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由文泉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1篇高炉
  • 4篇首钢
  • 4篇喷煤
  • 2篇冶炼
  • 2篇强化冶炼
  • 2篇炼铁
  • 2篇焦比
  • 2篇鼓风
  • 2篇富氧
  • 2篇富氧鼓风
  • 2篇矮胖高炉
  • 2篇布料
  • 1篇低焦比
  • 1篇渣铁
  • 1篇停风
  • 1篇喷煤比
  • 1篇热管
  • 1篇热管换热器
  • 1篇溜槽
  • 1篇流槽

机构

  • 10篇首钢集团
  • 4篇首钢炼铁厂

作者

  • 11篇由文泉
  • 3篇温仕湛
  • 1篇董福祥
  • 1篇赵民革
  • 1篇张继文
  • 1篇刘广立
  • 1篇王涛
  • 1篇郑传和
  • 1篇丁连雨
  • 1篇陈玉敏
  • 1篇张福明
  • 1篇周雁
  • 1篇张建
  • 1篇苏少雄
  • 1篇高鲁平

传媒

  • 7篇首钢科技
  • 2篇钢铁
  • 1篇炼铁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炉大风量富氧喷煤的实践被引量:3
1990年
首钢4号高炉经过上下部调整,取得了“中心开放型”的合理煤气分布,并在顺行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风量和增加富氧。文中介绍了在大风量富氧的情况下,增加喷煤量,保持适宜的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使炉缸均匀活跃的实践。大风量富氧喷煤使首钢4号高炉1989年在利用系数、焦比、喷煤量及综合冶炼强度等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由文泉
关键词:高炉强化冶炼富氧鼓风喷煤
首钢高炉降低焦比的技术实践被引量:3
2000年
1991~ 1 994年 ,首钢高炉经过了一轮大型化改造 ,5座高炉的平均容积接近 2 0 0 0 m3。近年来 ,为了探索高炉进一步实现低耗、高效及长寿的有效途径 ,结合生产实际 ,首钢开展了精料、提高风温、优化操作、加强炉体维护等多方面的研究。与 1 995年相比 ,1 999年综合焦比降低了 49.4kg/t,尽管受生铁限产政策的影响 ,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仍达到了 2 .1 4t/(m3· d)。总结了这一实践的技术历程 ,并提出了未来几年首钢炼铁的发展方向。
赵民革由文泉
关键词:高炉炉料结构精料风温
首钢高炉的富氧强化冶炼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简述了首钢高炉的冶炼特点和富氧效果,制度调整和高氧操作等情况,作者认为富氧虽可强化冶炼,但须结合本厂具体情况不断摸索规律和提高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富氧的增产效果。
由文泉苏少雄
关键词:高炉强化冶炼富氧鼓风
布料溜槽脱落的判断及其处理
1999年
本文总结了在布料溜槽脱落故障的处理中,判断其脱落的方法,更换溜槽后炉恢复情况;以及溜槽脱落后炉内煤气利用变化及处理情况。
董福祥由文泉
关键词:高炉溜槽布料
首钢矮胖高炉喷煤生产实践
1999年
1996年首钢炼铁厂的平均焦比为466.6kg/t。平均煤比为79.6kg/t。与上年度相比,焦比降低了32.6kg/t,煤比提高了28.9kg/t。其原因是采取了做对精料工作,改造喷煤系统,探索矮胖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技术管理等措施。
由文泉温仕湛
关键词:矮胖高炉喷煤炼铁高炉
高炉排不净渣铁时的炉内操作
1999年
本文简介了高炉排不净渣铁时的炉内操作,分析了及时果断减风的必要性,提出了调整风温,降低焦炭负荷的方法。
由文泉
关键词:高炉炼铁渣铁炉内操作
提高高炉喷煤比的实践与体会
1999年
本文总结了1996年首钢矮胖高炉在搞好精料,保持合理的装料与送风制度,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简介了强化高炉喷吹系统上采取的措施;提出了1997年的喷煤目标和重点工作。
由文泉温仕湛
关键词:高炉煤比焦比喷煤
首钢矮胖高炉喷煤生产实践被引量:2
1997年
1996年,首钢炼铁厂的平均焦比为466.6kg/t,平均煤比为79.6kg/t与上年相比,焦比降低了32.6kg/t,煤比提高了28.9kg/t。能取得这个成绩,是由于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做好精料工作;改造喷煤系统;探索矮胖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技术管理。
由文泉温仕湛
关键词:矮胖高炉喷煤高炉
高炉大钟破损后的停复风实践
1999年
高炉大钟破损后停复风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对停炉前的炉况分析,分述了停风料负荷的调整和复风后炉况的恢复,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鄂重荣由文泉
关键词:高炉停风复风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降温装置,特别适合于高炉煤气干法除尘中的煤气温度控制。该装置包括可以进行换热器切换的管路部分及换热器本体部分,所述的换热器由热管换热器构成,热管换热器与煤气管路连接,并通过设置在热管换热器与煤气...
张建张福明张继文郑传和由文泉王涛周雁陈玉敏高鲁平丁连雨刘广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