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辉

作品数:74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青光
  • 27篇青光眼
  • 26篇视网膜
  • 26篇网膜
  • 23篇光学相干
  • 22篇断层扫描
  • 19篇相干断层扫描
  • 13篇黄斑
  • 12篇相干
  • 12篇光学
  • 11篇原发性
  • 11篇光学相干断层
  • 11篇光学相干断层...
  • 9篇开角型
  • 8篇原发性开角型
  • 8篇神经纤维
  • 8篇神经纤维层
  • 8篇光相干断层扫...
  • 8篇闭角
  • 7篇细胞

机构

  • 74篇中山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4篇肖辉
  • 63篇刘杏
  • 44篇钟毅敏
  • 29篇黄晶晶
  • 21篇毛真
  • 20篇李媚
  • 12篇王涛
  • 11篇郑小萍
  • 11篇米兰
  • 10篇曾阳发
  • 8篇米兰
  • 6篇郭歆星
  • 5篇徐晓宇
  • 5篇曹丹
  • 4篇林浩添
  • 4篇杨莎莎
  • 3篇郑小平
  • 3篇王婷婷
  • 3篇刘小红
  • 3篇黄时洲

传媒

  • 10篇中华眼底病杂...
  • 9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眼科...
  • 3篇眼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眼科学报
  • 1篇Eye Sc...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显微小梁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虹膜节段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及粘弹剂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跟的临床疗效。方法术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炎症和结膜Tenon囊情况选用不同浓度的MMC(0.25~0.33mg/ml),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前后粘连和瞳孔区机化膜并剪除机化膜,节段切除虹膜,可控缝线缝合巩膜瓣。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炎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共38例42眼,平均随访时间(12.01±3.56)月。术后末次复查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14眼,不变28眼;前房炎症消失35眼,减轻7眼;平均眼压(15.20±4.64)mmHg与术前(38.37±12.9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5,P=0.000)。手术总成功率92.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MMC、粘弹剂、虹膜前后粘连分离、虹膜节段切除及可控缝线技术能够提高较严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葡萄膜炎复发。
刘杏肖辉黄晶晶钟毅敏陈晓蓓曹丹
关键词:葡萄膜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显微手术
年轻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并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A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发病年龄≤40岁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入院诊断、性别、发病年龄,收集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及A型超声波测定、超声生物显微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及视野检查的结果。分析PACG与SACG所占比例、病种构成,比较两类患者的发病年龄、视力、视野、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及初诊误诊率。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1,Q3)表示。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243例(243只眼)患者,发病年龄(28±9)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79;其中PACG患者93例(38.3%),SACG患者150例(61.7%)。PACG患者年龄[34(28,38)岁]及男性比例[22.6%(21/93)]与SACG患者[28(19,34)岁,44.0%(66/1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4,χ^(2)=11.46;均P<0.01)。SACG患者中以真性小眼球(22.7%,34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卵黄样蛋白病(ARB)(19.3%,29例)、葡萄膜炎(18.7%,2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4.0%,21例)较为多见。PACG和SACG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分别为0.10(0.00,0.48)、0.40(0.06,1.00),视野平均缺损值分别为-8.07(-27.49,-2.09)、-15.04(-28.75,-5.97)dB,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452.3±130.7)、(396.3±120.9)μm,两类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6,-2.14;t=2.37;均P<0.05)。PACG与SACG患者的眼压、视杯与视盘直径比、前房角粘连范围、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初诊误诊率为10.7%(26/243),其中SACG患者的误诊率为16.7%(25/150),高于PACG患者的1.1%(1/93)(χ^(2)=14.61,P<0.001)。结论年轻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以PACG以及SACG中的真性小眼球、ARB为
林树芬肖辉陈立明凌运兰魏伟方蕾苏毅华骆静怡刘杏
关键词:住院病人眼前半段青年人
老年性黄斑变性双眼病变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双侧眼底病变类型的构成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141例AM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人分为3组:双眼玻璃膜疣组(A组)、1只眼玻璃膜疣另1眼渗出型AMD组(B组)及双眼渗出型AMD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以及超重患者的构成比情况。结果141例AMD患者中双眼患病者124例占87.9%,单眼患者17例占12.1%。双眼病变类型一致者72例占51.1%,其中双眼玻璃膜疣、渗出型AMD和地图状萎缩分别为42例(29.8%)、22例(15.6%)和8例(5.7%);双眼病变类型不一致者52例占36.8%,其中1只眼玻璃膜疣,另1只眼渗出型AMD者46例(32.6%),地图状萎缩者3例(2.1%);1只眼地图状萎缩,另1只眼渗出型AMD者3例(2.1%)。A、B、C三组的年龄和吸烟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0.044)。A组与C组吸烟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AMD双眼病变一致者约占50%,最常见的眼底病变类型是1眼玻璃膜疣,另1眼渗出型AMD。年龄大,有吸烟史的单眼渗出型AMD患者,更需密切随访对侧眼。
杨莎莎肖辉米兰徐晓宇刘杏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表型对称性
