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言芳

作品数:68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静态混合器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值模拟
  • 13篇湍流
  • 10篇SK型静态混...
  • 9篇传热
  • 8篇混合器
  • 6篇流体力学
  • 6篇计算流体力学
  • 5篇流场
  • 5篇换热
  • 5篇混沌
  • 4篇多尺度
  • 4篇有限元
  • 4篇射流
  • 4篇特性分析
  • 4篇两相流
  • 4篇流动特性
  • 4篇波动信号
  • 4篇场协同

机构

  • 45篇沈阳化工大学
  • 22篇沈阳化工学院
  • 14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沈阳广播电视...

作者

  • 68篇禹言芳
  • 50篇孟辉波
  • 47篇吴剑华
  • 7篇王丰
  • 7篇王宗勇
  • 6篇张建伟
  • 6篇龚斌
  • 5篇陈旭
  • 4篇王艳芬
  • 4篇王伟
  • 3篇张丽
  • 3篇李雅侠
  • 3篇金丹
  • 3篇石博文
  • 3篇宋明远
  • 2篇冯颖
  • 2篇张和平
  • 2篇张春梅
  • 2篇王海业
  • 2篇高艳丽

传媒

  • 8篇过程工程学报
  • 7篇化工进展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 5篇沈阳化工大学...
  • 4篇化工学报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压力容器
  • 1篇化工装备技术
  • 1篇机械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ghtnin静态混合器内微观混合及强化特性
2022年
选取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为工作体系,采用组分输运模型对Lightnin静态混合器(LSM)内的微观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为6.16%。在充分湍流状态下(雷诺数为3000~7000),物料进入旋流元件后其旋流强度沿流程呈正弦周期分布且旋流强度峰值逐渐右移,流道内的离心力调控致使元件两侧产生的反向对称涡心逐渐向管壁侧演化。轴向距离(z)与混合元件长度(l)的比值(z/l)为2时,微观混合与空管段对比提高了95.65%~96.18%。入口尺寸即氢离子入口直径(d)与管径(D)的比值(d/D)为0.7时,微观混合效率离集指数(X_(S))最小。入口H^(+)和IO_(3)^(-)、I-及缓冲溶液的体积流量比(V_(B)/V_(A))为4时的微观混合特性相比,V_(B)/V_(A)为6,8,10和12时的微观混合特性分别提高了6.7%,10%,12%和13.3%。对雷诺数、入口H^(+)浓度和入口尺寸这3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发现,入口尺寸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大于其他两种因素。
禹言芳贺媛媛孟辉波姚云娟吴剑华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计算流体力学离集指数
射流混合设备内混合时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介绍了有关射流混合设备内混合时间的实验研究进展,概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射流混合设备内流场结构演化和混合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总结了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混合时间关联式。分析影响射流混合效率的参数发现:混合时间随着混合槽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与混合槽的高度呈正比;射流速度的增加可有效地降低混合时间;射流喷嘴的最佳直径与形状由混合槽的具体结构决定,但其最佳位置取决于混合槽高度与直径的比值;多股对置射流明显地提高混合效率。最后指出将CFD方法与压力波动信号(PFS)、PIV和PLIF等实验方法相结合可有效地推进射流强化混合机理研究和新型射流混合反应器的开发进程。
孟辉波王艳芬禹言芳王伟王丰吴剑华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一种纵向涡发生器及具有纵向涡发生器的换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纵向涡发生器及具有纵向涡发生器的换热器,涉及传热技术领域。纵向涡发生器的边缘为流线型,纵向涡发生器安装在换热器的换热面上,增加了换热表面积,并且通过产生纵向涡改善局部流场,增强流体的径向流动...
张丽尚勃均李雅侠禹言芳金丹王宗勇
文献传递
撞击流反应器流场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本文在建立SCISR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其求解控制方程,应用通用的有限元流场分析软件ANSYS,对该反应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反应器中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通过改变导流筒内流体的初始速度,流场中的速度和压力变化遵循...
张建伟禹言芳
关键词:搅拌过程
文献传递
Lightnin静态混合器内气液两相混合与传质强化特性
2023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耦合群体平衡模型(PBM)研究Lightnin静态混合器(LSM)内气泡分散特性,使用不同的破碎核和聚并核函数系统研究雷诺数(Re)、气相体积分数(α_(d))和元件数量对气泡分散行为以及混合效率的影响,采用气液界面积和体积传质系数(k_(L)a)量化LSM和Kenics静态混合器(KSM)内气泡破碎性能以及传质速率,基于变异系数(CoV)和流体微元拉伸率分析LSM和KSM的分布混合性能和分散混合性能。结果表明:Luo聚并模型和Prince模型高估了LSM内气泡的聚并效率,通过Luo-Turbulent模型计算的气泡尺寸与实验数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随着Re和α_(d)的增大,LSM内气泡的分散行为被进一步强化,在高Re的条件下增大元件数量可以显著提高气液传质效率;CoV曲线表明,LSM具有比KSM更好的分布混合性能,3个LSM元件可以保证混合程度大于95%。LSM的分散混合效率是KSM的1.06~1.16倍;基于压力波动信号时间序列,确定了LSM中流型从过渡区向非均匀区转变的临界表观速度。
