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欢 作品数:59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恶性黑素瘤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β表达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自然低氧分压环境(青藏高原)和普通氧分压环境(华北平原)中恶性黑素瘤(恶黑)患者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1β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8-2017年青藏高原46例藏族恶黑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并选取华北平原11例汉族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机进行HIF-1α及HIF-1β染色,由2名病理医师分别对其量化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F-1α和HIF-1β在高原及平原恶黑患者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HIF-1α在两组中表达均较低,并且高原组显著高于平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β在两组的表达均较HIF-1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首次证实HIF-1α在高原缺氧环境中的恶黑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平原组患者,可能对高原恶黑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罗含欢 尼玛卓玛 张明 张溪清 廖瑞倩 姜英 王文泽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青藏高原 阴囊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阴囊发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西藏地区藏族人阴囊的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该病例肿瘤生长了10年,体积巨大,形态学表现具有迷惑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才得以明确诊断。本文总结此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旨在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多布啦 罗含欢 郭平平 霍真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迷惑性 临床病理特征 藏族人 阴囊 形态学表现 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14年 胸膜肺母细胞瘤亦称儿童型肺母细胞瘤,甚罕见。胸膜肺母细胞瘤首先由Manivel于1988年提出,1999年首次作为独立于经典肺母细胞瘤的疾病,在WHO分类中正式确认【1】。在我区还未有过报道,现就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观察其临床影像、病理形态学,复习文献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岁,藏族,门诊以'左侧阴囊肿大2年余'收入院,足月顺产儿,生长发育正常,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T36. 罗含欢关键词:肺母细胞瘤 文献复习 胸膜 浅谈高原地区病理制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2022年 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 m, 气压低且含氧量也低,加上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等特点,病理制片技术与平原地区大有不同,很多平原地区的经验在高原地区应用有局限性。近年来,在“组团式”援藏专家的帮扶下,病理诊断与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病理制片技术有了质的飞跃。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所在医院的病理技术改进方法,旨在积累经验并提高高原地区病理技术水平。 郭平平 李梅 李星奇 顾建刚 廖瑞倩 罗含欢 霍真关键词:病理制片技术 病理学 西藏地区藏族手术切除确诊胃癌病例的病理特征及Her-2、MUC2、EB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各个组织学类型特点及Her-2、MUC2免疫组化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及EB病毒检测情况,为本地胃癌患者个性化的诊疗提供依据,用于胃癌靶向治疗。方法收集近2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手术切除胃标本,其中共有手术切除胃癌标本34例,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全部病例均经Her-2、MUC2免疫组化染色,判读Her-2免疫组化结果为2+及以上的病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全部病例加做EB病毒相关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34例手术切除胃癌患者,男∶女=25∶9,年龄33~68岁。显微镜下,5例为早期胃癌,29例为进展期胃癌。组织学分型上,以管状腺癌为主,胃底腺腺癌2例,伴微乳头成分的腺癌2例,混合性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2例。免疫组化方面,15例Her-2为0,8例为1+,7例为2+,4例为3+。19例MUC-2为阳性,15例为阴性。11例进行了HER-2的FISH检测,6例可见阳性信号。EBER检测结果显示4例(12%)为(+),30例为(-)。结论西藏地区藏族胃癌病例组织学类型多样,以60岁以下男性患者为主。MUC2在胃癌组织及肠化腺体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尤其是在黏液成分为主的胃腺癌中高表达。EB病毒相关胃癌在西藏地区藏族占比高于内地报道。西藏地区藏族胃癌患者Her-2免疫组化2+及以上结果病例所占比例及HER2基因扩增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内地报道,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HER-2靶向治疗。 罗含欢 霍真 尼玛卓玛 王倩 达珍 郭平平 次仁曲珍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MUC2 EB病毒 ISH 西藏地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3月手术切除的54例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入组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细胞增殖标志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对于HER-2结果不明确病例,加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探讨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AR的表达与分子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R在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χ^(2)=8.200,P=0.004)、PR(χ^(2)=9.900,P=0.003)、分子分型(χ^(2)=11.690,P=0.009)相关,与肿瘤部位、年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脉管有无瘤栓、临床分期、HER-2及Ki-67的表达不相关(P均>0.05);不同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χ^(2)=24.970,P=0.001)、临床分期(χ^(2)=9.035,P=0.029)、淋巴结转移(χ^(2)=9.691,P=0.021)均相关。结论AR在西藏地区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明显降低,在ER、PR阳性的病例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不同的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 罗含欢 姜英 边巴扎西 王倩 尼玛卓玛 王寒 魏倩 廖瑞倩 次仁曲珍关键词:藏族 分子分型 雄激素受体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学科建设现状和进展 2023年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已有50余年历史,是西藏自治区病理诊断质控中心的依托单位,医疗“组团式”援藏以来,科室以做强病理诊断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在医疗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同步推进。本研究总结近几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学科建设状况,旨在健全西藏自治区病理学科建设体系,促进全区病理学科进一步发展。 尼玛卓玛 罗含欢 王倩 霍真 钟定荣 王文泽 师杰 姜英 肖雨关键词:病理科 学科建设 西藏自治区病理常规技术质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2022年 病理切片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诊断受限于病理切片,制作一张标准合格的病理切片是保证病理诊断结果精准的前提,也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西藏自治区处于高海拔地区,病理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比内地更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组团式”援藏的深入开展,文章总结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病理常规技术质控现状,并提出改进和对策,以促进西藏病理技术的发展,提高西藏病理诊断水平。 廖瑞倩 达珍 罗含欢 霍真 周良锐 王文泽 师杰 姜英 肖雨 钟定荣关键词:病理 D2-40、生长抑素受体2在藏族人群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2-40及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s 2,SSTR2)在藏族人群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9—2020年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34例全部脑膜瘤病例的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34例病例均经SSTR2、D2-40、AR、ER、PR、EMA、GFAP、S-100、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收集同时期病理科存档的15例神经系统间叶源性肿瘤病例(神经鞘瘤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SSTR2、D2-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4例脑膜瘤病例中32例为颅内占位,2例为椎管内占位。显微镜下,31例为WHO I级脑膜瘤,3例为WHO II级脑膜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脑膜瘤组31例(31/34,91.2%)D2-40阳性表达,32例(32/34,94.1%)SSTR2阳性表达;对照组11例(11/15,73.3%)D2-40阳性表达,15例SSTR2均为阴性。SSTR2在脑膜瘤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TR2和D2-40在超过90%的藏族人群脑膜瘤病例中阳性表达,有助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SSTR2有助于脑膜瘤与其他神经系统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王倩 罗含欢 廖瑞倩 霍真关键词:藏族人群 脑膜瘤 D2-40 SSTR2 乳腺黏液腺的诊断分析 本文资料是活检及冷冻遇到的3例标本,2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47岁,本型癌占乳腺癌的2.82%,10年存活率67.5%[1]通常生长缓慢、但可长的很大、肿块较局限和境界清楚, 尤以中年妇女多见、此癌也可发生于男性乳腺... 隋官杰 益西加措 罗含欢 曲珍 德吉 赵玉兰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