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松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癌的CT诊断与病理表现(附1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肾癌的CT征象及其病理表现。方法对已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透明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例集合管癌。其中颗粒细胞癌和囊性肾细胞癌均归于透明细胞癌,此型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不复杂性囊变为其特征;集合管癌较少见,CT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各型肾细胞癌CT表现差异较大,组织学类型确诊仍依靠病理。了解其CT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胡俊松万严
-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CT表现
- 超声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患者80例,对其依次采用超声与CT诊断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能力。患者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分别采取超声与CT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估,采取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结果:超声对≤1 cm的小肝癌诊断能力明显比增强CT弱(P<0.05),对于1 cm<肿瘤直径≤2 cm的小肝癌超声诊断与增强CT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时,超声与增强CT对治疗有效率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超声对直径小于1 cm的小肝癌诊断能力较差,但对1 cm<肿瘤直径≤2 cm的小肝癌诊断能力较好,经济便捷,且无辐射,安全,并能对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价值较高。
- 黄琼胡俊松曹健
- 关键词:超声CT小肝癌射频消融
- 结肠癌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 分析结肠癌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结肠癌患者8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将获取的图像均经后技术处理。观察诊断结果,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82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阳性62例,阴性20例;MSCT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阳性54例,阴性28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SCT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的敏感度为67.74%(42/62),特异度为40.00%(8/20),准确度为60.98%(50/82),阳性预测值为77.78%(42/54),阴性预测值为28.57%(8/28)。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阳性60例,阴性22例。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3.87%(52/62),特异度为60.00%(12/20),准确度为78.05%(64/82),阳性预测值为86.67%(52/60),阴性预测值为54.55%(12/22)。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P<0.05)。结论 结肠癌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较MSCT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高。
- 胡俊松吴铭徐飞江琪景李春莉杨春静
- 关键词:结肠癌后处理技术
- 增强CT对下咽癌甲状软骨受累情况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增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下咽癌甲状软骨受累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下咽部不适可疑下咽癌患者137例,增强CT检查所使用仪器为GE 64排CT仪器,统计分析符合纳排标准的59例下咽癌患者的增强CT影像学检查情况,统计增强CT与病理组织活检对诊断下咽癌的价值。结果59例下咽癌患者中,38例其病变部位位于梨状窝,21例病变部位位于咽后壁;50例CT扫描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不均团块影,13例存在咽腔壁的广泛增厚。常规CT平扫提示,47例以等密度或低密度影为主,增强CT扫描提示不均匀强化表达,但边界尚清,38例病变部位位于梨状窝者,均存在环形黏膜下浸润影,另外59例患者中存在4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CT扫描提示环形强化影,14例存在颈部弥漫性低密度影。咽部不适可疑下咽癌患者137例,经分析增强CT诊断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95.7%,误诊率为4.3%,漏诊率为16.4%。结论增强CT扫描诊断下咽癌甲状软骨受累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诊断手段。
- 胡俊松
- 关键词:下咽癌甲状软骨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85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及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对影像学特征予以观察,评估结肠癌分期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85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升结肠31例,降结肠28例,盲肠16例,横结肠10例;病变形态主要包括溃疡型53例、肿块型22例、浸润型10例;MSCT术前诊断≤T_(2)期、T_(3)期、T_(4)期、N_(0)期、N_(1)期、N_(2)期准确率分别为97.65%、86.73%、91.13%、89.41%、75.00%、79.45%,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高(Kappa=0.619、0.714)。结论:MS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可帮助结肠癌术前病理分期,准确率高,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徐飞胡俊松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后处理技术结肠癌敏感度特异度
- CT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方法对15例髓质海绵肾(MSK)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髓质海绵肾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较轻时两肾正常或髓质钙质沉着,典型者呈花束状排列;中度病变时肾锥体部见多发斑点状钙化或结石,散在分布或簇集成团,呈放射状或多数粟粒状;重症病例上可见髓质集合管囊状扩张,呈扇状。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分界清楚,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造影剂聚集,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可见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聚集。结论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的肾集合管扩张,对于早期诊断髓质海绵肾具有重要价值。
- 胡俊松
- 关键词:海绵肾髓质CT
-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影像表现(附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CN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以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方法对5例BCNS的影像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并进行有关文献的复习。结果5例均患有颌骨囊肿,平均初诊年龄16岁。颌骨囊肿的影像特点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并且所有囊肿边缘均无皮质骨局部增厚硬化。结论如在影像上发现颌骨广泛性囊性病变且沿颌骨长轴发展,且年龄小的颌骨囊肿患者,应警惕其是否患有BCNS,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刘刚李建平胡俊松
- 关键词: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颌骨囊肿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者124例,均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确诊。统计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手术前后血管狭窄诊断价值,分析治疗后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Ⅲ级及Ⅳ级患者为74例(59.7%),显著高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的58例(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42)。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Ⅲ级及Ⅳ级患者为11例(30.6%),低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的32例(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8,P<0.001)。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85.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UC面积为0.954。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能有效评估责任血管围术期狭窄情况,了解其解剖结构改变同时对血流信号变化测定亦有一定价值。
- 胡俊松吴铭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 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在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应用的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直径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在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例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的使用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血管造影动脉出血阳性率94.5%(69/73),术中即时止血技术成功率100%,随访中1例术后出血加重,2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止血临床成功率95.8%(70/73)。结论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在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万严王杰文胡俊松叶宁刘勇易本清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行X线、常规CT检查。11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多层面重建(MPR)法及2例行MRI检查。结果寰枢关节半脱位10例,可疑脱位4例,全脱位3例,旋转脱位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主要方法,具有确诊的临床价值,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SSD)法显示脱位征象更清楚、直观。
- 胡俊松刘刚杨志宏
-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