禹言芳李毓孟辉波刘桓辰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气液两相流计算流体力学
SK型静态混合器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本文利用CFD软件基于微尺度流动特征的角度,从流动阻力特性和径向流动与混合元件旋向的关系研究SK型静态混合器内部湍流时的流动规律。计算过程中采用雷诺时均方程、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和工程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场计算方法—SIM...
孟辉波禹言芳吴剑华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湍流数值模拟流动特性
文献传递
四叶片式LPD静态混合器内湍流传热强化特性
2024年
本文在雷诺数为2639~17599的恒热流边界条件下,通过实验和数值研究分析偏转角(α)、位错角(β)和间距比(l/D)三个几何参数对四叶片式LPD静态混合器内的换热和湍流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对流换热系数和局部努塞尔数(Nulocal)等参数分析四叶片式LPD静态混合器内传热强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预测四叶片式LPD静态混合器湍流流动和传热是可靠的;通过正交设计表和极差分析方法得到静态混合器的最优结构;随着α的减小混合器内速度场与温度场协同性逐渐增强;考虑到Re和α之间的耦合作用,提出在湍流条件下四叶片式LPD静态混合器的Nu和f的经验关联式;当叶片宽度与直径比(w/D)<0.2时,PEC值最大。
禹言芳宋睿李毓刘桓辰孟辉波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传热对流换热系数结构优化
一种绿色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研制被引量:2
2015年
厨余垃圾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病菌的产生源头,若处理不当,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厨余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厨余垃圾的特点及污染状况,综述了国内外处理厨余垃圾的现状和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家庭用厨余垃圾处理器。该处理器利用螺旋压榨原理,采用人工动力,具有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强、节能环保、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侯嘉鑫田沅沅王金爽冯颖禹言芳
关键词:厨余垃圾绿色环保
循环射流混合槽内油-水两相流复杂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ANSYS FLUENT V16.1中的Eulerian-Eulerian多相流模型和剪切应力输运(SST)k-ω湍流模型,对循环射流混合槽内油-水两相流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雷诺数Re和不同相含率对多孔射流中心线速度自相似性、涡量和剪切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Re及分散相相含率条件下,射流方向上连续相水的流动状态满足自相似性;Re=6 346、9 519和12 692时无量纲高度z/H=0.9处的涡量与Re=3 173时相比分别增大118.3%、253.7%和373.4%;轴向、径向和周向位置处涡量等值线图揭示高涡量区域主要集中在射流孔附近,射流中心线两侧存在反向对涡,射流中心线附近涡的相对强度与中心主体混合区域相比高2个数量级;与涡量及Q准则相比,第三代涡判别法Liutex对流场中大尺度涡结构的识别基本相同,对主体混合区域细小涡结构的识别相对更加准确;剪切速率随周向位置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θ=12°处随着Re从3 173增加到12 692,平均剪切速率增大86.2%~257.7%。
禹言芳孔令敏刘振江陈雅鑫孟辉波吴剑华
关键词:涡量剪切速率
Q型内构件强化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内置 Q型扰流构件强化圆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以水为工质采用 ANSYS Fluent 软件在3000≤Re≤30000范围内对内置RL-90-QSM、RR-90-QSM和RR-00-QSM等3种构件的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L-90-KSM研究Q型构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Re=3000-5000,RL-90-QSM内传热Nu随Re的增大增加最快,较KSM内Nu提高约7%-36%,但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弱于KSM;而RR-00-QSM和RR-90-QSM内传热Nu分别较KSM降低约3%-8%和4%-15%。当Re>5000时,RL-90-QSM内Nu较KSM提高约48%,特别是当Re>15000时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高于其他三种构件;RR-90-QSM和RR-00-QSM的强化传热性能随Re增加逐渐降低,但其强化传热能力高于KSM。
孟辉波朱光雪王海业禹言芳吴剑华
关键词:传热强化努赛尔数湍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