中央角膜厚度对Goldmann眼压计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中央角膜厚度(CCT)对Goldmann眼压计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眼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分别用Goldmann眼压计与NCT测量83例(83只眼)正常人的眼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CCT。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Goldmann眼压计与NCT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两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CCT对两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影响。结果Goldmann眼压计测得的眼压平均值为(13.46±2.93)mmHg,NCT测得的平均值为(12.29±3.47)mmHg,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5.831,P〈0.001);两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呈正相关(r=0.852,P〈0.001)。Goldmann眼压计眼压测量值和NCT眼压测量值均与CC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4(P〈0.001)和0.568(P〈0.001)。Goldmann眼压计眼压测量值与NCT眼压测量值的差值与CCT呈负相关(r=-0.402,P〈0.001)。去除CCT因素影响后,两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残差差异无显著性(t=-0.272,P=0.787)。结论Goldmann眼压计与NCT眼压计眼压测量值均受CCT的影响,CCT对NCT眼压测量值的影响更大;两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差异可能来源于个体CCT的差异。
曾阳发刘杏黄晶晶蔡小于钟毅敏毛真王涛肖辉
关键词:眼压眼压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一种带有定向调控燃油喷射的火焰稳定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定向调控燃油喷射的火焰稳定器,及火焰稳定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锥柱段和长直段;锥柱段的截面呈三角状;长直段的截面呈矩形状,长直段的内部设有燃油引管和高压气引管,长直段的外部设有燃油接头、高压气接...
赵世龙肖辉
光感受器结构完整性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恢复后视网膜光感受器结构整性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临床确诊为CSC并经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
肖辉刘杏钟毅敏米兰王婷婷
正常人视乳头中央筛板厚度的活体测量
2015年
【目的】获得正常人中央筛板厚度的活体测量结果并分析性别、眼别、年龄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人85例85眼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检查,采用增强型深度成像(EDI)模式对视乳头中央进行水平和垂直线性扫描,选取图像清晰者保存。获取正常人中央筛板厚度(LCT)的活体数据;比较不同性别、眼别间筛板厚度的差异;比较不同年龄段筛板厚度的差异;相关分析法分析屈光度、眼压及年龄与筛板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总体正常人平均年龄(50±18)岁,平均筛板厚度(232±41)μm。正常人中男性45例45眼,女性40例40眼,不同性别间筛板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71);右眼40眼,左眼45眼,不同眼别间筛板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36);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20-39、40-59、60岁及以上;3组的平均筛板厚度分别为(211±24)、(220±30)、(256±46)μ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年龄与筛板厚度正相关(r=0.46,P〈0.001)。眼压及屈光度对筛板厚度无显著影响(r=0.06-0.10,P=0.35-0.45)。【结论】正常人不同性别、眼别间筛板厚度没有显著差异。年龄对筛板厚度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大筛板越厚,在疾病分析时应注意年龄对筛板的影响。
肖辉刘杏徐晓宇钟毅敏
关键词:筛板光学相干摄影术
激光偏振光扫描测定不同病程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正常人159例252眼及不同病程开角型青光眼共107例175眼,采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GDxVCC)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RNFL厚度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全周平均值、TSNIT标准差、双眼对称性及神经纤维层指数(NFI)。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常组与青光眼组RNFL厚度及正常组与早期青光眼组RNFL厚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早、中、晚期青光眼RNFL厚度,对GDxVCC诊断青光眼的效能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GDxVCC测量的正常人全周RNFL厚度为(58±5)μm,青光眼患者全周RNFL厚度为(48±11)μm,较正常人明显变薄(P<0.001)。早期青光眼患者的全周、上方、下方RNFL厚度均较正常人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早期青光眼患者的双眼对称性仍较好,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随着青光眼的进展,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的全周、上方、下方RNFL厚度明显变薄,TSNIT标准差及双眼对称性明显减低,神经纤维指数明显增高(P<0.005)。GDxVCC各参数诊断青光眼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43~0.992。【结论】GDxVCC可定性和定量测量RNFL厚度,其各参数诊断青光眼的效能较高,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杏刘小红黄晶晶郭歆星肖辉钟毅敏郑小萍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白内障术后急性一过性黄斑水肿伴视网膜脱离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观察并短期随访白内障术后急性黄斑水肿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眼底改变.方法 方法 共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中山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1天...
刘杏米兰黄洁蕾肖辉
高度近视不同部位视网膜劈裂的OCT图像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发生的部位与活体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设计同顺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高度近视患者71例(95眼),平均年龄(52.99±11.1 3)岁;男25例(32眼),女46例(63眼)平均屈光度(-12.2±3.18)D,平均矫正视力0.24±0.28。方法用Stratus OCT或Cirruu OCT对高度近视患眼进行黄斑区、后极部和视乳头进行水平和垂直线性扫描,观察视网膜劈裂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学改变。结果高度近视95眼中,发生后极部视网膜劈裂75眼(78.9%),其中发生4个象限、2个象限和1个象限视网膜劈裂分别是32眼(42.7%)、5眼(6.7%)和38眼(50.7%)。55眼(60.4%)发生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劈裂,35眼(63.6%)同时有后极部视网膜劈裂。75眼后极部视网膜劈裂中,5眼(6.7%)为内层劈裂,27眼(36.0%)为外层劈裂;32眼(42.7%)为全层劈裂;12眼(16.0%)为微皱褶改变;12眼同时合并黄斑区视网膜劈裂;55眼(57.9%)黄斑区出现其他病理形态改变。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可发生于黄斑区、后极部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可发生在视网膜内层、外层和全层;可以是弥散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
郭歆星黄晶晶肖辉钟毅敏郑小萍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