向丽田鹏刘静玲
关键词:重金属颗粒物筛分总磷
公路地表灰尘及径流中颗粒物附着重金属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对北京城区北三环上北太平桥以西约300m处路段地表灰尘及径流中不同粒径颗粒物附着重金属载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大,地表灰尘中颗粒物附着重金属浓度总体上逐渐降低;地表灰尘中<40.00μm颗粒物附着重金属浓度最高;重金属载荷分布集中度不强,但主要集中在地表灰尘中<300.00μm的颗粒物上。(2)地表径流中大部分重金属附着在<125.00μm颗粒物上;0.45~10.00μm颗粒物附着重金属载荷最高;0.45~40.00μm颗粒物附着重金属载荷平均为77.1%。(3)地表灰尘中<40.00μm的颗粒物的潜在水环境风险不太突出,但是其实际水环境影响却起主导作用。(4)进入水体的小粒径颗粒物质量分数升高是地表灰尘和径流重金属载荷随颗粒物粒径分布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气湿沉降对小粒径颗粒物重金属载荷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田鹏杨志峰李迎霞
关键词:地表灰尘地表径流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