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强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 T非增强全心冠状动脉MR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评价3.0T非增强全心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50%)且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行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检查.应用3.0T扫描仪及32通道成像线圈,采用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触发、呼吸导航、T2预置脉冲以及脂肪抑制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利用美托洛尔降低心率至< 80次/min.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秩检验分析CMRA及CCTA在冠状动脉近中段及远段评分的差异性.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MRA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50%狭窄的准确性以及与CCTA的一致性.结果 33例患者中30例成功完成CMRA扫描,CMRA及CCTA 在冠状动脉近中段的评分相近[CMRA:(3.49±0.61)分,CCTA:(3.56±0.55)分,Z=-1.715,P>0.05],CCTA评价冠状动脉远段明显优于CMRA[CMRA:(2.44±0.76)分,CCTA:(3.23±0.60)分,Z=-6.159,P<0.05].CMRA及CCTA在以段为基础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50%狭窄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9,P<0.05).C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 (37/44)、85.8% (115/134)、66.1%(37/56)、94.3% (115/122),CCTA分别为88.6% (39/44)、89.6% (120/134)、73.6% (39/53)、96.0% (120/125).结论 3.0T非增强全心CMRA及CCTA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的准确性相似,但CMRA诊断冠状动脉远段的狭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周妙平张兆琪于薇贺毅董莉李军安靖申强
-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